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重构电路保护:可编程电子保险丝驱动汽车电力系统革新

发布时间:2025-05-13 阅读量:201 来源: 安森美 发布人: wenwei

【导读】在汽车智能化与电动化深度融合的背景下,复杂电子系统的安全防护正面临全新挑战。面对传统刀片式保险丝响应迟滞、不可复位等局限性,具备智能诊断与自适应保护能力的电子保险丝(eFuse)正加速渗透汽车电子架构。本文将深度解析电子保险丝如何继承并超越传统保险丝的保护逻辑,重点探讨安森美新一代可编程器件如何通过数字化热管理技术重构电路保护范式。基于实时热阻抗分析与动态I²t曲线优化,这些智能保险装置不仅能精确模拟传统熔断特性,更能为新能源汽车电源系统提供可进化、可定制的主动防护方案。


本文将介绍如何以类似于传统保险丝的方式操作电子保险丝,并对未来通过编程使电子保险丝模拟传统保险丝的前景进行展望。


这些可编程器件旨在保护电源线免受过电流、过压和短路情况的损害。传统保险丝在故障出现时从物理上切断电路,而电子保险丝与之不同,它可以复位和重新配置,这使其成为一种更灵活且可重复使用的方案。电子保险丝通常用于现代电子设备,例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笔记本电脑,在这些设备中,精确可靠的保护至关重要。如今,电子保险丝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更具挑战性的环境中,包括汽车领域。


事实上,电子保险丝很快将成为所有汽车系统的关键元件,保护器件及子系统免受过电流情况的影响,从而避免因损坏和可靠性而带来额外成本。


每个电子保险丝都有一条跳变曲线,该曲线定义电子保险丝断开负载的方式和时机。由于应用场景各异,因此跳变点需要调整,最常见的调整方法是在一个专用引脚上连接一个外部电阻。然而,正如本文将介绍的,电子保险丝所需的跳变方式可能很复杂,除了电流之外,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


为了让设计人员在部署电子保险丝时拥有更大的灵活性,安森美正在开发新一代器件,这些器件将允许以数字方式修改跳变曲线的形状和范围。 为了更好地掌握在设计中使用电子保险丝的方法,设计人员应深入了解为电子保险丝设计跳变曲线时应遵循的流程。


热阻抗分析:第一步是了解电子保险丝的物理属性及其部署环境。这是为了确保在条件可能大幅波动的环境中准确评估热响应。这一点至关重要,因为热应力超过器件(包括电子保险丝)的承受能力是电源系统最常见的故障模式之一。随着几何尺寸的持续微型化,如果不进行全面分析,发生此类故障的可能性将会增加。


理解热效应的关键是热传递阶梯(图 1),它通过构成电子保险丝的各层和材料,将半导体结与环境空气相连,另请参阅应用手册 AND9733 - 带模拟电流检测的高侧 SmartFET (onsemi.com)。


19.png

图 1 – 通用电子保险丝应用的热传递阶梯


这有助于理解大电流脉冲如何在整个系统中传递热能。简而言之,脉冲持续时间越长,热量传播距离越远。持续时间小于 10 ms 的脉冲会留在封装内,而持续时间更长的脉冲会传播到 PCB 上并在那里耗散。这是由器件和周围元件(例如 PCB)的热容所导致的。


PCB 的结构将因其布局和层叠方式对热性能产生显著影响。层数、铜层重量以及是否存在电源层和接地层等因素都会影响热性能,如图 2 中的仿真结果所示。 这些仿真描绘了 TSSOP14-EP 封装在不同热条件下的热阻:

  ●   左图 1s0p_miniCu:TSSOP14 安装在单信号层 PCB 上,铜面积最小且无电源层 

  ●   中图 1s0p_1InCu:TSSOP14 安装在单信号层 PCB 上,铜面积为 1 平方英寸且无电源层

  ●   右图 2s2p_1InCu:TSSOP14 安装在双信号层 PCB 上,铜面积为 1 平方英寸且有 2 个电源层


20.png

图 2 – 电子保险丝应用中的热效应仿真


第一步,通过分析稳态电流,可根据热阻抗 (ºC/W)、环境温度和最高结温来确定电子保险丝的 RDS(ON)。据此,设计人员将能够计算出工作极限。


第二步是在施加各种持续时间更短且电流更大的脉冲时,对电子保险丝应用中的热效应进行仿真。 然后,可绘制热阻抗与电流脉冲时长之间的关系图:


21.png

图 3 – 热阻抗具有瞬态性


图 3 清楚地展示了热阻抗如何随脉冲时长而变化,较短脉冲下的热阻抗显著降低。这里的性能与 PCB 的成本直接相关,例如通过增加层数、使用更厚的铜层或在外壳上添加散热焊盘等措施。 然而,对于较短的脉冲,RDS(ON) 和芯片尺寸等因素会影响曲线的形状,而对于较长的脉冲,PCB 的影响则更为显著。


必须针对每个应用单独定义并理解这个曲线,这对于为应用选择合适的电子保险丝至关重要。这就要求设计人员了解通过电子保险丝的电流特性,尤其是脉冲的幅度和持续时间。


应用热要求:热阻抗曲线反映了热阻抗与时间的关系,而保险丝需要时间与电流的关系。 电子保险丝的热限制曲线可以通过反转其热阻抗曲线得出,但需要一些假设条件,包括 RDS(ON) 和 ∆t(芯片温度可接受的变化量)。


22.png

图 4 – 电子保险丝的热限制曲线


由此得出的曲线展示了将结温 (Tj) 的上升幅度限制在设计标准之内的最大电流脉冲持续时间。通常,良好的设计实践会采用绝对过电流保护,并预留几度的温度缓冲。


确定 I2t 与电流的关系:I2t 是电子保险丝相关讨论中常提及的一个重要参数。它主要与线束中的电流有关,如果电流过高,可能会造成损坏。对于传统保险丝,I2t 通常与标称保险丝电流值一起列为常数。 图 5 中的蓝线展示了恒定的 I2t 值。


23.png

图 5 – 将 I2t 设为常数会限制应用


然而,采用这种方法意味着无法充分利用系统的全部散热能力,这可能导致性能下降。实际上,线束并不需要恒定的 I2t(直线),因为在较低电流下,较长的持续时间是可行的。


采用恒定的 I2t 会限制可连接到电子保险丝的负载,因此,在电子保险丝中将 I2t 设为近似曲线非常重要。这样一来,跳变点就会接近(但不会超过)电子保险丝的极限线。


如果我们看一下刀片式保险丝的典型曲线,就会更清楚地发现恒定 I2t 的局限性。


24.png

图 6 – 典型刀片式保险丝特性曲线


虽然曲线的较低部分主要由 I2t 决定,但如果对 I2t 采用简单(直线)方法,则曲线的较高部分(即允许在较低电流下持续更长时间的部分)就不会存在。


展望未来


凭借对影响电子保险丝的热因素、跳变曲线以及与非恒定 I2t 关系的深入了解,安森美正在积极研发可针对特定应用编程的电子保险丝技术。


通过串行通信(I2C 或 SPI),可将所需的跳变曲线形状编程到电子保险丝中。虽然这通常是一次性的过程,但也可以在现场对保险丝进行重新编程,以适应系统配置的变化(例如负载的更改、添加或移除)。


新型电子保险丝将包含一系列跳闸曲线,用户可通过串行通信对其进行编程。


安森美积极与业内设计人员合作定义曲线,以覆盖尽可能多的当前和未来保险丝应用用例。


随着汽车电子系统向全域智能化演进,可编程电子保险丝正从被动保护元件转型为电力系统的智能感知节点。安森美通过将精密热力学建模与数字控制技术深度融合,打造的智能保险解决方案不仅完美兼容传统熔断曲线,更开创了动态负载适配、预测性故障隔离等创新防护模式。这种支持OTA升级的电子保险丝为整车架构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灵活性——既能在车身域控制器中实现毫秒级短路保护,也可在智能座舱系统内执行多级功耗管理。当前,汽车行业正与半导体厂商共建电子保险丝生态,通过标准化编程接口与自适应算法库的持续完善,未来每颗电子保险丝都将成为构建可信赖汽车电子网络的重要基石,为自动驾驶时代的电源系统筑牢安全防线。



相关资讯
150dB动态范围+光子级感知:解码ADAS的"视觉超能力"

当全球每年因交通事故消失的人口相当于一座中型城市时(超110万人死亡,2000-5000万人受伤),科技正在成为人类对抗道路死神的最强盾牌。在这场生死时速的较量中,先进驾驶辅助系统(ADAS)如同数字化的守护天使,通过车规级传感器与AI算法的精密协作,正悄然改写交通安全的历史剧本。而这一切革命性变革的核心密码,就藏在那些比人类视觉敏锐百倍的"电子之眼"中。

日系晶振平替方案!YXC国产温补晶振交期缩短50%

在高精度雷达和导航应用领域中,时钟稳定性和精准定位是两大关键因素。由于雷达系统需要精确测量目标的距离、速度和方位,而导航系统则要求高精度地确定位置和规划路径,因此这些应用都对时钟信号的精度提出了极高要求。

芯控未来:破局AI时代的触觉交互密码

当指尖划过屏幕成为数字时代的基础语言,触控技术正在书写人机交互的新篇章。Canalys最新数据显示,全球PC市场在2024年实现3.9%的企稳增长后,2025年将迎来AI PC换机潮与Windows 10停服的双重催化,预计触控设备市场规模将突破百亿美元。在这场交互革命中,触控板已从外围配件进化为生产力核心组件——更精准的轨迹捕捉、更具实感的力度反馈、更智慧的生物识别,正在重新定义"指尖生产力"的边界。兆易创新凭借在电容触控领域十余年的技术积淀,以GSM3765/3766芯片组为支点,撬动这场触觉体验的全面升级。

工业5.0时代,AMR如何实现人机共舞?解析安森美的安全设计密码

在工业4.0向工业5.0跨越的进程中,自主移动机器人(AMR)正从“效率工具”蜕变为“智慧伙伴”。随着制造业对“以人为本”和“可持续性”的追求升级,AMR的设计核心已从单纯的自动化转向安全性与人机协作的深度融合。然而,高速移动的机械臂、复杂环境中的动态障碍物,以及突发外力冲击,仍对工人安全和设备稳定性构成挑战。如何在提升生产力的同时,让AMR像人类一样“感知风险、快速决策”?安森美(onsemi)通过传感、运动控制与智能照明的系统性创新,为这一难题提供了前瞻性答案。

气压感知破局者:兆易创新以“3高1低1优”战略重塑MEMS传感器生态

在万物互联的时代,传感器如同数字世界的“末梢神经”,悄然推动着智能生活的每一次革新。作为MEMS气压传感器领域的革新力量,兆易创新正以颠覆性技术突破行业边界——从实现水下100米精准测量的防水型GDY1122,到功耗低至微安级的节能标杆GDY1121,其产品矩阵以“高精度、高集成、高灵敏度”的硬核实力,攻克复杂环境下的感知难题。在慕尼黑上海电子展的聚光灯下,这家中国芯片企业不仅展示了10ATM防水等级的尖端方案,更通过“3高1低1优”战略,将MEMS传感器推向智能穿戴、工业监测、应急救援等领域的核心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