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芯国际2024年营收突破578亿元创历史新高,但净利润下滑23.3%凸显行业竞争压力

发布时间:2025-03-28 阅读量:3759 来源: 综合自网络 发布人: wenwei

【导读】3月27日,中芯国际(688981.SH)发布2024年财报,全年实现营业收入577.96亿元(约80.3亿美元),同比增长27.7%,创历史新高;但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6.99亿元,同比下降23.3%,呈现“增收不增利”态势。公司宣布2024年度不进行利润分配,该议案尚需提交股东大会审议。


4.png


核心财务数据与业务表现


1. 营收增长驱动因素


中芯国际营收增长主要得益于晶圆销量的大幅提升。2024年销售晶圆数量(折合8英寸标准逻辑)达802.1万片,同比增长36.7%。其中,12英寸晶圆收入占比提升至77.3%,8英寸占比降至22.7%,显示市场对先进制程需求的增长。


  ●    应用领域分化:消费电子业务收入占比从25%跃升至37.8%,成为最大增长点;智能手机业务占比微增至27.8%;而电脑与平板业务占比从26.7%大幅下滑至16.6%,反映PC市场需求疲软。

  ●    区域市场集中化:中国区收入占比进一步提升至84.6%,美国区收入占比下降至12.4%,显示本土化供应链优势。


2. 利润下滑原因


尽管营收增长,净利润却连续第二年下滑,主因包括:


  ●    价格竞争与成本压力:晶圆平均售价从2023年的6967元降至6639元,跌幅4.7%;同时,折旧费用同比增加22.8%至231.56亿元,叠加新厂开办费增加,推高营业成本至470.51亿元,同比增长33.1%。

  ●    投资收益下降:利息收入同比减少13.15亿元,主要受美元存款利率波动影响。

  ●    毛利率承压:全年毛利率为18.6%,同比下降3.3个百分点,创近8年新低资本开支与产能布局


2024年,中芯国际资本开支达545.59亿元(约73.3亿美元),主要用于12英寸产能扩建。截至年末,月产能增至94.8万片(折合8英寸),但产能利用率从2023年的75%提升至85.6%,仍低于行业头部企业水平。公司预计2025年资本开支规模与2024年持平,重点投向技术研发和产能优化。


行业挑战与未来展望


1. 市场竞争加剧


中芯国际管理层指出,半导体行业复苏呈现结构性分化:人工智能(AI)芯片需求爆发式增长,而消费电子、汽车芯片等领域进入周期性调整。同时,成熟制程领域产能过剩导致价格竞争加剧。


2. 2025年业绩指引


公司预计2025年一季度营收环比增长6%-8%,毛利率回升至19%-21%;全年目标为“销售收入增幅高于行业均值”。管理层强调将通过技术升级、绑定战略客户、优化产品组合应对价格压力,并“必要时直面竞争以守住市场份额”。


股东回报与市场反应


中芯国际自2020年科创板上市以来尚未进行分红,此次以“维持资本开支”为由延续“零分红”政策,引发26.3万户股东关注。财报发布后,公司A股和H股股价分别下跌1.43%和3.38%,市场对短期盈利改善信心不足。


结语


中芯国际在逆周期中通过扩产巩固了全球第二大晶圆代工厂地位,但利润下滑暴露了行业结构性矛盾。如何在AI浪潮中突破技术瓶颈、平衡规模与盈利,将是其2025年的关键挑战。



推荐阅读:


2025年全球LED市场产值有望突破130亿美元,五大高增长领域深度解析

Melexis革新低电流传感技术,推出MLX91218-LF芯片赋能智能能源管理

供需反转驱动NAND Flash市场全面复苏,2025年第二季度价格止跌回升

ADI新一代高精度MEMS惯性测量模块上市 革新工业自动化与机器人技术

瑞萨电子发布ASIL B合规双通道LCD视频处理器,强化车载显示安全体系


相关资讯
2025年Q1全球AI智能眼镜剧变:Meta独领风骚,中国芯破局在望

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AI智能眼镜市场迎来戏剧性增长。行业数据显示,该季度全球总销量突破60万台,较2024年同期飙升216%。然而,表面繁荣下隐藏着市场高度集中的结构性失衡——仅Ray-Ban Meta单品牌就贡献了52.8万台的销量,占据全球市场88%的绝对份额。这一现象折射出中国市场的深层困境:尽管雷鸟V3、小米AI眼镜等本土产品已实现稳定供应,但“发布会热度高涨,终端销售遇冷”的尴尬局面仍在持续,产业整体仍处于发展阵痛期。

英伟达市值迫近历史峰值,AI驱动芯片需求爆发

华尔街对人工智能(AI)的空前乐观情绪持续升温,将芯片巨头英伟达推至聚光灯下。该公司市值于盘中交易中一度触及惊人的3.92万亿美元,超越苹果公司在2023年12月创下的3.915万亿美元收盘市值纪录,距离全球市值最高公司的王座仅一步之遥。

电视市场前瞻:2025年总量微调,北美与中国逆势领涨

国际权威调研机构Omdia于7月3日发布最新预测数据显示,2025年全球电视出货量预计达2.087亿台,与2024年同期基本持平,同比微降0.1%。在全球消费电子需求疲软的背景下,北美与中国市场逆势突破,成为驱动行业发展的核心动力。

三星美国芯片厂延期,客户需求与工艺迭代成主因​

全球半导体巨头三星电子在美国德克萨斯州泰勒市(Taylor, Texas)投资建设的先进芯片制造工厂,其原定于2024年的投产计划现已推迟至2026年。据行业知情人士透露,建设进度调整的主要动因在于当前难以锁定足够的客户订单以及需要适应市场对更尖端制程工艺的需求变化。这一变动引起了外界对半导体市场复苏节奏和大型投资项目落地挑战的关注。

苹果折叠iPhone开发步入关键阶段,2026年秋季发布预期增强

多方供应链信息及行业分析师报告显示,苹果公司(Apple Inc.)针对首款可折叠iPhone的开发工作已进入实质性的原型机(Prototype)阶段。据悉,该项目于今年6月已正式迈入P1(Prototype 1)原型开发阶段。按照苹果既定的产品开发流程,后续还将经历P2和P3阶段,整个Prototype开发流程预计持续约6个月。在此期间,供应链伙伴将进行小批量试产,并由富士康(鸿海精密)及和硕等主力组装厂进行组装整合,核心目标是验证初期生产可行性与关键组件的良品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