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三星HBM芯片未通过英伟达认证

发布时间:2024-05-24 阅读量:986 来源: 综合网络 发布人: bebop

5月24日消息,据相关媒体报道,三星电子最新的高带宽内存(HBM)芯片尚未通过英伟达(Nvidia)的测试,三位知情人士表示,原因是热量和功耗问题。这些细微的技术参数,在高速运行的游戏和数据中心应用中,可能会放大成性能瓶颈,从而影响到整体的用户体验。


报道称,这些问题影响到了三星的 HBM3 芯片,该芯片是目前 AI GPU 最常用的第四代 HBM 标准。问题还影响了第五代 HBM3E 芯片。

三星在一份声明中表示,HBM 是一款定制内存产品,需要“根据客户需求进行优化流程”,并补充说,该公司正在通过与客户的密切合作来优化其产品。它拒绝对特定客户发表评论。


HBM,即高带宽内存,是一种新型的三维堆叠动态随机存取内存,具有更高的传输速率和更低的功耗,其中芯片垂直堆叠以节省空间并降低功耗,有助于处理复杂 AI 应用程序产生的大量数据。随着生成式 AI 热潮对复杂 GPU 的需求飙升,对HBM的需求也在飙升。而三星,作为全球半导体巨头,其HBM芯片的性能和质量一直是行业的标杆。


三位消息人士称,自去年以来,三星一直试图通过英伟达的HBM3和HBM3E测试。据其中两人透露,三星8层和12层HBM3E芯片最近一次失败的测试结果于4月得出。


目前,尚不清楚这些问题是否可以轻松解决,但三位消息人士表示,未能满足英伟达的要求增加了业界和投资者的担忧,即三星可能会进一步落后于竞争对手SK海力士和美光科技。


其中两人听取了三星官员对此事的简报,由于信息是机密的,因此不愿透露姓名。


三星的竞争对手SK海力士是英伟达HBM芯片的主要供应商,自2022年6月以来一直在供应HBM3。该公司还于3月下旬开始向一家不愿透露姓名的客户供应HBM3E。消息人士称,货物运往英伟达。


美光也表示将向英伟达提供HBM3E。


分析师表示,此举似乎凸显了三星对其在HBM中落后地位的担忧,三星本周更换了其半导体部门的负责人,称需要一位新高层人员来应对影响该行业的“危机”。


市场一直对三星作为全球最大的存储芯片制造商寄予厚望,认为三星将很快通过英伟达的测试,但像HBM这样的专业产品需要一些时间才能满足客户的性能评估,KB Securities研究主管Jeff Kim表示。


尽管三星尚未成为英伟达的HBM3供应商,但它为AMD等客户提供了产品,并计划在第二季度开始量产HBM3E芯片。三星在给路透社的声明中表示,其产品时间表正在按计划进行。


分析师还表示,SK海力士在2013年开发了第一款HBM芯片,在过去十年中,在HBM研发上花费的时间和资源远远超过三星,这是其技术优势的原因。


三星在声明中表示,它在2015年开发了第一个用于高性能计算的商用HBM解决方案,并从那时起继续投资HBM。


消息人士还表示,英伟达和AMD等GPU制造商希望三星完善其HBM芯片,以便他们能够拥有更多供应商选择并削弱SK海力士的定价能力。

在 3 月份的 Nvidia AI 会议上,英伟达首席执行官黄仁勋在三星展台上签署了一张标语牌,上面写着“Jensen 批准”三星的12层HBM3E,这突显了该公司对三星供应这些芯片的前景的热情。


根据研究公司Trendforce的数据,HBM3E芯片很可能成为今年市场上的主流HBM产品,出货量集中在2024年下半年。SK海力士估计,到2027年,对HBM存储芯片的需求总体上可能以每年82%的速度增长。



相关资讯
6000元补贴撬动百亿市场:国产手机品牌集体“狂飙”

根据Counterpoint Research最新报告,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市场销量同比增长2.5%,延续了2024年以来的温和复苏趋势。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国家补贴政策的刺激:自1月启动的“国补”计划覆盖售价低于6000元人民币的机型,单机最高补贴500元,直接拉动中高端市场消费活力。数据显示,补贴政策实施首月(1月20日-26日)单周销量同比激增65%,显示出政策对换机需求的显著撬动作用。

国产替代进阶:纳芯微SoC方案降本15%,加速车企智控升级

2025年4月23日,全球汽车产业目光聚焦上海国家会展中心5.2馆。在中国汽车芯片产业创新战略联盟主导下,首个聚焦汽车芯片的集成型展示平台"中国芯"展区正式启幕。作为科创板汽车芯片第一股的纳芯微电子(股票代码:688052),携12大产品线矩阵惊艳亮相,现场展出的嵌入式电机驱动SoC NSUC1610更斩获"年度影响力汽车芯片"大奖,标志着国产汽车芯片正式进入系统级创新阶段。

赛力斯发布全场景智能安全体系,定义新能源汽车安全新标杆

(2025年4月28日上海讯)在2025年上海国际车展上,赛力斯汽车正式发布全球首个以“场景定义安全”为核心的智能安全体系,通过技术创新与生态协同,构建覆盖“生命保护、车身防护、健康呵护、隐私守护”四大维度的全场景安全矩阵,推动行业从被动防御向主动防护跃迁。该体系依托1300余仿真场景验证与超1100万公里测试数据,系统性重塑智能出行安全标准,标志着中国汽车安全技术迈入“全维智能防护”新纪元。

智联未来座驾!中航光电上海车展解码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矩阵

在2025上海国际车展上,作为中国高端互连解决方案领军企业的中航光电(股票代码:002179),以整车电子电气架构革新者的姿态,携五大核心技术体系亮相,构建起覆盖"车-路-云"全场景的智能出行技术生态。

秒级响应+精准识别:解析移远通信毫米波雷达的六大核心优势与市场前景

在智能汽车传感器领域,国产化突破迎来里程碑时刻——移远通信最新发布的77GHz毫米波雷达RD7702AC,以毫米级动作捕捉、多场景抗干扰和全链路国产化优势,率先打破外资品牌垄断格局。作为全球首款集成AR增强现实的脚踢雷达方案,该产品不仅将误触发率压降至0.1%以下,更通过岸达科技国产芯片组实现30%成本优化,同步拓展至舱内活体检测、侧门防撞等智能驾驶场景。在国产替代浪潮与4D成像雷达技术迭代的双重驱动下,这款"中国芯"传感器正加速重构车载感知市场格局,为智能汽车产业链自主可控提供关键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