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海力士突破第六代DRAM量产门槛!1c制程良率飙升至80%,HBM领域仍需等待

发布时间:2025-04-10 阅读量:387 来源: 综合自网络 发布人: wenwei

【导读】全球存储芯片巨头SK海力士近日在先进制程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据韩国媒体《Hankooki》4月9日报道,该公司第六代10nm级(1c)制程DRAM的良率已从2024年下半年的60%大幅提升至80%,正式跨过量产门槛,标志着新一代存储芯片技术迈入规模化生产阶段。


9.jpg


技术革新驱动量产提速


SK海力士于2023年8月率先发布全球首款基于1c制程的DDR5 DRAM芯片。该技术作为第五代1b制程的延伸版本,通过微缩化工艺优化,在芯片生产效率、运行速度和综合性能上实现显著提升。目前,除DDR5外,新一代LPDDR6移动内存和GDDR7显存也将采用这一制程。行业分析指出,80%-90%的良率通常被视为DRAM量产的经济临界点,此次突破意味着SK海力士已掌握成熟的生产控制能力。


HBM领域应用仍需时间沉淀


尽管1c制程进展迅速,但在当前火热的HBM(高带宽内存)市场,SK海力士仍选择"稳中求进"。据供应链消息,计划于今年量产的HBM4产品将继续沿用更成熟的第五代1b制程。业内人士分析,HBM因3D堆叠结构和异构集成的高复杂性,对制程稳定性和封装技术要求更为苛刻。SK海力士此举或为保障HBM产品在AI服务器等高端市场的可靠性,预计1c制程渗透至HBM领域仍需1-2年技术验证期。


市场格局或迎新一轮洗牌


随着1c制程DRAM的量产,SK海力士有望进一步巩固其在DDR5市场的领先地位。TrendForce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Q1,该公司在全球DRAM市场的份额已达33.8%,仅次于三星电子。此次技术突破或将加速存储芯片价格下行周期,推动PC、服务器等终端产品升级换代。不过,美光、三星等竞争对手的1c制程研发进度亦受业界密切关注,先进制程竞赛正进入白热化阶段。



推荐阅读:


三星电子启动内部人力大调整 全力押注HBM4争夺AI芯片市场主导权

粤港澳大湾区擘画全球AI存算新生态 CITE2025启幕解码产业变革

TDK推出抗干扰汽车级双模霍尔传感器 赋能智能驾驶核心部件安全升级

Nexperia革新汽车电子防护:倒装芯片ESD技术领跑高速通信链路安全

德州仪器发布新一代电源管理芯片组 突破数据中心能效瓶颈



相关资讯
国产替代新突破!士兰微32位MCU增长36%,全方案变频空调加速量产

4月18日,国内功率半导体龙头企业士兰微(股票代码:600460)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报告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2.21亿元,同比大幅增长20.14%;归母净利润2.2亿元,成功实现扭亏为盈。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40元(含税),合计派发6656.29万元。

国产CMOS王者崛起:思特威2024年净利暴增26倍创纪录

4月18日,思特威(SmartSens)交出一份堪称现象级的成绩单:2024年净利润同比狂飙2662%至3.93亿元,营收突破59.68亿元实现翻倍增长;2025年一季度延续高增态势,净利润同比暴涨1264.97%达1.91亿元。在智能手机高阶5000万像素突围、智能驾驶车载传感器放量、安防产品技术反超国际大厂的三重引擎推动下,这家国产图像传感器龙头市占率从三年前的2.1%跃升至4.8%,成为全球CMOS赛道最强劲的「中国加速度」。据中信证券测算,其技术代际差距已从3-5年缩短至1年内,国产替代进程迈入质变阶段。

中国脑机接口技术突破:全链条自主可控,解码大脑重塑未来

脑机接口(BCI)技术正从实验室走向临床应用,成为全球科技竞争的新高地。中国科研团队近期在侵入式、半侵入式脑机接口领域实现多项突破,不仅打破关键技术进口依赖,更在全链条自主可控的基础上,将脑机接口的精准解码能力推向国际前沿。从渐冻症患者重获语言交流能力到高位截瘫患者用意念操控游戏,中国技术正为人类脑科学研究和医疗康复开辟全新路径。

金升阳LI(F)75-240W-R2S系列导轨电源上市:高性价比+超薄设计,破解行业供电痛点

近日,金升阳正式发布LI(F)75-240W-R2S系列金属导轨电源,覆盖75W、120W、150W、240W四款功率型号,以“小体积、高性价比、强性能”为核心优势,精准匹配工控、电力、安防等行业对紧凑空间、成本控制及稳定供电的严苛需求,成为工业场景电源方案的革新之选。

康佳重组:挑战、机遇与破局之道——兼论2024年财务数据与行业竞争格局

作为中国最早的家电品牌之一,康佳集团自1980年成立以来,曾凭借彩电业务稳居行业龙头。但在智能化转型与跨界竞争中,其市场份额逐渐被TCL、创维等对手挤压。2023年启动的重组计划,正是应对多重危机的关键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