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5-6 阅读量:2806 来源: 我爱方案网整理 发布人: Aurora
2022年,大部分企业都发出“遭遇寒冬”的感叹,光纤激光产业的总市场销售收入也在连续多年增长后首次下降。与之相伴的是内卷加剧,价格战愈演愈烈,企业利润进一步下滑。为打破这一局面,一些企业走上了不同的突围路线,国产激光器龙头企业锐科激光也对全线产品进行了重新定义和战略升级。
4月26日,锐科激光在线上召开了“创变·谋远 ——2023锐科激光战略升级暨新品发布会”,将全线产品正式构建为旗帜、HP、全球版三大系列。三种不同定位的系列,分别指向不同的细分行业及应用。
高端旗帜再升级——剑指高壁垒、进口垄断市场
2022年,锐科激光打出一面高端旗帜,对高附加值、高技术壁垒、长期被进口产品垄断的领域发起冲击。这面旗帜在2022年取得了非常亮眼的成绩:在旗帜系列激光器的推动下,锐科新能源业务增长了167%,激光清洗和激光增材制造业务分别增长了100%及98%,在汽车业务及光伏业务方面增长迅猛,分别达到了30倍及36倍的增长。在汽车领域,锐科旗帜激光器已经在7家头部车企形成了批量订单,在新能源领域同样进入头部企业的选型目录。
2023年,锐科高端旗帜系列又添两员大将——单模环形光斑激光器和光纤深紫外激光器。环形光斑激光器已被证明非常适合动力电池的生产线,而能量密度更高的激光器也非常适用于铜、铝等高反材料的焊接。
锐科激光针对动力电池客户的需求,将单模的高能量密度和环形光斑稳定熔池、抑制飞溅的特点相结合,推出了单模环形光斑激光器,能够为客户解决高反材料、精密焊接等应用中的痛点。可以说,这款产品是针对动力电池加工激光器的plus版本。
深紫外激光器是波长低于353nm的特殊激光器,在半导体制造、医疗、材料科学等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我国深紫外激光器市场长期被进口产品垄断,但从今日起,深紫外激光器市场上终于扬起了国产旗帜。
深紫外激光器应用领域
锐科激光发布的这款光纤深紫外激光器(213nm)可用于光纤光栅的刻写、集成电路的刻写、光谱学应用、半导体检测以及科学研究,比市面上同级别的准分子和固体深紫外激光器体积缩小了50%,还具备光栅刻写能力强、光束质量更好、安全风险更低、更稳定,维护少、电光转换效率更高等优点,在20/400大模场光纤光栅刻写测试中,良率达100%。
HP高性能系列——针对更广泛市场的精准发力
如果说旗帜系列是锐科新体系的矛,HP系列则可称为是锐科新体系的盾(官方表述为2023锐科产品型谱中的中坚力量)。HP系列针对更广泛、更成熟的市场,功率段涵盖300-40000W,也包括光闸、光耦、单模等机型,主要根据金属加工、新能源、汽车、光伏等领域的客户需求进行精准升级。
以金属加工市场为例。过去金属加工市场的升级只有提升功率一种手段,这种单一的理念导致所有激光器厂家纷纷扎堆高功率赛道一味拼功率,最终造成剧烈内卷的局面。锐科激光从市场上加工需求更普遍的中薄板市场着手,提出“发掘每一功率段产品的最大潜能,实现功率不变效率提升”的思路,开发出号称切割战神的HP版12000W连续光纤激光器。
12000W-HP激光器与常规的12000W相比效果提升明显。数据显示,满功率情况下12000W-HP激光器在常见的3-10mm厚度的切割速度上平均可提升40%以上,尤其是切割6mm碳钢效率提升可达85%。而在与常规的20000W激光切割速度对比中,我们发现二者整体上速度相当,而在切割6mm不锈钢和碳钢时12000W-HP的切割速度更胜一筹。
整体而言,锐科激光12000W-HP激光器加工效率较常规12kW提升明显,并接近甚至某些厚度超越常规20kW激光器。而在效率提升的同时,12000W-HP激光器使用中的运行成本也有所降低。据测算,加工3-10mm厚度的不锈钢和碳钢成本均有明显的下降,成本下降最高可达50%。以切割6mm碳钢为例,加工10万米可较常规款12kW节约5300元,时间节省59小时;以切割10mm不锈钢为例,加工10万米可较友商节约4300元,时间节省42小时。
12000W-HP激光器打破了激光切割领域的“唯功率论”,HP高性能系列其他产品也都将为各自的细分市场带来更有料、更能打的产品。
全球版激光器——漂洋跨海千里驹
在中国激光市场疯狂内卷的同时,海外市场却维系了科技行业应有的利润水平。几家国际知名的激光器厂家在中国市场节节败退、丢掉大量市场份额,公司整体盈利能力反而大幅提升。这一奇特的现象也预示了中国激光企业下一步的方向:扬帆出海,走向全球。
锐科激光的全球版系列激光器,则是根据海外市场特点,为激光设备出海量身定制的利器。该系列激光器对核心器件及电控标准全面升级,性能大幅提升且同时符合CE及欧标,是锐科激光远渡重洋开拓全球市场的千里驹。
为满足海外用户同时兼顾薄板和厚板切割速度和质量同步提升的需求,锐科全球版激光器20-40KW经过长期的验证,针对市面上主流加工头系统进行了匹配,同时制定了合理的M2标准,使得切割工艺的参数调整从低功率到高功率切可以一脉相承,同型号机型之间的差异性较小,厚薄板兼顾,调试更简单。
此外,全球版激光器均采用锐科独创的“发散角主动控制技术”,有效减少杂散光或外围光,从而杜绝了常规激光器容易出现的上保护发热、上保护频繁烧、准直发热、喷嘴发热等痼疾。使加工头系统匹配性好,使用损害小、安全性高。而全球版全系高功率激光器还采用独创的“双栅级联拉曼抑制器”,实现了长光缆、高光束质量,同时保卫激光器和加工头的安全。
值得一提的是,锐科全球版激光器各项标准具有独立性、不会互相妥协,如:不会因为光缆长度的提高,功率的提升,而饮鸩止渴的去妥协任何指标。光缆长度、纤芯大小、光束质量、非线性都严格遵循独立原则,不妥协。
总结
如锐科激光在发布会中所说:“在激光应用发展的初期,各家激光企业仅靠一两款产品即可打天下。然而随着应用场景多样化、加工需求多样化,用户有着更多定制化需求,一两款王牌产品已经很难满足市场要求。”
针对新时期的市场环境,激光器厂家势必要根据不用应用场景开发相应的产品,才能匹配细分行业的需求。锐科除了耕耘1μm近红外波段的光纤激光器,同样研发和生产蓝光、绿光等可见光机器、以及355nm紫外激光器、266nm及213nm深紫外激光器,同时也有1.3~1.7μm,2μm近红外光纤激光器,3μm中红外固体激光器在研制中。同样,锐科的产品包括连续、准连续、纳秒、亚纳秒、皮秒、飞秒各种脉宽的激光器产品。
目前,锐科激光已构建了兼具矛、盾、千里驹的全新产品体系,也将继续深化全脉宽、全波段、全功率激光器产品发展战略。这种战略布局,有利于锐科激光满足不同客户、不同场景、不同行业的定制化需求,为不同用户提供最优选择,也是锐科对同质化竞争、市场内卷现象交出的答卷。
在全球半导体产业加速迭代的背景下,英伟达新一代B300芯片量产计划提前至5月启动,标志着AI算力硬件进入新一轮技术攻坚期。该芯片基于台积电5nm制程与CoWoS-L先进封装技术,通过架构复用与供应链协同优化,实现性能与产能的双重突破。面对地缘政治对H20芯片的限制,英伟达以技术替代方案快速填补市场空缺,同时台积电南科AP8厂封装产能的提前部署,为288GB HBM容量与50%性能跃升提供了关键支撑。这一进程不仅推动摩尔定律边界的延伸,更将重构全球AI芯片产业链的竞争格局。
在物联网与工业4.0浪潮驱动下,高精度、低功耗的模拟信号采集已成为传感器设计的核心挑战。Microchip最新推出的PIC16F17576系列MCU,凭借休眠模式3.0 µA超低功耗、多增益可编程运放及12位差分ADC等创新设计,直击瞬态信号捕捉与系统复杂度的痛点,为环境监测、工业传感及智能家居领域提供“高集成+低功耗”的一体化解决方案。该产品不仅突破传统MCU在实时性与能效上的矛盾,更以高度集成化特性推动国产替代向高端模拟场景迈进,成为电池供电设备优化设计的标杆级选择。
全球半导体产业在技术迭代与地缘政治双重压力下,联华电子(UMC)通过技术创新与战略布局展现出强劲发展势头。根据最新披露的2024年度营运报告,公司不仅在先进制程研发取得突破性进展,更在第三代半导体及先进封装领域建立起差异化竞争优势。
2025年第一季度,TCL电子在全球电视市场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根据公司最新发布的未经审计数据,该季度全球TV出货量达到651万台,同比增长11.4%;受益于中高端产品占比提升,销售额实现22.3%的同比增幅,成功实现年度"开门红"。这一增长态势背后,是TCL在技术创新、产品结构优化及全球化战略上的多维突破。
2025年9月10-12日,SEMI-e深圳国际半导体展将携手中国国际光电博览会(CIOE),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构建覆盖32万平方米的全球半导体产业生态平台。本届展会由集成电路创新联盟与CIOE联合主办,预计吸引超1000家国际头部企业参展,涵盖芯片设计、晶圆制造、先进封装、核心设备及材料等全产业链环节。展区规划聚焦六大核心领域——IC设计与应用、半导体制造、化合物半导体、先进封装技术、设备与材料、AI算力基础设施,集中展示第三代半导体、Chiplet封装、车规芯片等前沿技术成果,推动半导体与光电、汽车、通信等产业的交叉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