发布时间:2021-12-21 阅读量:716 来源: 与非网 发布人: 胖哥
最近新能源汽车在一线城市真的是很火爆,从上牌数据来看,11月新能源汽车上牌24,417台,在11月上海总体上牌数52,952台里面占了46.1%。
2021年1-11月上海新能源汽车上牌数据是21.14万台,在上海总上牌56.72万台里占到了37.27%,无怪乎上海满城高架上都是绿牌了。
▲图1.上海的新能源汽车渗透率
Part 1、上牌数据解析
当新能源汽车产品力在20万以上的价格区间达到一定的阈值以后,我们能看到,上海的新能源汽车的上牌数量—去除特斯拉供给的不稳定—几乎是在2万台左右波动,这数值是在2020年平常每个月上牌量的基础上差不多增加了一倍。
▲图2.2020-2021年上海新能源汽车上牌数据对比
我特意拿2020年总渗透率来对比:2020年新能源汽车上牌11.72万台,上海总上牌52.68万台,渗透率22.25%;2021年1-11月这个数据快翻倍了—上牌21.14万台,总上牌数56.73万台,渗透率37.27%。也就是说,在总数不变的情况下,很大一批原本意向是燃油车的车主转向选择了新能源汽车。
上海对于内环的外牌的管理政策,起到了深远的影响,加速消费者对于新能源汽车的购买。
▲图3.2021年月度渗透率概况
从2021年的数据来看,21.2万台新能源汽车和32万台燃油车(含混动)PK,这个数据可以说为上海人民节约了不少进口电动汽车的钱,其实也加强了自主产业的实力。
上海的汽车市场确实在豪车化,目前MPV市场的电动化,从大逻辑上来看是很有搞头的,而且国内新造车这一波确实在往上打到BBA的燃油车市场。
▲图4.上海2021年1-11月上牌的新能源汽车和燃油车分类对比
从上牌车型的价格来看,新能源SUV是上海最大的细分市场,和轿车对半开;轿车里,中高级轿车4.57万台,其次是终极车市场的2.66万台;微型电动汽车的近9000台估计是一个峰值,这块原本也不是鼓励升级转型的领域。
▲图5.1-11月上海新能源汽车市场细分
Part 2、上海到底新能源汽车有哪些?
上海1-11月的上险数据21.67万台(由于上险数据中间出过特斯拉的乌龙,特斯拉可能要再加3000台左右),我把各个所有权性质分类做了梳理,到下个月我们可以再做一个系统性的回顾,这个月我们大致看一下:
●单位车辆:
3.67万台,占比16.9%,之前有一些小公司使用这个名额来挂自己的车。
●个人使用:
16.53万台,占比76.28%,这个数据真实反映了实际需求。
●未知:
这部分和下面的运营是对应起来的,1.46万台,占比6.76%。
▲图6.2021年1-11月新能源汽车所有权分类
从账面来看,上海的每年上险的出租和网约车辆也就在1.46万台(实际还是有自己买车然后接入平台的),非营运的占了93%。
▲图7.上海1-11月新能源汽车使用性质
上海对新势力的开放度还是很高的,蔚小理都进入了前十,当然上海还是特斯拉的大本营,这个我们在做年度的分析的时候可以仔细聊。
▲图8.上海地区的新能源品牌的情况
小结:
上海是一个样板,其实有别于A00级别增长比较快的情况,上海属于新能源汽车在车牌支撑下豪华车的突飞猛进,后面其实跟着深圳、广州和杭州。我认为这部分是造车新势力和特斯拉在中国的基本盘,智能汽车的演进也是需要首先在这些大城市得到普及。
美国为防止高端人工智能(AI)芯片通过第三方渠道流入中国,已秘密要求芯片制造商英伟达(NVIDIA)、超威半导体(AMD)等企业在出口至部分国家的AI芯片中植入追踪程序,以便实时监控芯片流向
在电子电路设计中,晶振的每一项参数都与产品命运息息相关——哪怕只差0.1ppm,也可能让整板“翻车”。看似最基础的术语,正是硬件工程师每天必须跨越的隐形门槛。
在电子电路设计中,晶振的每一项参数都与产品命运息息相关——哪怕只差0.1ppm,也可能让整板“翻车”。看似最基础的术语,正是硬件工程师每天必须跨越的隐形门槛。
电路板中常用到恒温与温补这两种晶振,恒温晶振与温补晶振都属于晶体振荡器,既有源晶振,所以组成的振荡电路都需要电源加入才能工作
汽车电子系统日益复杂,尤其在48V架构、ADAS与电控系统普及的当下,对瞬态电压抑制器(TVS)的功率密度、高温耐受性及小型化提出了严苛挑战。传统大功率TVS往往体积庞大,难以适应紧凑的ECU布局。威世科技(Vishay)日前推出的T15BxxA/T15BxxCA系列PAR® TVS,以创新封装与卓越性能直面行业痛点,为下一代汽车设计注入强大保护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