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应忽视的中国半导体学术发展潜力

发布时间:2022-08-12 阅读量:1024 来源: 我爱方案网整理 发布人: Aurora

近年来,中国的学术研究产出快速成长,尽管人们普遍还是认为中国研究的品质可能不如其他国家,不过根据近期的研究调查显示,从2019年开始,中国科学研究产出的数量与品质已超过美国,甚至在2015年时就已超越欧盟水准。  

 

日本科学技术厅于8月发布的报告,与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20223月份的研究不约而同指出,中国目前的学术研究数量以及被引用次数已经挤下美国,居于世界首位,其中被引用次数为判断研究论文品质的标准之一,在全球被引用次数前1%的论文中,有27.2%为中国研究,而美国和英国分别以24.9%5.5%位居第二和第三高。  

 

1660283157489091.png

 

中国近年在先进研究领域的足迹快速增加,其在2020年发表的科学研究论文总数即超过了美国,隔年更在被引用次数前10%的论文数量占比以26.6%超越美国的21.1%,由于科学研究将成为产业与经济的竞争趋动力,根据统计数据显示,这或许将让中国未来的经济和工业竞争力更上一层楼。  

 

尽管在比较各国的研究成果时,依照不同研究领域的引用频率进行加权标准化之后,美国在被引用次数前1%的论文方面仍居于领先地位。但俄亥俄州立大学公共关系系的卡罗琳‧瓦格纳(Caroline Wagner)教授认为,按照领域进行加权仅在比较不同研究领域的研究成果时有意义,但由于这份调查是在研究不同国家间的整体研究成果,若使用加权的计算方式,可能会产生错误的结果,因此在此份研究中,瓦格纳与他的伙伴使用的是各国的原始研究论文数据。   

 

现有成果并非一蹴而就

 

瓦格纳表示,虽然人们普遍认知到中国在过去十年或更久之前,研究产出就已经在快速成长中,但专家们仍然对中国研究的品质抱有刻板印象,认为西方国家不需在意中国学术研究的崛起。不过瓦格纳认为根据研究结果,中国与欧美国家间的差距可能已不复存在。  

 

中国的研究影响力之所以能在近十年间突飞猛进,瓦格纳认为,或许是因为中国投入相当多心力于研发、科学基础设施,以及学生和学者的能动性,甚至政府还有针对重点研究领域推动相应政策或是其他投资。  

 

瓦格纳还表示,中国已在科学学术界处于领先地位的成果,或许将会刺激美国资助科学学术发展,日本科学技术厅亚太研究中心副主任黑木真一(Shinichi Kuroki)也认为,根据论文的品质和数量,中国已是世界上科学学术研究的顶尖国家之一,不过要成为真正的全球领导者,该国仍需持之以恒地进行国际公认的研究。  

 

而就在当地时间9日,美国总统拜登(Joe Biden)签署通过了《晶片及科学法案》(Chips and Science Act)。该法案除了投资美国当地的半导体厂之外,2800亿美元的补助预算中,有部分也包含了支持美国科技产业的技术研发,并且扶植科技新创公司,希望能在量子运算和人工智能等领域有商业性的突破。拜登也指出,《晶片及科学法案》上路后,盼能加速振兴美国创新,以对抗中国在各科技领域强势主导的局面。   

 

中国半导专利情况

 

2021年,中国局在半导体制造领域上共授权专利7828项,比上一年增长8%2014-2021年的平均增长率达到12%,是专利数量第48多的技术领域。近年来,半导体制造领域的专利增长缓慢,并且波动较大。  

 

2021年,上海获得该领域国家专利883项,占该领域的份额为16.1%,占本地区专利的2.7%;北京获得该领域国家专利833项,占该领域份额的15.2%,占本地区专利的1.1%。上海和北京在半导体制造技术上的专利数量最多,表明这两地汇聚了大量的技术研发力量,是研发能力最强的地区。  


整体来看,国内的发明专利高度集中在上海、北京、台湾、江苏、广东、湖北、浙江、安徽,这8个省区在2021年获得的专利数量共占国内的84.6%,是我国半导体制造专利研发的重要地区。  

 

在欧洲专利局(EPO)公布的《2021年专利指数》报告里,其中半导体相关专利为3748件,比上年增加2成,创出历史新高。从不同地区的专利申请来看,中国和韩国2021年比上年增长45成,明显高于美国(增长3%)和欧洲(增长14%)的增速。  

 

在专利申请的TOP25榜单中,华为、OPPO、中兴、百度四家中国企业上榜,其中OPPO1057件专利申请总量排名第13位。

 

关于我爱方案网

 

我爱方案网是一个电子方案开发供应链平台,提供从找方案到研发采购的全链条服务。找方案,上我爱方案网!在方案超市找到合适的方案就可以直接买,没有找到就到快包定制开发。我爱方案网积累了一大批方案商和企业开发资源,能提供标准的模块和核心板以及定制开发服务,按要求交付PCBA、整机产品、软件或IoT系统。更多信息,敬请访问http://www.52solution.com


相关资讯
Diodes Q2财务报告:营收超预期增长,连续三季度同比上扬

Diodes公司近期公布了截至2025年6月30日的第二季度财务业绩,标志着其连续三个季度实现同比增长,显示出半导体市场的稳步复苏。根据报告,该公司在多个关键财务指标上表现稳健,受益于全球需求的逐步回升和市场结构优化。公司高层认为,这一业绩源于亚洲地区的强劲拉动和产品组合的适应性调整。

MACOM Q3营收同比激增32.3%,射频芯片龙头再创增长新高

美国射频半导体龙头企业MACOM Technology Solutions于8月7日正式公布截至2025年7月4日的第三财季业绩报告。财报显示,当季实现营收2.521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大幅增长32.3%,创下近三年最高单季增速。

Microchip复苏计划成效显著:Q1营收环比增10.8%,库存大幅优化,AI/国防订单强劲

美国微芯科技公司(Microchip Technology)于8月7日发布了其2026财年第一季度(截至2025年6月30日)的财务报告。报告显示,公司业绩呈现显著复苏迹象,多项关键指标环比改善,并超出此前修订后的业绩指引。

产需趋向平衡!赛力斯7月新能源销量占比突破93%

8月8日,赛力斯集团(601127)公布2025年7月产销快报。数据显示,尽管整体市场仍承压,集团在主力新能源汽车板块显现增长韧性,单月销量同比提升5.7%,而传统燃油车型业务持续收缩,反映出业务转型的深化推进。

INS1011SD + VGaN™:颠覆传统BMS的低边保护方案

在追求更高效率、更小体积和更低成本的电力电子系统发展趋势下,传统的硅基(Si)功率器件,特别是在双向能量流动应用(如电池管理系统BMS)中常用的背靠背MOSFET方案,逐渐显现出性能瓶颈。氮化镓(VGaN™)器件凭借其卓越的开关速度、低导通电阻和更小的尺寸,成为理想的替代者。然而,充分发挥VGaN™的潜力需要与之高度匹配的专用驱动芯片。英诺赛科(Innoscience)作为全球领先的VGaN™ IDM厂商,推出全球首款100V低边驱动芯片INS1011SD,标志着“VGaN™+专用驱动”完整解决方案的成熟,为双向电力电子系统设计带来革命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