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厂商在射频开关领域已经实现较高的市占率

发布时间:2022-08-3 阅读量:1257 来源: 我爱方案网整理 发布人: Aurora

1659505667829449.png


5G越来越普及,手机内部各个功能块也越来越复杂,因为整体性能要不断提升,芯片元器件数量也在增加,与此同时,对小体积、高集成度又有越来越高的要求。这一点在射频前端体现得尤为凸出。

通常情况下,智能手机的射频前端主要包括功率放大器(PA)、滤波器(Filter)、射频开关(switch)、低噪声放大器(LNA)等。其中,滤波器的价值量占比较高,达到53%,其次是功率放大器(33%)、射频开关(7%)。

就价值量和设计难度而言,射频开关要逊色于滤波器和功率放大器,但前者在射频前端中的使用数量却很大,更重要的是,中国厂商在射频开关领域已经实现了较高的市占率,与滤波器和功率放大器相比,有更多的话语权。

射频开关的价值

射频开关又称微波开关,主要用于控制微波信号通道转换,广泛应用于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按用途划分,射频开关可分为移动通信传导开关、Wi-Fi开关、天线开关等;按刀数和掷数划分,又可分为单刀单掷、单刀双掷、单刀多掷和多刀多掷开关。

射频开关由传导开关(Switch)和天线调谐开关(Tuner)两部分组成,Tuner的技术难度高于Switch,因为Tuner有极高的耐压要求,导通电阻和关断电容对性能影响极大,对产品提出了更高的设计和工艺要求。

受到模块化趋势影响,目前,过半Switch集成在模组之中。而分立式的Switch则主要应用在中低端手机中。

在智能手机中,射频开关处于射频前端的关键位置且必不可少,其插损、回损、隔离度、谐波抑制和功率容量等性能对射频前端链路有重要影响。射频开关的主要作用在于通过控制逻辑,实现对不同方向(接收或发射)、不同频率的信号进行切换,以达到共用天线、节省终端产品成本的目的。

一般情况下,智能手机每多支持一个频段,其射频芯片就要增加一条接收通道,为了减少芯片面积,降低成本,一个接收通道往往会支持多个频段,这就需要在射频前端增加开关数量,以满足对不同频段信号接收、发射的需求。

5G手机所支持的频段在4G LTE 66个的基础上增加了50个,由于5G要全部向下兼容,全球2G/3G/4G/5G网络合计支持的频段数量超过110个,因此,相对于4G手机,5G的射频开关数量将在10个基础上再提升50%,达到15个,而且,随着技术和应用需求的发展,未来这一数字还会进一步增加。

另外,随着封装尺寸的减小,射频前端呈现出模组化的趋势,未来,射频开关性能和单机价值量有望进一步提升。

制程工艺

制造工艺层面,射频开关主要分为两种类型:机电式和固态射频开关。固态开关使用半导体技术制造,例如硅或PIN二极管、场效应晶体管 (FET) 和混合技术(即PIN二极管和场效应晶体管的结合),并使用硅基基板构建。

射频开关制造工艺技术主要有CMOS、GaAs、RF SOI、RF MEMS,其中,RF SOI是主流技术,CMOS技术占据少量份额,GaAs已经面临淘汰。随着射频开关产品设计的不断创新,RF MEMS技术更能满足未来射频系统多模多频通信的需要,正成为业界布局的重点。

RF SOI是一种具有独特的硅/绝缘层/硅三层结构的硅基半导体工艺材料,它通过绝缘埋层(通常为SiO2)实现了器件和衬底的全介质隔离,在器件性能上具有诸多优点,主要包括:减小了寄生电容,提高了运行速度,与体硅材料相比,SOI的运行速度提高了20%-35%;具有更低的功耗,由于减小了寄生电容,降低了漏电,SOI器件功耗可减小35%-70%;消除了闩锁效应;抑制了衬底的脉冲电流干扰,减少了错误的发生;与现有CMOS硅工艺兼容,可减少13%-20%的工序。

随着RF SOI工艺的不断改进,这种射频开关的性能也在稳步提升。

RF SOI工艺可以满足当下的频段及性能要求,但也遇到了一些新的挑战。射频开关本身包含场效应晶体管(FET),FET会受到不需要的沟道电阻和电容的影响,通常情况下,射频开关中堆叠了10到14个FET,随着FET数量的增加,器件可能会遇到插入损耗和电阻带来的一系列问题。

另外,寄生电容也是一个问题,Skyworks(思佳讯)公司认为,在射频开关中,30%或更多的寄生电容来自于器件中的互连,互连包括金属层或bonding线,这些也是RF SOI工艺存在的问题。目前,射频开关的主流制造工艺是基于8英寸晶圆的180nm和130nm制程。许多互连层基于铝材质,铝价格便宜,但具有较高的寄生电容,因此,铜被用于射频开关中一些特定层,铜是更好的导体,并且电阻小于铝。

近些年,RF SOI晶圆代工厂已经从8英寸晶圆迁移到12英寸,制程节点也从130nm迁移到45nm。通常情况下,12英寸晶圆厂只使用铜互连,这样,射频开关制造商可以降低电容。不过,12英寸晶圆提高了制造成本,这就形成了一对矛盾关系,即成本敏感的手机OEM厂商需要射频开关保持较低的价格,但射频开关制造商和晶圆代工厂希望保持利润。

与RF SOI相比,RF MEMS的一些优秀特性就凸显了出来,这为射频开关拓宽了发展道路。

RF MEMS开关种类繁多,它们可以用不同的机制来驱动。由于具备功耗低、尺寸小的特性,静电驱动常用于射频MEMS开关设计。MEMS开关也可使用惯性力、电磁力、电热力或压电力来控制打开或关闭。

RF MEMS能够提供非常低的Ron(导通电阻),这也意味着更低的insertion loss(插入损耗)。但RF MEMS还没有实现大规模量产,因为考虑到风险,主流OEM厂商很难选择新技术和小供应商,除非与RF SOI相比,RF MEMS开关能提供极具吸引力的价格,且其可靠性和供货稳定性有足够保障。

中国本土厂商崛起

2020年,全球射频开关市场规模为20多亿美金,中国市场至少占到50%。除了传统分立式射频开关,射频前端模块化的发展趋势,使得越来越多的开关被集成进模组,特别是手机PA模组,今后,PA模组里集成的开关会越来越多。这是国际大厂发展的方向,中国本土厂商也在快速跟进。

目前,国际知名的射频开关供应商主要包括:Skyworks、Broadcom(博通)、Murata(村田)、卓胜微、韦尔股份等。

由于技术难度相对较低、射频开关国产化率较高,卓胜微已经占据了全球射频开关(包含Switch和Tuner,分立式及模组中的开关)约15%市场份额,紫光展锐、昂瑞微、艾为、飞骧科技、唯捷创芯、韦尔股份、迦美信芯等厂商也具备开关生产能力,整体国产化率约为20%。但把开关作为主要产品的公司较少,如卓胜微、迦美信芯、韦尔股份(开关/LNA是公司射频产品线的主要产品)、艾为电子(开关/LNA是公司射频产品线的主要产品),其它厂商大多把开关作为副线产品。

之所以如此,卓胜微的强大是一个重要原因。其射频开关毛利率超过50%,年销售额超过50亿元人民币,是绝对的产业龙头。

在市场需求的推动下,中国本土射频开关厂商数量不断增长,目前已超过15家。不过,除了卓胜微,分立式开关年销售额超过1亿元的公司还未出现。以小米为代表的OEM厂商,为它们供货的中国本土射频开关企业中,除了卓胜微,其它家拿到的份额都很小,目前来看,大客户把卓胜微作为第一供应商的策略不会变,剩余的部分由10多家公司瓜分。

卓胜微的射频开关业绩是在2017年开始快速增长的,在2015年之前,RDA、飞骧科技、唯捷创芯都已经出货射频开关产品,直到今天,这些公司的射频开关产品还在市场上推广,但分立式射频开关业务增长乏力。

综上,在射频开关领域,中国企业市占率较高。在这样的基础上,本土企业应该再接再厉,对射频前端中具有更高技术含量和利润的芯片和模组加大投入力度,以期实现更高水平的发展。

关于我爱方案网

我爱方案网是一个电子方案开发供应链平台,提供从找方案到研发采购的全链条服务。找方案,上我爱方案网!在方案超市找到合适的方案就可以直接买,没有找到就到快包定制开发。我爱方案网积累了一大批方案商和企业开发资源,能提供标准的模块和核心板以及定制开发服务,按要求交付PCBA、整机产品、软件或IoT系统。更多信息,敬请访问http://www.52solution.com

 

 


相关资讯
从ASMI财报看行业趋势:AI芯片需求爆发如何重塑半导体设备市场?

作为全球半导体沉积设备领域的龙头企业,荷兰ASM国际(ASMI)近日发布2024年第一季度财报,展现强劲增长动能。财报显示,公司当季新增订单额达8.34亿欧元(按固定汇率计算),同比增长14%,显著超出市场预期的8.08亿欧元。这一表现主要受益于人工智能芯片制造设备需求激增与中国市场的战略性突破,同时反映出半导体产业技术迭代与地缘经济博弈的双重影响。

车规级SerDes国产替代提速:解析纳芯微NLS9116/NLS9246技术优势与市场潜力

随着汽车智能化加速,车载摄像头、激光雷达、显示屏等传感器数量激增,数据传输带宽需求呈指数级增长。传统国际厂商基于私有协议(如TI的FPD-Link、ADI的GMSL)垄断车载SerDes市场,导致车企供应链弹性不足、成本高企。2025年4月,纳芯微电子发布基于HSMT公有协议的全链路国产化SerDes芯片组(NLS9116加串器与NLS9246解串器),通过协议解耦、性能优化与供应链自主可控,为ADAS、智能座舱等场景提供高性价比解决方案,标志着国产车规级芯片从“跟跑”迈向“并跑” 。

CIS芯片龙头年报解读:格科微高像素战略如何实现287%净利增长

格科微电子(688728.SH)2024年度财务报告显示,公司年度营收突破63.83亿元人民币,实现35.9%的同比增幅,归母净利润呈几何级增长达1.87亿元,EBITDA指标跃升107.13%至14.15亿元。这种爆发式增长源自其在CMOS图像传感器(CIS)领域实施的"技术锚定+场景穿透"双轮驱动战略,特别是在高像素产品矩阵构建和新兴应用市场开拓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RS2604 vs 传统保险丝:技术迭代下的安全与效率革命

RS2604作为一款高集成度、可配置OVP(过压保护)和OCP(过流保护)的eFuse开关,专为12V24V母线电压接口设计,兼顾热插拔保护与动态负载管理。其输入电压覆盖4.5V40V,极限耐压高达45V,适用于工业设备、汽车电子及消费电子领域。通过外部电阻灵活设置350mA至2.5A的限流值,结合±7%高精度电流检测,RS2604在安全性与能效间实现平衡,成为复杂电源系统的核心保护方案。

全球汽车芯片市场遇冷,恩智浦如何守住56%毛利率防线?

荷兰半导体巨头恩智浦于2025年4月28日披露的财报显示,公司第一季度营收28.35亿美元,同比、环比均下滑9%,但略超市场预期。在汽车、工业与物联网等核心业务需求疲软的背景下,Non-GAAP毛利率同比下降2.1个百分点至56.1%,自由现金流则维持在4.27亿美元,突显其成本控制能力。值得关注的是,管理层对第二季度营收指引中值(29亿美元)释放出环比复苏信号,但关税政策的不确定性仍为业绩蒙上阴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