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7-13 阅读量:842 来源: 我爱方案网整理 发布人: Aurora
近期芯片砍单、景气不再的消息甚嚣尘上,不过,综合A股半导体公司业绩指引、经营情况以及机构调研和分析师研判来看,半导体“砍单潮”却并未波及设备、材料两大上游环节。
设备环节方面,多家公司已给出上半年订单金额/业绩预告,甚至有企业新增订单额已超过去年全年营收,还有不少厂商在接受调研时透露“订单充足”。
材料企业方面,目前已经公布业绩预告的公司较少,但在下游晶圆厂大跨步式的扩产进度下,多位机构分析师认为该环节需求有望激增,部分厂商在2022年全年四个季度,都将呈现出订单持续环比增长的态势。
设备:“订单饱满”成关键词 有望奠定后续增长
近期已有三家设备(包括零部件)厂商公布上半年业绩/订单情况,其中:
至纯科技上半年新增订单额已超过去年全年营收;中微公司订单额也与去年营收相当;新莱应材上半年预告归母净利润已接近去年全年水平,公司半导体业务在手订单饱满。
另外,未预告业绩的公司中,多家订单需求也颇为乐观,例如: 芯源微Q2新签订单依旧高速增长,前道产品已获士兰微、华润微等公司导入;华海清科的部分产品需求甚至“比公司自己测算更乐观”。而北方华创、盛美上海、拓荆科技等设备商,无一例外都明确表示,在手订单充足。
值得注意的是,还有厂商给出了订单前瞻线索——华海清科表示,收入结构反映出的客户占比与其扩线节奏紧密相关,跟踪大厂的扩线节奏,基本能反应公司订单状况。
而下游客户扩产也是分析师依旧青睐设备环节的最主要原因。
东吴证券周尔双指出,目前市场最大担忧在于行业周期向下。即使未来晶圆厂开支不会维持每年高速增长态势,但国内资本开支仍会维持在较高水平。
设备是当前半导体产业逻辑最好的细分环节之一,本土半导体设备的业绩驱动力更多来自于市场份额的提升。随着本土晶圆厂加速发展,设备环节业绩弹性大于整体行业。
材料:客户突破和份额提升双驱动 优质厂商有望迎黄金发展期
材料环节中,绝大多数公司尚未发布中报预告或订单情况,不过,从相关厂商的公告中,也能窥出些许向好趋势。
鼎龙股份6日发布中报预告,预计上半年实现净利润1.77亿元-1.98亿元,同比增长93%-116%,接近去年全年净利润(2.14亿元);
另外,安集科技自2020年Q4至今年Q1,已连续六个季度实现营收环比增长。公司日前透露,上半年公司销售未受疫情影响;同时,随着客户技术不断迭代升级,公司产品用量也将持续增长。
正如上文所述,国内晶圆厂开支仍在较高水平。兴业证券6日报告统计了国资背景主要晶圆厂及存储厂的扩产规划:
12寸逻辑代工及IDM产能2021年底为40万片/月,2024年底月产能将超过130万片;
3D NAND、DRAM存储总产能2021年底为16万片/月,2024年底有望提升至50万片/月。
扩产高峰之下,在硅片、抛光液、抛光垫、靶材、电子气体、湿化学品、光刻胶等领域,本土半导体材料厂商均已实现不同程度的突破。部分公司在主流晶圆厂中已成为主力供应商、甚至第一供应商。
分析师指出,晶圆厂纷纷加速导入本土供应商,各板块优质厂商面临着客户突破和份额提升的黄金发展期,订单和业绩增长有望加速。 天风证券也表示看好2022年半导体材料的板块性机会。今年晶圆厂就将陆续释放新增产能,而在产能爬坡器件,材料作为制造的“边际成本”,使用量将持续提升。
其预计,部分材料公司在2022年全年四个季度,都将呈现出订单持续环比增长的态势,叠加本土化趋势之下,公司有望迎来新增长曲线。
当地时间7月2日,全球三大EDA(电子设计自动化)巨头Synopsys(新思科技)、Cadence(铿腾电子)及西门子EDA相继证实,已收到美国商务部工业和安全局(BIS)通知,即日起解除对中国客户相关EDA软件的技术出口限制。这意味着中断月余的先进芯片设计工具供应链正式恢复。
在全球电气化浪潮与碳中和目标的双重驱动下,锂电池管理系统(BMS)作为能源存储与电动汽车的核心“大脑”,其性能与成本直接决定着终端产品的竞争力。面对市场对高精度、长寿命、强可靠及优异性价比的迫切需求,恩智浦半导体(N.V.,NASDAQ:NXPI)于2025年7月重磅推出其创新力作——BMx7318/7518系列18通道锂电池电芯控制器IC,以突破性的单芯片集成架构和卓越性能,为高压电动汽车(EV)、工业储能系统(ESS)及48V轻混系统树立了全新标杆。
三星电子近期对其晶圆代工业务展开战略性调整,将发展重心从追求制程节点的技术领先转向提升商业盈利能力。这一战略重组引发业界高度关注,其核心举措包括:暂停与台积电在尖端制程上的直接竞争,转而集中资源攻克即将量产的2nm工艺,并积极拓展与英伟达等头部客户的深度合作。
依据Counterpoint Research最新报告,2025年全球TWS耳机市场销量预计同比增长3%,至2028年将延续温和增长态势。这一趋势标志着行业从高速扩张转向结构性优化阶段。
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迅猛发展,高效精准的热管理成为行业技术攻坚的关键环节。2025年7月,威世科技(Vishay Intertechnology)在宾夕法尼亚州马尔文与中国上海同步宣布,推出通过AEC-Q200认证的NTC浸入式热敏电阻NTCAIMM66H。这款专为液冷系统设计的小型化器件,为解决新能源汽车紧凑空间的温度监测难题提供了创新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