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元器件行业迎新机遇,CEF深圳展共谋电子行业未来蓝图

发布时间:2025-02-18 阅读量:1264 来源: CEF 发布人: bebop


电子元器件是支撑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基石,行业下游应用领域广泛,包括通信设备、消费电子、汽车电子、工业控制、军事安防、人工智能等多个领域,电子元器件的关键性能和质量对下游产品的精度、性能、寿命和可靠性发挥决定性作用。我国是全球电子信息制造大国,经过多年发展,主要电子信息产品的产量居全球前列,中国制造产品持续出口至海外,带动国内电子元器件行业不断发展壮大。2024年,电子元器件在下游需求有序复苏的拉动下呈现较为良好的发展状态,但国际贸易态势不容乐观,多重因素的叠加下行业迎来新的发展周期。

一、电子元器件逆全球化趋势明显

当前,半导体产业逆全球化趋势明显,美国、欧洲、中国、印度及日韩等正在成为受关税等贸易保护政策影响较大的区域电子元器件市场。其中,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电子元器件进出口市场之一,在电动汽车、光伏、储能、通信、消费电子、服务器等领域用电子元器件的出口方面均受到较大影响。国际政策方面,以美国为首的部分发达国家继续对我国包括半导体、量子计算和人工智能在内的所谓敏感高科技领域进行打压限制,20243月美国拜登政府第三轮修订对华半导体出口管制令、202412月美国商务部工业和安全局(BIS)再次修订《出口管理条例》,对我国相关产业的限制范围及限制力度进一步加大,延续了自特朗普任期以来对我国高科技领域特别是半导体产业的高压态势。随着特朗普大选获胜,全球围绕包括电子元器件在内的重点产品等贸易冲突或将加剧。20245月,我国成立了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第三期,注册资本3440亿元,远超一期和二期规模;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中国互联网协会、中国通信企业协会等四大协会联合发声,明确表示针对美国对华采取的出口限制进行坚决抵制;工业和信息化部和财政部引发《电子信息制造业20232024年稳增长行动方案》在反制他国产业限制、大力扶植本土电子元器件企业等方面持续发力,保障我国电子制造业产业链供应链安全。

二、全球半导体行业实现触底反弹

受产业周期变化及地缘政治因素等综合影响,全球半导体产业自2022年下半年起出现下滑,随着2023年下半年存储市场价格回升,行业出现回稳趋势。根据WSTS(全球半导体行业协会)数据,2024年全球半导体销售额约6268.7亿美元,同比增长19%,全球半导体市场正式告别下行周期,步入复苏轨道。从国内市场来看,SIA(美国半导体协会)预计2024年中国半导体销售额超1700亿美元。

image.png 

2024年中国集成电路进出口及逆差情况(单位:亿美元)

中国半导体行业已经基本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布局,初步完成全产业链的自主可控,尤其是在芯片生产环节,设计、制造及封测方面,重点企业纷纷实现成熟制程的突破,制造环节的自给能力逐步增强,盛美半导体设备等企业在工艺设备方面取得突破。目前中国半导体市场需求占全球比重在30%左右,中国大陆晶圆制造产能占比提升至约19.1%,近年来贸易逆差规模总体呈收缩态势。随着汉洋电子、金诚信、广东科信、国芯晶源、飞虹半导体等国内企业在新器件、新材料、新工艺等环节不断实现突破,中国兵器工业第二一四研究所等科研机构在微纳系统集成、芯片架构创新等前沿领域不断部署创新力量、开展技术攻关和产学研合作,国内半导体产业资源将进一步整合,产业集中度进一步实现提升,国内半导体产业竞争力将进一步实现提升。

image.png 

中国半导体销售额过亿元厂商增长情况

三、下游应用市场需求格局出现较大变化

2024年,电子元器件下游需求整体复苏,消费电子需求回暖,汽车电子、人工智能等领域需求增长显著,其中生成式人工智能、智能网联汽车、新能源等新兴领域对上游元器件的拉动作用尤其明显。例如,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在端侧逐步落地,以人工智能服务器、交换机、光模块等为代表的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增长势头强劲,对于上游电子元器件的技术创新和工艺提升均起到了明显的带动作用。2024年,低空经济受到广泛关注,以无人机为代表的低空经济发展也带动了传感器、通信模块等元器件产品的市场需求,如中国兵器工业第二一四研究所发布了12款高性能MEMS惯性传感器,可用于低空飞行器的导航和姿态控制;潮州三环等企业也明确表示关注低空领域发展机遇。与此同时,消费电子、通信等传统领域对上游的需求出现分化,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等消费电子市场整体需求延续低增长,但部分细分领域如智能穿戴设备等仍有一定的增长潜力;5G通信的发展推动了基站用芯片等元器件的需求增长;传统制造业的数智化转型升级推动了工业控制芯片等产品的迭代升级。2025年,新兴领域仍将是我国电子元器件行业主要的增长点,为适应新兴领域的较高需求,集成化高端元器件将成为行业发展重点。

103届中国电子展

 

image.png


103届中国电子展携手第十三届中国电子信息博览会(CITE2025)将于202549-1日在深圳会展中心举办。展会现场将打造核心先导元器件展区,汇聚中国兵器工业第二一四研究所、广东科信电子有限公司、航天长峰朝阳电源有限公司、唐山国芯晶源电子有限公司、潮州三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航空工业沈阳兴华航空电器有限责任公司、四川永星电子有限公等诸多杰出参展商齐聚一堂,向该类行业众多关注者展现该领域的新一代技术创新实力,通过搭建多方交流合作的互动平台,共同探讨产业的未来发展,谋求行业技术进一步创新与发展!

 


相关资讯
全闪存与软件定义双轮驱动——中国存储产业年度趋势报告

根据IDC最新发布的企业级存储市场追踪数据,2024年中国存储产业迎来结构性增长拐点。全年市场规模达69.2亿美元,在全球市场占比提升至22%,展现出强劲复苏态势。以浪潮信息为代表的国内厂商持续突破,在销售额(10.9%)和出货量(11.2%)两大核心指标上均跻身市场前两强,标志着本土存储生态的成熟度显著提升。

索尼启动半导体业务战略重组 图像传感器龙头或迎资本化新篇章

全球消费电子巨头索尼集团近期被曝正酝酿重大战略调整。据彭博社援引多位知情人士透露,该集团拟对旗下核心半导体资产——索尼半导体解决方案公司(SSS)实施部分分拆,计划于2023年内推动该子公司在东京证券交易所独立IPO。该决策标志着索尼在半导体产业布局进入新阶段,同时也预示着全球图像传感器市场格局或将发生重要变化。

革新智能驾驶通信:移远车载蜂窝天线补偿器如何破解行业痛点?

在2025上海国际车展上,移远通信推出的全新车载蜂窝天线补偿器引发行业关注。该产品通过双向动态补偿、微秒级频段切换及混频电路集成等核心技术,解决了车载通信中长期存在的射频链路损耗难题,为智能网联汽车提供稳定高效的通信支持。本文将从技术优势、竞争分析、应用场景及市场前景等多维度解读这一创新方案。

全球DRAM市场变局:三星技术迭代与SK海力士堆叠方案的对决

在全球DRAM市场格局加速重构的背景下,三星电子近期宣布将跳过第八代1e nm工艺节点,转而集中资源开发基于垂直通道晶体管(VCT)架构的下一代DRAM技术。据内部路线图显示,三星计划在2027年前实现VCT DRAM量产,较原定计划提前一个世代。该技术通过三维堆叠晶体管结构,将存储单元面积缩减30%,并利用双晶圆混合键合工艺解决信号干扰问题,被视为突破传统平面工艺物理极限的核心方案。

京东方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飙升64% 显示业务领跑全球推动业绩新高

2025年4月28日,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京东方”)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以多项核心经营指标的历史性突破,彰显其作为全球半导体显示龙头企业的强劲发展动能。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05.99亿元,同比增长10.27%,创下一季度收入新高;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达16.14亿元,同比大幅增长64.06%,扣非净利润13.52亿元,同比飙升126.56%。这一业绩表现得益于其“屏之物联”战略的深化落地,以及“1+4+N+生态链”业务架构下各板块的协同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