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国产碳化硅设备再获佳绩

发布时间:2023-09-21 阅读量:907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Emely

近日,国产SiC设备又传来了振奋人心的消息:北京中电科电子装备有限公司的SiC晶锭和晶片减薄机实现了6/8英寸大尺寸和新工艺路线匹配的双技术突破。

 

据了解,该技术已经在SiC衬底制备段及器件背面减薄段实现了小批量应用,并且获得了头部企业的一致认可,而且新的减薄机协调SiC激光改质剥离切割技术,可以大幅度的降低SiC衬底成本。

 

碳化硅(SiC)是第三代半导体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材料。《“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我国将加速推动以SiC、 GaN为主的第三代半导体新材料、新技术产业化进程。碳化硅产业发展被列入十四五规划以来,就一直处于风口浪尖状态。

 

产业和政策共同拉动碳化硅技术的发展,其能够在广泛的应用中提供显著的性能,同时与传统硅技术相比,减少了提供同等性能所需的能量和物理空间。碳化硅部署在各种各样的使用场景中,SiC适合高功率和高频率应用场景,如智能电网、工业控制、新能源汽车、储能和充电桩等行业。

 

在智能电网领域,传统电网正向智能电网转型,智能化电网设备以及优良器件的应用是实现集智能、灵活、互动、兼容、高效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关键。碳化硅功率器件在高温下具有较高的稳定性与可靠性,可以确保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

 

在工业控制中,基于SiC的功率半导体器件可在高温、高压、高频、强辐射等极端环境下工作,性能优势突出。不但可以降低驱动器的体积重量和损耗、减少音频噪声,还能提高功率密度和电机相应性能,其独特的性能使其成为大功率工业驱动器中的电力电子材料的首选。

 

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碳化硅功率器件可以提供更高功率密度和更高的效率,从而提高电池续航里程和减少能源消耗。对于新能源汽车来说,SiC具有高性能尺寸比、耐高温、抗辐射等优势,能够满足对电机驱动系统的需求,帮助系统减少尺寸、降低重量、提高系统可靠性。

 

在储能和充电桩中,SiC技术能极大地降低储能应用成本,储能系统中包含了电源、DC/DC转换器、逆变器等等,碳化硅技术在这种配置下的电源模块中可以达到减少成本、重量、尺寸的目的,同时还可以提高电源模块的效率。SiC能够承受更高的电压(1700V到2000V),可以实现对超级快充功能的支持,从而可以提高能量转换效率并减小产品体积。

 

随着国内新能源市场的迅猛发展,碳化硅功率器的需求呈井喷式爆发,其高效率、高稳定、高可靠等特性可以满足充电桩的需求。目前来看,特斯拉等国外公司已经开始大规模布局碳化硅车型,而国内的厂商也在迅速跟进,以比亚迪为代表的整车厂商已经开始全面布局,将碳化硅技术应用到充电桩以及整车中。充电桩也有越来越多的新企业加入到了这个市场中,市场的容量在不断地扩大。

 

相关芯片推荐如下:


先楫HPM6200芯片:

HPM6200是先楫半导体针对新能源、储能、高性能控制等应用市场推出的全新一代RISC-V内核芯片,HPM6200 100ps的高分辨率PWM、16bit ADC以及可编程逻辑阵列PLA,可以为新型的电源系统建设带来诸多可能。其中,100ps高精度PWM可以提高电源变换器的效率、功率密度及性价比;可单芯片实现多种电源拓扑和单芯片实现多轴电机控制;16位ADC可提高电流、电压等信号的采样精度;PLA可实现丰富、多逻辑的保护,并能独立于CPU运行,大大提高了产品的稳定性。

 

图片.png

 


相关资讯
华虹半导体2025年Q1业绩解析:逆势增长背后的挑战与破局之路

2025年第一季度,华虹半导体(港股代码:01347)实现销售收入5.409亿美元,同比增长17.6%,环比微增0.3%,符合市场预期。这一增长得益于消费电子、工业控制及汽车电子领域需求的复苏,以及公司产能利用率的持续满载(102.7%)。然而,盈利能力显著下滑,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仅为380万美元,同比锐减88.05%,环比虽扭亏为盈,但仍处于低位。毛利率为9.2%,同比提升2.8个百分点,但环比下降2.2个百分点,反映出成本压力与市场竞争的加剧。

边缘计算新引擎:瑞芯微RV1126B四大核心技术深度解析

2025年5月8日,瑞芯微电子正式宣布新一代AI视觉芯片RV1126B通过量产测试并开启批量供货。作为瑞芯微在边缘计算领域的重要布局,RV1126B凭借3T算力、定制化AI-ISP架构及硬件级安全体系,重新定义了AI视觉芯片的性能边界,推动智能终端从“感知”向“认知”跃迁。

半导体IP巨头Arm:季度营收破12亿,AI生态布局能否撑起估值泡沫?

2025财年第四季度,Arm营收同比增长34%至12.4亿美元,首次突破单季10亿美元大关,超出分析师预期。调整后净利润达5.84亿美元,同比增长55%,主要得益于Armv9架构芯片在智能手机和数据中心的渗透率提升,以及计算子系统(CSS)的强劲需求。全年营收首次突破40亿美元,其中专利费收入21.68亿美元,授权收入18.39亿美元,均刷新历史纪录。

Arrow Lake的突破:混合架构与先进封装的协同进化

2024年10月,英特尔正式发布Arrow Lake架构的酷睿Ultra 200系列处理器,标志着其在桌面计算领域迈入模块化设计的新阶段。作为首款全面采用Chiplet(芯粒)技术的桌面处理器,Arrow Lake不仅通过多工艺融合实现了性能与能效的优化,更以创新的混合核心布局和缓存架构重新定义了处理器的设计范式。本文将深入解析Arrow Lake的技术突破、性能表现及其对行业的影响。

暗光性能提升29%:深度解析思特威新一代AI眼镜视觉方案

2025年5月8日,思特威(股票代码:688213)正式发布专为AI眼镜设计的1200万像素CMOS图像传感器SC1200IOT。该产品基于SmartClarity®-3技术平台,集成SFCPixel®专利技术,以小型化封装、低功耗设计及卓越暗光性能,推动AI眼镜在轻量化与影像能力上的双重突破。公司发言人表示:"AI眼镜的快速迭代正倒逼传感器技术升级,需在尺寸、功耗与画质间实现平衡,这正是SC1200IOT的核心价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