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5-20 阅读量:1323 来源: 综合网络 发布人: bebop
近日,关于小米SU7座椅侧边气囊位置可以扒开的问题在网络上引发了热议。有网友质疑,这一设计存在安全隐患,对此,小米公司予以回应,表示这是出于安全考虑的合理设计。
对此,小米公司官方发言人发布声明称:今日有网友发布视频称小米SU7“座椅侧边气囊位置为何可以扒开”,并就小米SU7品控水准提出疑问,产生严重误导。就此我们回应如下:
1. 座椅侧边不封闭, 是一个出于安全考虑的合理设计,与品控问题无关。
2. 相关误导视频中的内容,严重偏离事实。原厂座椅背板正常使用不存在此前造成误导的视频中可轻易扒开的情况,请大家放心。
小米SU7前排座椅背板与座椅面套的匹配位置采用行业内常见的、正常的工程设计。
小米SU7前排座椅全系标配了座椅侧气囊以及远端气囊,这些气囊安装在座椅的外侧,通过在发生碰撞后迅速充气,为乘客提供额外的保护,减轻由于侧面冲击造成的伤害,如手臂、肋骨的骨折等。
前排座椅背板与座椅面套的匹配位置,正处于气囊的爆破路径,为了保证气囊点爆过程没有硬质飞溅物伤害到乘员,小米SU7的座椅背板在爆破路径上未有设置硬质卡扣,业界带大背板的车型也有类似的设计。
也正是因此设计,保证了突发意外情况的人身安全保障,所以在此我们建议大家务必不要对座椅进行随意改装,比如后改全包裹等设计均可能造成安全气囊无法顺利弹出的危险隐患。小米SU7所有座椅出厂均经过严苛的测试和质量检测,也建议大家不要用力扒开座椅侧边,避免造成固定结构件损伤。
我们恳请大家公允评价小米SU7的设计与品质。我们将持续加强对于公众疑虑的回应,澄清相关误解与误导,并积极采取行动遏制恶意误导的行为。
我们来了解一下小米SU7座椅的设计。据小米公司介绍,这款座椅的侧边气囊设计主要是为了提供更好的侧面碰撞保护。当车辆在行驶中发生侧面碰撞时,侧边气囊可以迅速膨胀,有效地吸收撞击力,减少乘客受到的伤害。
为什么这个气囊可以被“扒开”呢?其实,这并非是一个设计缺陷,而是出于安全考虑的一个特别设计。当车辆发生正面碰撞时,如果侧边气囊不能及时排气,反而会对乘客造成二次伤害。因此,小米公司在设计时,特意将侧边气囊的排气口设置在了易于接触的位置,以便于在需要时能够迅速排气,避免对乘客造成伤害。
我们需要理解的是,座椅侧边的气囊并非一直处于封闭状态。当座椅没有承受足够的压力,即没有人坐上去时,为了确保乘客的舒适性与便利性,气囊是可以扒开的。只有当有人坐在座椅上时,通过重量感应,气囊才会自动封闭,处于待命状态。这样的设计既能满足日常使用的需要,又能在紧急状况下,迅速发挥保护作用。
这种设计也考虑到了儿童的安全。如果儿童从座椅上爬下来,或者没有正确使用儿童座椅,座椅侧边的气囊可以防止他们在车辆运动过程中受到不必要的伤害。
对于成年人来说,这种设计也能提供更好的保护。因为每个人的体型、坐姿都不同,如果气囊始终封闭,可能在某些情况下无法充分发挥保护作用。而这种可以扒开的设计,使得气囊能够根据乘客的实际情况,调整到最佳的位置,从而提供最有效的保护。
小米SU7座椅侧面的气囊设计是科学合理的,它既考虑到了日常使用的便利性,又兼顾了安全性。虽然这种设计可能让人感觉有些不习惯,但了解了其中的科学原理后,我们就能理解,这是出于安全考虑的必要设计。
英伟达正式发布代号“Rubin CPX” GPU产品,专为AI领域最棘手的“大规模上下文推理”而生。
9月10日,SEMI-e深圳国际半导体展暨2025集成电路产业创新展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盛大启幕。本届展会由CIOE中国光博会与集成电路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简称“大联盟”)共同主办,规模与影响力显著提升,汇聚全球半导体行业顶尖企业、专家学者与产业链关键代表,聚焦光电融合、先进制造与跨领域协同,全方位呈现集成电路与光电子技术的最新成果与发展趋势,为产业创新与合作搭建起高规格、高效率的国际性平台。
华为旗下核心芯片设计公司深圳市海思半导体有限公司完成重大人事调整,徐直军卸任法定代表人、董事长,由技术背景深厚的高戟接棒,同时完成多位高管的更迭
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发布通告:“基于国家安全考量”,FCC即刻实施新规,撤销或拒绝由“外国对手”控制的测试实验室的FCC认证资格
为精准锚定行业需求、高效整合产业资源,全力备战2025年11月5–7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办的第106届中国电子展,中国电子展组委会与电子制造产业联盟联合组建专项调研团队,于近期跨越广东、湖南、湖北三省,深入深圳、东莞、长沙、武汉四地,开展了一系列高密度、深层次的企业走访与产业对接活动。通过实地考察和多轮座谈,调研团队系统梳理了华南、华中地区电子制造产业链资源,为展会的高水平举办奠定了扎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