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4-1 阅读量:1205 来源: 村田 发布人: wenwei
【导读】全球农业智能化进程再添新利器。日本电子元件巨头村田制作所近日宣布,其专为设施农业研发的创新型CO2传感器IMG-CA0012-12已进入量产阶段。这款集成化检测装置通过独创的双波长补偿技术,成功突破传统气体传感器定期校准的技术瓶颈,为现代温室管理提供全天候精准监测解决方案。
在气候异常加剧与农业劳动力短缺的双重压力下,设施农业正加速向精准环境调控转型。该产品通过实时反馈CO2浓度数据,可与补光系统、通风设备及气肥施放装置形成智能联动,实现作物生长环境的动态优化。据测算,精确的CO2浓度管理可使茄果类作物增产15%-30%,同时减少20%以上的能源消耗。
技术层面,该传感器采用双通道光学补偿设计,内置测量波长(4.2μm)与参考波长(3.9μm)两组红外光源。通过对比两波段的光强衰减差异,系统可自动消除环境温度、湿度及元器件老化带来的数据漂移,确保在5,000ppm量程内保持±50ppm的测量精度。独特的气室结构设计使产品在完全密封状态下实现五年免维护运行,大幅降低设施运维成本。
针对农业场景的特殊需求,研发团队在外壳防护(IP65级防尘防水)和线缆配置(3米耐候连接线)方面进行专门优化,支持温室高温高湿环境下的即装即用。目前该产品已在石川县羽咋工厂建立专属产线,月产能可达2万套,初期主要面向东亚及欧洲高端设施农业市场供货。
随着全球碳计量需求升级,村田计划将该技术平台延伸至畜牧养殖、冷链仓储等多元场景,持续拓展环境感知技术的应用边界。这款传感器的问世,标志着农业生产数据化进程迈入了设备自维护的新阶段。
将CO2传感器安装在温室大棚中,分别用于1年种植番茄和2年种植玫瑰,并对使用后的CO2浓度特性和温度特性进行了评估。
已确认即使在实际农业环境中长期使用,CO2浓度的误差也较小。
推荐阅读:
2025-2026定制化HBM技术爆发:两大路线引领AI算力革命,台积电联盟重塑供应链
全球半导体巨头联手布局 意法半导体与英诺赛科达成氮化镓战略合作
国产芯片逆袭样本:解码上海贝岭28亿营收背后的「技术纵贯线」
全球红外成像市场2024年突破百亿,技术创新驱动应用场景多元化
在电子工程领域,频率响应分析(Bode分析)一直是电路设计和调试的重要工具。然而,专业网络分析仪的高昂价格让许多人望而却步,一个令人惊喜的解决方案——共模扼流圈与示波器的黄金组合,可以极低成本实现专业级Bode分析。通过巧妙利用共模扼流圈的独特特性,配合普通示波器的基本功能,即使是预算有限的爱好者也能获得准确的频率响应曲线。
在现代电子设备中,USB接口已成为数据传输和电力供应的标准配置。一个优秀的USB接口PCB设计不仅能确保信号完整性,还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接口的理论传输速度
8月21日,中国半导体行业迎来里程碑式进展——领开半导体成功研发并量产28nm以下嵌入式闪存(e-Flash)技术,一举打破国外厂商在该领域的长期垄断。这一突破不仅填补了国内高端存储芯片的技术空白,更为国产MCU、汽车电子及AIoT设备的自主可控提供了关键支撑。
近日,有外媒报道称,美国特朗普政府正考虑以“国家安全”为由,强行入股包括英特尔在内的三大芯片巨头,以加强对半导体产业的控制。这一消息迅速引发行业震动,外界担忧此举可能重塑全球芯片产业格局,并对供应链产生深远影响。
在全球科技竞争格局深刻重构的背景下,中国电子产业正迎来国产替代与自主创新的历史性机遇。第106届中国电子展紧扣《"十四五"规划》制造强国战略,聚焦基础电子元器件、集成电路等"卡脖子"领域,集中展示从材料、设备到应用的国产化突破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