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4-14 阅读量:589 来源: 综合自网络 发布人: wenwei
【导读】韩国芯片设计公司DeepX近日宣布,将基于三星2nm制程工艺打造新一代边缘AI芯片DX-M2,目标以5W超低功耗实现40TOPS算力,并针对Transformer架构及AI代理任务进行深度优化。这款芯片可支持高达200亿参数的模型推理(如DeepSeek),计划于2026年8月提供样品,旨在为自动售货机、人形机器人等嵌入式设备注入自然语言交互能力,同时挑战英伟达在边缘AI市场的地位。
性能跃升:从5nm到2nm的跨越
相较于上一代基于5nm工艺的DX-M1(25TOPS算力,2025年量产),DX-M2的制程升级使其能效比提升超60%,并首次采用RISC-V架构。通过混合精度优化(支持INT8、4位量化及浮点运算),该芯片可灵活适配不同AI模型的编译器需求,尤其在运行GPT类Transformer模型时表现突出。DeepX战略营销总监Tim Park表示,客户正为2025年成熟的AI模型做准备,而DX-M2的推出将实现“技术路线与市场需求的完美契合”。
应用场景:从自动驾驶到人形机器人
目前,DeepX已与宝马、梅赛德斯、大众等车企合作,将前代芯片应用于自动驾驶视觉系统,并计划于今年底通过AECQ100车规认证。新一代DX-M2则瞄准更广阔市场:
1. 人形机器人:直接对标英伟达方案,支持Figure AI等厂商的视觉语言模型,满足设备端实时推理需求;
2. 智能终端:在20美元价位的中高端IP摄像机中嵌入AI能力,支持1.5亿-2亿参数的轻量化视觉模型;
3. 重型机械与工业设备:以低成本优势切入瑞萨、德州仪器等传统厂商主导的市场。
技术布局:小芯片战略与生态扩张
为抢占汽车等长周期市场,DeepX计划推出DX-M2的小芯片(Chiplet)版本,通过模块化设计降低客户集成门槛。公司已获得现代机器人等机构5.31亿美元融资,正处于“规模化扩张”阶段。此外,其V3版本芯片(集成4个ARM Cortex-A53核心及NPU)已实现多场景覆盖,未来将形成“边缘+车载+机器人”的全栈产品矩阵。
市场野心:边缘AI的“颠覆者”
DeepX的终极目标是通过2nm工艺与开放架构,打破边缘AI领域对英伟达GPU的依赖。Tim Park直言:“若小芯片生态成熟,我们将向汽车OEM直接供货。”这一策略或重塑AI芯片竞争格局,使低成本、高能效的定制化方案成为工业与消费级市场的核心选项。随着2026年量产节点的临近,DeepX能否撼动巨头地位,值得持续关注。
从8位到32位,从低功耗到高性能,从通用型到专用型,单片机市场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
本文将深入剖析CAN通信技术的工作原理,详细解读其技术特性,帮助读者全面理解这一重要通信协议的核心优势和应用价值。
本次研讨会聚焦电子制造领域最核心的可靠性议题,汇聚了来自全国的行业专家、领先企业代表及学术精英
本文将深入剖析ASIC与GPU的技术原理差异,并系统比较它们在人工智能、区块链、科学计算等前沿领域的应用场景
本文将全面盘点国内主要AI眼镜厂商及其产品特点,分析当前市场格局,并展望未来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