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4-14 阅读量:269 来源: 综合自网络 发布人: wenwei
【导读】韩国芯片设计公司DeepX近日宣布,将基于三星2nm制程工艺打造新一代边缘AI芯片DX-M2,目标以5W超低功耗实现40TOPS算力,并针对Transformer架构及AI代理任务进行深度优化。这款芯片可支持高达200亿参数的模型推理(如DeepSeek),计划于2026年8月提供样品,旨在为自动售货机、人形机器人等嵌入式设备注入自然语言交互能力,同时挑战英伟达在边缘AI市场的地位。
性能跃升:从5nm到2nm的跨越
相较于上一代基于5nm工艺的DX-M1(25TOPS算力,2025年量产),DX-M2的制程升级使其能效比提升超60%,并首次采用RISC-V架构。通过混合精度优化(支持INT8、4位量化及浮点运算),该芯片可灵活适配不同AI模型的编译器需求,尤其在运行GPT类Transformer模型时表现突出。DeepX战略营销总监Tim Park表示,客户正为2025年成熟的AI模型做准备,而DX-M2的推出将实现“技术路线与市场需求的完美契合”。
应用场景:从自动驾驶到人形机器人
目前,DeepX已与宝马、梅赛德斯、大众等车企合作,将前代芯片应用于自动驾驶视觉系统,并计划于今年底通过AECQ100车规认证。新一代DX-M2则瞄准更广阔市场:
1. 人形机器人:直接对标英伟达方案,支持Figure AI等厂商的视觉语言模型,满足设备端实时推理需求;
2. 智能终端:在20美元价位的中高端IP摄像机中嵌入AI能力,支持1.5亿-2亿参数的轻量化视觉模型;
3. 重型机械与工业设备:以低成本优势切入瑞萨、德州仪器等传统厂商主导的市场。
技术布局:小芯片战略与生态扩张
为抢占汽车等长周期市场,DeepX计划推出DX-M2的小芯片(Chiplet)版本,通过模块化设计降低客户集成门槛。公司已获得现代机器人等机构5.31亿美元融资,正处于“规模化扩张”阶段。此外,其V3版本芯片(集成4个ARM Cortex-A53核心及NPU)已实现多场景覆盖,未来将形成“边缘+车载+机器人”的全栈产品矩阵。
市场野心:边缘AI的“颠覆者”
DeepX的终极目标是通过2nm工艺与开放架构,打破边缘AI领域对英伟达GPU的依赖。Tim Park直言:“若小芯片生态成熟,我们将向汽车OEM直接供货。”这一策略或重塑AI芯片竞争格局,使低成本、高能效的定制化方案成为工业与消费级市场的核心选项。随着2026年量产节点的临近,DeepX能否撼动巨头地位,值得持续关注。
随着汽车电子化、智能化加速,车载系统对ESD(静电放电)防护的要求日益严苛。虹扬电子推出的车规级ESD保护二极管AH05C325V0L,采用SOT23封装,符合AEC-Q101标准,专为CAN总线、车身控制单元(BCU)及电子控制单元(ECU)等场景设计。其核心特性包括80W浪涌吸收能力、5V反向工作电压、单向电流设计,以及低漏电流和高抗静电能力(±30kV接触放电),为敏感电子元件提供高效防护。
全球显示面板核心元器件市场呈现企稳态势。根据TrendForce最新研究报告显示,2023年第一季度面板驱动IC产品均价环比下降幅度收窄至1%-3%区间,第二季度虽仍存在价格下行压力,但降幅预计将控制在2个百分点以内。这标志着自2020年疫情引发的剧烈市场波动后,驱动IC价格曲线首次出现明显筑底信号。
在全球5G网络部署与边缘计算需求井喷的背景下,易飞扬创新推出基于O波段的100G QSFP28 DWDM光模块,直击城域网络升级痛点。该产品通过零色散传输架构与硅光集成技术,突破传统C波段方案在中短距场景下的性能瓶颈,以低于3.5W的功耗实现30km无补偿传输,同时兼容开放光网络架构。据行业测算,其部署成本较同类方案降低40%,为5G前传、分布式AI算力互联及绿色数据中心建设提供了高性价比选择,或将成为运营商边缘网络改造的关键技术引擎。
在全球能源转型与欧盟新电池法规(EU 2023/1542)的驱动下,旭化成微电子(AKM)于2025年2月正式量产AP4413系列充电控制IC,以52nA超低功耗、94.8%充电效率及多电压适配等核心技术,重新定义小型设备供电逻辑。该产品通过电容器预充电机制破解完全放电恢复难题,并凭借动态电压调节算法兼容光能、振动等微瓦级能源输入,显著优于TI、ADI等国际竞品。面对国产替代窗口期,AP4413依托BCD工艺与专利壁垒抢占先机,有望在智能家居、工业传感等千亿级市场替代传统一次性电池方案,成为环保供电赛道的标杆级解决方案。
作为全球电子元器件分销领域的领军者,贸泽电子始终以"技术赋能创新"为核心战略,通过构建覆盖1200余家原厂的供应链网络,为工业自动化、汽车电子、智慧农业等前沿领域提供关键技术支持。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新增物料突破8,000项,其中多项产品体现了行业技术演进的三大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