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7-22 阅读量:1082 来源: 我爱方案网整理 发布人: Aurora
元宇宙与医疗场景的相结合,加速新一轮智慧医疗科技的飞跃发展,也进一步加快医疗技术与医疗产业的变革。那么,元宇宙在医疗场景需求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上海国创科技产业创新发展中心理事长、领中资本管理合伙人黄岩对记者等指出,元宇宙医疗迈向真实世界数字化的第一步,首先需要长期积累跟踪可检测、可监测的数据,提供这些数据包括可穿戴设备在内的智能化设备,有望成为元宇宙健康数据收集的“新基建”。
得益于元宇宙医疗的探索,人工智能将进一步提高智能导诊、辅助诊断水平,甚至可以完成一些基础的自动治疗。在医院外,元宇宙医疗的场景应用将向小型化、微型化、智能化、复合功能发展,兼具便携性、可得性、低成本、可靠性、专业性等特点,因此现象级消费产品将会涌现出新的穿戴设备巨头。在黄岩看来,元宇宙时代的医疗场景会逐步向智能设备、混合现实载体上转移,看好元宇宙软硬件基础建设,更看好后续元宇宙内容和应用。
具体来看,各类检测设备将根据其具体功能、使用场景、使用频次等属性分别下沉到4个层次:个人可穿戴及家庭便携式设备、社区多中心布点设备、第三方检测中心设备、医院。只有使用频次低、使用门槛高的高精尖设备才需要在医院部署。未来随着AR/VR等混合现实技术的发展,患者还可以远程获得自助检测的技术支持,医疗检测的门槛将得以进一步降低,将有更多的设备走出医院进行分布式部署。
当健康数据收集的新基建完成后,分级诊疗将加速推进,医疗资源将进一步下沉。实时监测、家庭监测、社区就近检测将可以满足大部分非急症患者和慢病患者需求,加上人工智能辅助、在线问诊、云端诊断等功能,就能更好的实现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县。对于医院和医生来说,大三甲医院的医疗资源挤兑将得以缓解,坐诊医生的时间将得到更合理的分配。医生将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复杂疾病的诊断、学术研究以及创新工作中。
智慧医疗是以人工智能技术为工具,取代人工基因测序、诊断治疗、手术操作等的部分工作环节,提供基于大数据的系统化精准精细医疗服务。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是一项为机器赋予人类行为能力、思考能力、情感能力的科学技术,将人类从繁琐的脑力劳动中解放出来,代替人类挖掘发现自然智能,辅助人类开展经济社会各领域的研判与决策。人工智能对医疗领域的影响是开创性的、变革性的、颠覆性的。智慧医疗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将数字化人体和数字化医疗等高度智慧化,部分代替了以往由人力完成的医疗工作,构建了从底层基因、中层病症数据,到上层诊断和手术的上下一体的,人与机器互联、协作、共进的新医疗体系。
人工智能技术与智慧医疗产业的融合力度将不断加大,同时将进一步促进智慧医疗产业的整合提升,催生出一批提供集智能硬件、诊断工具、医联平台等于一体的智能云平台企业。云平台企业打造的智能医疗助手将为用户提供无处不在的贴身健康服务,也将成为一系列医疗软硬件和综合服务的一站式获取出口。用户可通过语音识别技术与智能医疗助手进行实时沟通,获取健康诊断、养生知识、保健建议等信息,并能从智能医疗助手所整合的设备、医药、医生等资源中得到整体解决方案。
同时,人工智能技术将促使医疗行业出现更加专业化、精细化的分工,将出现线上人工、线下人工、线上机器和线上机器等四种类型。医务工作者将从大量的诊疗业务中被解放出来,将走向复杂度更高、服务更细致的岗位,诸如,不规则疑难病症的诊断和高端上门服务;而一批规则度高、判别难度不大的诊断都将由相应机器实施。
朗锐慧康了解到,IBM和东京大学医学科学研究所将携手开发利用“沃森”治疗癌症的方法。IBM将把日本国内外论文和药物的效能等最新数据输入“沃森”;研究所的科学家将输入从日本癌症患者的血液和组织中提取的基因数据等。“沃森”将根据数据库,最短10分钟左右,就能提出副作用少、疗效更好的药物等适合患者的治疗方案。
据悉,他们利用此方法,判断出一名60岁女性患有罕见的白血病,并向研究人员提出了治疗方案,为这名女性的康复做出了重要贡献。而 “沃森”目前已学习了60万份医疗证据报告和150个病人的病例及临床试验报告,可帮助医生为病人设计出更精准的癌症治疗方案。
谷歌机器学习利用人工智能算法,将复杂的癌症放疗方案流程化,希望能缩短治疗时间,从而大大减轻医生负担和病人痛苦。
关于我爱方案网
我爱方案网是一个电子方案开发供应链平台,提供从找方案到研发采购的全链条服务。找方案,上我爱方案网!在方案超市找到合适的方案就可以直接买,没有找到就到快包定制开发。我爱方案网积累了一大批方案商和企业开发资源,能提供标准的模块和核心板以及定制开发服务,按要求交付PCBA、整机产品、软件或IoT系统。更多信息,敬请访问http://www.52solution.com
荷兰半导体巨头恩智浦于2025年4月28日披露的财报显示,公司第一季度营收28.35亿美元,同比、环比均下滑9%,但略超市场预期。在汽车、工业与物联网等核心业务需求疲软的背景下,Non-GAAP毛利率同比下降2.1个百分点至56.1%,自由现金流则维持在4.27亿美元,突显其成本控制能力。值得关注的是,管理层对第二季度营收指引中值(29亿美元)释放出环比复苏信号,但关税政策的不确定性仍为业绩蒙上阴影。
根据IDC最新发布的企业级存储市场追踪数据,2024年中国存储产业迎来结构性增长拐点。全年市场规模达69.2亿美元,在全球市场占比提升至22%,展现出强劲复苏态势。以浪潮信息为代表的国内厂商持续突破,在销售额(10.9%)和出货量(11.2%)两大核心指标上均跻身市场前两强,标志着本土存储生态的成熟度显著提升。
全球消费电子巨头索尼集团近期被曝正酝酿重大战略调整。据彭博社援引多位知情人士透露,该集团拟对旗下核心半导体资产——索尼半导体解决方案公司(SSS)实施部分分拆,计划于2023年内推动该子公司在东京证券交易所独立IPO。该决策标志着索尼在半导体产业布局进入新阶段,同时也预示着全球图像传感器市场格局或将发生重要变化。
在2025上海国际车展上,移远通信推出的全新车载蜂窝天线补偿器引发行业关注。该产品通过双向动态补偿、微秒级频段切换及混频电路集成等核心技术,解决了车载通信中长期存在的射频链路损耗难题,为智能网联汽车提供稳定高效的通信支持。本文将从技术优势、竞争分析、应用场景及市场前景等多维度解读这一创新方案。
在全球DRAM市场格局加速重构的背景下,三星电子近期宣布将跳过第八代1e nm工艺节点,转而集中资源开发基于垂直通道晶体管(VCT)架构的下一代DRAM技术。据内部路线图显示,三星计划在2027年前实现VCT DRAM量产,较原定计划提前一个世代。该技术通过三维堆叠晶体管结构,将存储单元面积缩减30%,并利用双晶圆混合键合工艺解决信号干扰问题,被视为突破传统平面工艺物理极限的核心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