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7-28 阅读量:903 来源: 我爱方案网整理 发布人: Aurora
2022年7月27日,中国上海 — 思特威(上海)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推出Cellphone Sensor (CS) Series手机应用图像传感器产品SC520CS与SC820CS。两款新品均采用12英寸晶圆工艺打造,搭载思特威创新的SFCPixel®专利技术与超低噪声外围读取电路技术,作为思特威自研先进BSI工艺平台首批落地量产的产品,通过该平台晶圆键合技术、晶圆减薄技术以及硅表面钝化技术三大关键工艺技术,可为当下智能手机前摄、后置主摄以及后置辅摄应用提供优异的成像性能。
智能手机是目前CIS产品最大的应用市场,其成像系统始终在进行强劲升级。据Counterpoint Research预测,未来每部智能手机的CMOS图像传感器(CIS)含量将平均扩大至4.1。同时更强大的芯片组、成像性能的突破以及软硬件的进步等多因素的综合作用,将不断为手机市场的消费者提供更好的成像体验。
创新影像技术与12英寸晶圆工艺 成就出色成像质感
此次发布的两款手机应用新品均搭载了思特威创新的SFCPixel®专利技术,SC520CS与SC820CS的感光度均可达840mV/lux·s,让手机摄像头即使在低光照拍摄环境中,也能拥有优异的夜视成像性能。同时得益于思特威超低噪声外围读取电路技术的加持,两款新品均具有出色的噪声控制性能。以SC820CS为例,相较业内同规格产品,其读取噪声(RN)与固定噪声(FPN)分别大幅降低了25%与81%,能够为手机摄像头带来极佳的夜拍成像效果。在色彩呈现力方面,SC820CS的Chroma高低色温分别相对提升了13%与22%,让影像更为艳丽,色彩更加真实。
此外,两款新品均采用12英寸晶圆工艺打造,通过面积与芯片利用率的双重提升,极大地保障了晶圆芯片产出的高良率。针对加工工艺过程中容易产生的瑕疵问题,采用12英寸晶圆的产品具有更优异的可靠性,即使在高温高湿等严苛环境中长时间使用,也能保持产品极佳的成像性能;另一方面,得益于更前沿工艺技术的加持,12英寸晶圆能够最大程度确保整块晶圆上各处CIS产品性能的一致性。
自研先进BSI工艺平台产品首秀 三大工艺技术铸就优异成像品质
与传统前照式FSI相比,背照式BSI拥有更优秀的感光性能,但由于其属于高度客制化技术,因此在芯片设计与工艺层面拥有极大的技术难度。此次推出的SC520CS与SC820CS是思特威国产自研先进BSI工艺平台首批落地量产的新品,该平台通过晶圆键合技术、晶圆减薄技术以及硅表面钝化技术等三大关键工艺技术,使产品拥有出色的暗光成像质感,为时下智能手机成像的高品质需求助力。
思特威副总经理欧阳坚先生表示:“手机CIS领域始终在进行产品的更新迭代与性能升级,必须以锐意进取的创新精神,才能更好地满足客户与市场的双重增长需求。思特威此次推出的两款手机应用新品SC520CS与SC820CS,作为我们自研先进BSI工艺平台的首发产品,采用12英寸晶圆工艺打造,通过该平台搭载的三大关键工艺技术有效提升了产品的感光度与噪声控制性能。同时,在思特威诸多前沿成像技术的加持下,SC520CS与SC820CS拥有着出色的暗光成像品质,可为智能手机摄像头提供高品质的视频影像体验。”
两款新品已于2022年7月实现量产。想了解更多关于手机应用产品SC520CS与SC820CS的信息,请与思特威销售人员联系。
关于思特威 (SmartSens Technology)
思特威(上海)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SmartSens Technology是一家从事CMOS图像传感器芯片产品研发、设计及服务的高新技术企业,2011年创立,总部设立于中国上海,在北京、深圳、杭州、香港、新竹以及美国圣何塞等多个城市设有研发中心与销售办公室,网络遍及全球。思特威以创新为驱动,专注于为客户提供面向未来和全球领先的CMOS图像传感器芯片产品。凭借一支精于创新、覆盖全球的研发团队,思特威自主研发出了优秀的夜视全彩技术、SFCPixelTM专利技术、Stack BSI的全局曝光技术等诸多业内领先的创新技术。
自成立以来,思特威始终专注于高端成像技术的创新与研发,凭借性能优势在同质化竞争中脱颖而出,得到了更多客户的认可和青睐。公司产品也不断成熟并确立了安防领域行业领先地位,产品遍及安防监控、车载影像、机器视觉及消费类电子产品(运动相机、无人机、扫地机器人、智能家用摄像头)等应用领域。自2017年起,思特威已连续多年在CIS产品安防领域全球市场占有率上保持领先,并已成为消费类机器视觉领域Global Shutter CIS龙头企业。今后亦将在人工智能、手机影像、车载电子等新兴应用领域不断拓展创新。
当地时间7月2日,全球三大EDA(电子设计自动化)巨头Synopsys(新思科技)、Cadence(铿腾电子)及西门子EDA相继证实,已收到美国商务部工业和安全局(BIS)通知,即日起解除对中国客户相关EDA软件的技术出口限制。这意味着中断月余的先进芯片设计工具供应链正式恢复。
在全球电气化浪潮与碳中和目标的双重驱动下,锂电池管理系统(BMS)作为能源存储与电动汽车的核心“大脑”,其性能与成本直接决定着终端产品的竞争力。面对市场对高精度、长寿命、强可靠及优异性价比的迫切需求,恩智浦半导体(N.V.,NASDAQ:NXPI)于2025年7月重磅推出其创新力作——BMx7318/7518系列18通道锂电池电芯控制器IC,以突破性的单芯片集成架构和卓越性能,为高压电动汽车(EV)、工业储能系统(ESS)及48V轻混系统树立了全新标杆。
三星电子近期对其晶圆代工业务展开战略性调整,将发展重心从追求制程节点的技术领先转向提升商业盈利能力。这一战略重组引发业界高度关注,其核心举措包括:暂停与台积电在尖端制程上的直接竞争,转而集中资源攻克即将量产的2nm工艺,并积极拓展与英伟达等头部客户的深度合作。
依据Counterpoint Research最新报告,2025年全球TWS耳机市场销量预计同比增长3%,至2028年将延续温和增长态势。这一趋势标志着行业从高速扩张转向结构性优化阶段。
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迅猛发展,高效精准的热管理成为行业技术攻坚的关键环节。2025年7月,威世科技(Vishay Intertechnology)在宾夕法尼亚州马尔文与中国上海同步宣布,推出通过AEC-Q200认证的NTC浸入式热敏电阻NTCAIMM66H。这款专为液冷系统设计的小型化器件,为解决新能源汽车紧凑空间的温度监测难题提供了创新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