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三星明年释放超6000万台手机ODM订单:闻泰/华勤/龙旗瓜分

发布时间:2021-12-28 阅读量:725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我爱方案网汇编

108.jpg


 “三星消费电子产品的出货通常采用滚动式的模式进行,先立项,进而引出项目出炉,不过截至目前,三星2022年手机出货基本锁定。”一位深耕手机产业的人士透露。


该人士直言,2022年三星预计智能手机+平板给ODM厂商释放约8000万台的订单,而上述订单被三家ODM厂商瓜分,它们分别是华勤、闻泰和龙旗。


集微网从供应链处获悉,截至目前,闻泰已拿到3000万台的订单,而其他ODM厂商订单情况目前尚不得知。


不过,一位深耕于手机产业链的资深人士表示,在三星的ODM项目上,前年闻泰出货量最大,不过2020年,华勤成三星的TOP1供应商,而明年有三家ODM厂商华勤、闻泰、龙旗分食三星的手机、平板订单,出货量最大的依然是华勤。


三星手机ODM模式大起底


在手机市场,存在两种生产模式,一种是高端市场的自研模式,另外一种就是低端机型委外设计模式,这一模式被称为ODM/IDH生产模式。


有意思的是,近年来虽然说智能手机整体出货呈下滑趋势,但手机ODM/IDH生产制造商的智能手机出货量却有所提高。


109.jpg


根据Counterpoint数据显示,以出货量计,以 ODM/IDH 模式出货的智能手机占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比例从2015年的24%上升至2020年的36%,预计2025年智能手机ODM/IDH模式出货量将达到6.5亿台,渗透率将达到40%。


笔者从供应链处获悉,截至目前,华为、三星、小米、OPPO、联想等手机品牌均采用了ODM/IDH的生产模式,而一直处于观望状态的vivo于今年也开启了ODM的生产模式。


由此可见,随着各大手机品牌逐步认可ODM/IDH模式的众多优势,ODM/IDH模式在智能手机领域的渗透率进一步提高。


要知道,与其他手机品牌厂商不同的是,三星自身拥有庞大的供应链体系,从芯片到屏,从电池到摄像头等所有核心器件,三星都能实现自己供应,那么拥有一整套供应链体系的三星为何也会采用ODM生产模式呢?


而这可能要从2018年说起。


2018年三星首款非自产的ODM手机产品Galaxy A6s正式与消费者见面,而这款机型的ODM厂商是闻泰。


对于采用ODM生产模式的原因,从高东镇媒体见面会上可窥探一二。据公开资料显示,高东镇社长在纽约Galaxy note媒体见面会时讲过:三星很难自行制造130美金以下产品,满足三星的要求的只能是ODM方式。


“很显然,三星采用ODM生产模式看重的就是中国制造的成本优势。”一位深耕于手机产业链的人士直言,相对于韩国本土制造商而言,在手机产品的成本方面,中国比韩国有优势,而这对于三星来说,意味在节省成本的情况下,能进一步提高产品的利润。


无疑,ODM的生产模式让三星尝到了甜头。


据了解,自三星2018年推出了第一款ODM机种Galaxy A6s,于2019年,三星在印度和越南推出的A10s和中国市场的A60也均采用ODM方式,就连平板电脑Galaxy Tab A8.0也采用了ODM生产方式,三星的ODM比重呈现出直线上涨态势。


另外一方面,自2018年以来,三星也相继关闭了其位于中国天津和惠州的手机制造厂商,并将手机生产转移至印度和越南。


事实上,三星一系列的举动背后,是基于成本考量而做出的无奈决定。


不过,对于三星这家手机公司,手机供应链厂商给与了充分的肯定。有供应链资深人士曾与笔者沟通时谈到,三星前瞻性极强;另外,三星虽然大,但不死板,灵活度非常高,新产品推出速度快,同时对市场的变化反应迅速。


而其决定采用ODM生产方式,便是其对市场变化迅速做出反应的一大典型。从供应链的角度来看,随着三星ODM订单的释放,国内手机上下游供应商通过ODM的生产方式,间接为三星供货,也因为此,产品出货得到大幅度提升。


传闻泰/华勤/龙旗瓜分三星2022年手机+平板订单


“ODM订单就看三星这一类出货量相对有优势的手机厂商,”一位深耕于手机产业链上游供应商的人士与笔者沟通时坦言。


这样一句话足以看出三星在ODM这一市场扮演着重要角色,事实上也确实如此。据笔者从华勤招股说明书中发现,2020年三星是华勤第一大客户,这一年,三星为华勤贡献了约176.03亿元的营收。


要知道,2020年,三星的ODM供应商并非仅华勤一家,闻泰科技也在三星ODM供应商之列,基于此,不难想象,三星ODM订单背后的价值链体系。


作为ODM厂商的重要客户,那么2022年三星又将会给ODM厂商释放多少订单呢?到了2021年的尾声,三星2022年的ODM订单规划也已基本锁定。日前一位深耕于手机产业链的人士与笔者沟通时表示,明年三星手机+平板释放给ODM厂商的订单约为8000万台,其中手机订单超过6000万台。


该人士进一步补充道:“三星2022年的手机+平板ODM订单被三家公司瓜分,他们分别是华勤、闻泰和龙旗。”


而近期ODM厂商接到三星释放订单的消息也随之浮出水面。日前,笔者从供应链处获悉,闻泰于近期拿到三星约3000万台的订单,而至少有7家摄像头厂商参与至该项目的竞标中,其中,一个像素的摄像头产品竟有4—5家厂商竞争。


由此可见,目前整个ODM市场的上游供应链端竞争态势已颇为严峻。


不过,从整个手机上游供应链端来看,ODM厂商订单的增加,使得二、三线摄像头厂商受益,而这几年受益于三星订单释放,有几家手机摄像头厂商的订单呈现大幅度增加的趋势。


“2022年ODM工厂日子颇佳。”针对于明年ODM市场,有业内人士曾于上月下旬曾感叹到。


由此可见,智能手机ODM市场有望迎来增量需求,智能手机领域ODM模式的渗透率将逐步上升,那么ODM模式为何会受到越来越品牌厂商的青睐?


首先,智能手机的竞争领域正逐渐从单纯的性能竞争与增量市场竞争,向ODM厂商较为擅长的微创新与存量市场竞争领域过渡。其次,ODM 模式在保持高质量的前提下可以快速、大批量、低成本地将最新技术创新付诸生产,并且由于ODM模式的规模效应与技术复用,品牌厂商可以从ODM厂商获得众多高质量、低成本服务。


而最重要的一点是,消费者在低迷的经济环境中也更倾向于购买更具性价比的机型。


据了解,从智能手机价格段来看,印度、中东非等新兴市场,由于其人均可支配收入尚处于增长阶段,该区域智能手机出货量的增长主要来自2000元以下价格段的智能手机,这一价格区间是传统ODM厂商最具优势也最为成熟的产品线,该价格区间出货量的增长将很大程度上带动主要智能手机品牌委外生产需求的提升,从而最终转化为ODM公司的订单。


展望2022年,中低端机型依然是手机的重要战场,不过,随着品牌厂商对ODM厂商认可度的提升,在ODM模式渗透率提升的大环境下,对于上游供应链厂商而言,利润的把控也至关重要,因为,只有保证了产品的利润,才有无限可能。


相关资讯
高可靠+低功耗:虹扬SOT23封装ESD二极管领跑车规级防护市场

随着汽车电子化、智能化加速,车载系统对ESD(静电放电)防护的要求日益严苛。虹扬电子推出的车规级ESD保护二极管AH05C325V0L,采用SOT23封装,符合AEC-Q101标准,专为CAN总线、车身控制单元(BCU)及电子控制单元(ECU)等场景设计。其核心特性包括80W浪涌吸收能力、5V反向工作电压、单向电流设计,以及低漏电流和高抗静电能力(±30kV接触放电),为敏感电子元件提供高效防护。

消费电子补贴效应凸显,中小尺寸驱动IC需求三连增

全球显示面板核心元器件市场呈现企稳态势。根据TrendForce最新研究报告显示,2023年第一季度面板驱动IC产品均价环比下降幅度收窄至1%-3%区间,第二季度虽仍存在价格下行压力,但降幅预计将控制在2个百分点以内。这标志着自2020年疫情引发的剧烈市场波动后,驱动IC价格曲线首次出现明显筑底信号。

成本直降40%!易飞扬硅光模块如何重构DCI市场格局?

在全球5G网络部署与边缘计算需求井喷的背景下,易飞扬创新推出基于O波段的100G QSFP28 DWDM光模块,直击城域网络升级痛点。该产品通过零色散传输架构与硅光集成技术,突破传统C波段方案在中短距场景下的性能瓶颈,以低于3.5W的功耗实现30km无补偿传输,同时兼容开放光网络架构。据行业测算,其部署成本较同类方案降低40%,为5G前传、分布式AI算力互联及绿色数据中心建设提供了高性价比选择,或将成为运营商边缘网络改造的关键技术引擎。

充电效率94.8% vs 国际竞品:国产IC技术路线图全解析

在全球能源转型与欧盟新电池法规(EU 2023/1542)的驱动下,旭化成微电子(AKM)于2025年2月正式量产AP4413系列充电控制IC,以52nA超低功耗、94.8%充电效率及多电压适配等核心技术,重新定义小型设备供电逻辑。该产品通过电容器预充电机制破解完全放电恢复难题,并凭借动态电压调节算法兼容光能、振动等微瓦级能源输入,显著优于TI、ADI等国际竞品。面对国产替代窗口期,AP4413依托BCD工艺与专利壁垒抢占先机,有望在智能家居、工业传感等千亿级市场替代传统一次性电池方案,成为环保供电赛道的标杆级解决方案。

新能源汽车与工业4.0双重驱动:全球电子分销巨头技术布局揭秘

作为全球电子元器件分销领域的领军者,贸泽电子始终以"技术赋能创新"为核心战略,通过构建覆盖1200余家原厂的供应链网络,为工业自动化、汽车电子、智慧农业等前沿领域提供关键技术支持。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新增物料突破8,000项,其中多项产品体现了行业技术演进的三大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