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大咖测试笔记系列】之十一: 使用锁定热成像技术加快故障分析

发布时间:2022-01-11 阅读量:1357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我爱方案网汇编

半导体公司和半导体科研人员一直在寻求各种方式,来让器件问题发生在实验室中,而不是发生在现场。故障分析(FA)工程师用了无数个小时,试图了解器件为什么会发生故障,在将来怎样才能防止故障。这一点至关重要,因为许多器件用于关键事务型应用中,在这些应用中,正如阿波罗13号航天飞行首席飞控主任Gene Kranz所说,“故障绝不能成为选项”。但器件故障却经常发生。


微电子故障分析是诊断器件发生的问题所使用的主要分析方法之一,不管问题出现在铸造阶段,还是出现在应用封装使用时。半导体器件电气故障可以是功能故障,也可以是参数故障。在器件不能实现预计功能时,这种故障视为功能故障。在器件不能达到可度量特点的电气规范时,这种故障视为参数故障。泄漏电流是典型的参数故障,其可能与器件的功能无关。因此,即使器件功能正常或能够实现预计功能,其仍可能存在参数故障。


怎样执行故障分析?


73.png

图1: 吉时利为检验故障提供的I-V曲线示图仪解决方案。


半导体器件故障分析技术有很多。快速简单的验证测试需要使用源测量单元(SMU),可以以异常方式上升到I-V曲线,然后使用SMU无缝深入其行为,最大限度地减少进一步损坏(可能)已损坏的器件的风险。


在I-V曲线示图之外,测试分成破坏性测试和非破坏性测试。工程师的目标是确定导致器件故障模式的故障机制。这些故障机制既可能来自IC中潜在的问题线路,也可能来自本地散热,还可能来自电源或信号线之间的短路、氧化物或联结击穿、闭锁等等。遗憾的是,破坏性测试通常在大部分分析工作中必不可少。开封、金属线切割、横截面等任务都属于破坏性测试技术。如果过早地执行这些程序,那么会导致不可逆转的损坏和毁坏式分析,而忽略了为此付出的资源代价。


非破坏性故障评测在历史上一直是一种可视化流程,使用传输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检测系统之类的工具来完成。这些工具的价格非常高。比较经济的另一种技术是锁定热成像技术(LiT)。LiT解决了客户面临的多个挑战:


· 不想破坏宝贵的被测器件(DUT)。

· 需要一种简便的方式,定期调试DUT中消耗的功率的幅度。

· 更快地隔离封装器件中的问题站点或热点,降低成本,更快地找到所需信息。


74.png

图2: 锁定热成像技术可以迅速识别封装半导体器件中的热点。霍尔传感器电路2的幅度图像(a),相位图像(b),ε校正后0°图像(c; b中指明区域的0°/-90°图像),从(c)中以数字方式去卷积的功耗(d)。


为什么采用锁定热成像技术?


锁定热成像技术是一种有源热成像技术,用来分析微电子器件或比较常用的材料样本,以检测缺陷、损坏,或表征潜在的铸造问题。LiT允许使用红外热成像摄像机,无接触测量表面温度。之所以叫“锁定”,是因为摄像机的采集速率必须与电路激发同步。


LiT以脉冲式电信号的形式对被测器件应用定期热激发,然后使用热成像摄像机监测温度变化。热成像摄像机捕获多个快速采集,使用后处理算法进行计算。对半导体封装器件,故障分析工程师可以勘测封装表面,迅速识别局部化热点,提高封装表面的分辨率和温度分布。


泰克/吉时利为锁定热成像技术搭建有效的解决方案


典型的锁定热成像技术系统图如图3所示。


75.png

图3: 典型的锁定热成像技术系统的方框图。1


可以使用相应的可编程任意函数发生器、电压脉冲源或电流源发生器,而不是硬件计数器和脉冲式电源,来满足上面的应用。例如,电流脉冲器可以输出脉宽非常小的高达10 A @ 10 V的电流脉冲。


许多故障分析工程师需要全内置仪器来应对挑战,这种仪器要包括内置编程功能协调分析过程,并包括锁定功能及热成像摄像机。为此,泰克科技旗下公司吉时利开发了2601B-PULSE System SourceMeter? 10 μs脉冲器/SMU仪器。


76.png

图4: 吉时利2601B-PULSE系统源表10 μs脉冲器/SMU仪器。


2601B-PULSE是一种高电流/高速脉冲器,拥有测量功能及传统源测量单元的全部功能。这种新型脉冲器提供了领先的10 A @ 10 V电流脉冲输出,最小脉宽10 μs,并拥有快速上升时间,如图5所示。


77.png

图5: 高保真10A、10ms脉冲,用于故障器件。


该仪器还有一种内置定时器功能,不再需要使用外部时间基准。内置定时器有一个自由运行的47位计数器及1 MHz时钟输入。定时器的分辨率为1 μs,准确度为±100 ppm。根据图3中的示意图,2601B-PULSE代替了脉冲式电源和硬件计数器。


通过使用2601B-PULSE脉冲器/SMU及支持LAN/以太网的红外热成像摄像机,您可以简化锁定热成像技术配置,允许2601B-PULSE控制测试过程,同时使用PC运行热量分析软件,如图6所示。


78.png

图6: 采用Keithley 2601B-PULSE的锁定热成像技术系统实例。


锁定热成像技术只是迅速识别器件热点,缩小故障位置范围,进而调查确定故障根本原因的技术之一。Keithley 2601B-PULSE之类的仪器和支持LAN/以太网的红外热成像摄像机相结合,最大限度地减少了集成先进仪器进行测量的挑战。锁定热成像技术减少了破坏性测试需求,帮助克服在封装级进行故障分析时面临的挑战,加快获得所需信息的速度,提高故障分析工程师的时间利用效率,节约机构成本。


相关资讯
工业5.0时代,AMR如何实现人机共舞?解析安森美的安全设计密码

在工业4.0向工业5.0跨越的进程中,自主移动机器人(AMR)正从“效率工具”蜕变为“智慧伙伴”。随着制造业对“以人为本”和“可持续性”的追求升级,AMR的设计核心已从单纯的自动化转向安全性与人机协作的深度融合。然而,高速移动的机械臂、复杂环境中的动态障碍物,以及突发外力冲击,仍对工人安全和设备稳定性构成挑战。如何在提升生产力的同时,让AMR像人类一样“感知风险、快速决策”?安森美(onsemi)通过传感、运动控制与智能照明的系统性创新,为这一难题提供了前瞻性答案。

气压感知破局者:兆易创新以“3高1低1优”战略重塑MEMS传感器生态

在万物互联的时代,传感器如同数字世界的“末梢神经”,悄然推动着智能生活的每一次革新。作为MEMS气压传感器领域的革新力量,兆易创新正以颠覆性技术突破行业边界——从实现水下100米精准测量的防水型GDY1122,到功耗低至微安级的节能标杆GDY1121,其产品矩阵以“高精度、高集成、高灵敏度”的硬核实力,攻克复杂环境下的感知难题。在慕尼黑上海电子展的聚光灯下,这家中国芯片企业不仅展示了10ATM防水等级的尖端方案,更通过“3高1低1优”战略,将MEMS传感器推向智能穿戴、工业监测、应急救援等领域的核心舞台。

知冷知热,更知“芯”:TCXO让时钟信号无惧温度挑战

在各种电子设备中,晶振作为时钟信号的核心元件,其精度直接决定了系统的稳定性。由于石英晶体及周边电路元件受温度变化影响会发生热膨胀和参数漂移,晶振的频率往往随温度波动而偏移,从而影响整体性能。

如何测量晶振的好坏

在购买晶振时,许多客户在挑选晶振的同时,价格肯定希望越低越好,但是在这个价格的基础下,有可能买到劣质的晶振产品或者是不良品。那如何快速辨别晶振的好坏?

恒温晶振与温补晶振的区别

恒温晶振(OCXO)与温补晶振(TCXO)是两种用于提升时钟稳定性的关键元件,其核心区别在于工作原理和应用场景。恒温晶振通过内置恒温槽将晶体温度维持在恒定状态,从而将温度波动对频率的影响降至最低,频率稳定度可达±0.005 ppm甚至更高;而温补晶振则依赖温度补偿电路动态调整频率,以抵消环境温度变化带来的影响,其稳定度通常在±0.1 ppm量级。两者在功耗、体积和启动时间上也存在显著差异:恒温晶振因需维持恒温环境,功耗较高(300mA至2A),且需预热才能达到最佳性能,但其长期稳定性更优,适用于卫星导航、基站等精密领域;温补晶振则具有低功耗(毫安级)、快速启动和小型化优势,多用于GPS设备、通信终端等对即用性和成本敏感的场景。总体而言,OCXO以高精度见长,TCXO以性价比取胜,实际选型需根据具体需求权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