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5-14 阅读量:124 来源: 大联大 发布人: wenwei
【导读】2025年5月14日,全球半导体分销巨头大联大控股在深圳成功举办以「新质工业·引领未来」为主题的峰会,汇聚英飞凌、意法半导体、瑞芯微等16家顶尖原厂及逾500名行业精英。面对全球制造业智能化、低碳化转型浪潮,此次峰会聚焦人工智能、边缘计算、电力电子等新质生产力的技术融合,通过主论坛、分论坛及技术展区三大板块,全方位展示从芯片设计到系统集成的全产业链创新方案。中国工业增加值连续三年稳步增长(2023年4.6%、2024年5.7%、2025年一季度6.5%),印证了“新质工业时代”的全面开启。大联大中国区总裁沈维中在开幕致辞中强调,中国制造业正以技术韧性重构全球供应链,而半导体技术的全链路赋能将成为驱动产业升级的核心引擎。
图:「新质工业·引领未来」主题峰会
当前,全球工业市场正在经历着历史性嬗变,以人工智能、物联网、边缘计算为代表的新质生产力,正加速重构全球制造业竞争格局,驱动产业价值链向智能化、网络化、低碳化方向演进。作为全球制造业的核心力量,中国也已将新型工业化确立为战略目标,着力推动制造业向高端化突破、智能化跃迁、绿色化转型。
面对技术迭代提速、市场竞争加剧的双重挑战,企业必须加快转型步伐、加速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才能在全球制造业格局中占据先机。在此背景下,大联大举办以「新质工业·引领未来」为主题的峰会,旨在全景展现新质工业的技术演进轨迹,为企业发展提供清晰的指引与技术支撑。此次峰会大联大围绕工业自动化市场趋势、电力电源技术与电机控制等热门话题,邀请16家顶尖原厂与权威专家,通过主题演讲、技术研讨及方案展示,与业内伙伴共探新型工业转型下的机遇与挑战。活动共吸引来自全球逾500名行业精英,现场学术讨论氛围浓厚。
以新质生产力,共启工业新时代
大会伊始,大联大商贸中国区总裁沈维中进行开场致辞,向与会来宾表示热烈欢迎。沈总表示:当前,全球制造业正站在百年变局的关键路口,面对全球供应链重构挑战,中国制造业展现出强大发展韧性。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6%,2024年同比增长5.7%,今年第一季度同比增长6.5%。与此同时,在AI、物联网、边缘计算等技术的深度赋能下,数千家由高新科技筑建的工厂迅速崛起。这些数字,不仅是产业实力的‘硬核’证明,更昭示着‘新质工业时代’的大门已彻底敞开!作为全球半导体元器件分销头部企业,大联大商贸始终秉持赋能产业升级理念,提供全链路技术支持与定制化解决方案,以助力企业找准新质工业发展航向。未来,大联大也将继续与产业链上下游伙伴携手,共研技术、共筑生态、共同绘制新质工业的未来。
图:大联大商贸中国区总裁 沈维中
携手国内外先进芯企业,共筑中国新型工业“芯”篇章
此次峰会设置主论坛、分论坛及技术展区三大板块。在主论坛环节,大联大邀请中国工控网、汇川技术、英飞凌、瑞芯微、意法半导体等业内知名媒体和行业领军企业代表,围绕中国工业市场的发展趋势进行深入剖析,并分享先进的技术与解决方案。
而分论坛则聚焦工业自动化、电力与能源、电机驱动与控制等细分赛道,邀请欧司朗光电半导体、华邦集成电路、恩智浦半导体、杰华特微电子、安世半导体、达迩电子以及英诺赛科、微芯科技、力特电子、安森美、华润微电子等众多知名企业进行专题演讲,以共同探讨工业领域的前沿技术和未来发展方向。
除精彩纷呈的演讲之外,活动期间,16家原厂还带来了超过二十项创新技术方案,覆盖从芯片到系统、从硬件到软件的全产业链解决方案,为与会者呈现了一场精彩绝伦的工业技术盛宴:
● 英飞凌:带来11kW具备AFE的压缩机变频器、基于XCM1400 3.3kW高功率密度双向图腾柱PFC数字电源以及1~8匹PFC+压缩机+风机变频方案,助力行业向高效节能、绿色低碳方向加速迈进。
● 瑞芯微电子:带来RK3506 EVB快速开机Demo、RK3576 EtherCAT多轴控制、Preempt-RT延迟Demo、RK3506 DSMC方案、RK3568 DDR ECC EVB板、RK33576扩展Demo以及3588多路视频AI分析方案,展示瑞芯微强大的创新能力。
● 意法半导体:展示紧凑型生产线、具有单电机控制和维也纳PFC的10kW热泵解决方案、可应用在3kW 5G通讯电源上的宽禁带产品以及基于ACEPACK SiC模块和STM32H743的50kW数字控制DC-AC逆变器等,为能源、通信和工业应用提供了创新的解决方案。
● 华邦集成电路:高带宽、低功耗、小封装的HyperRAM、LPDDR4、Octal NOR/NAND等创新型存储器,搭配行业主流MPU/SOC平台,为边缘AI计算在工业、汽车、消费等智能端侧应用提供高性价比的存储解决方案。
● 恩智浦半导体:基于i.MX93的AI Camera边缘计算平台、搭载AIOSYS系统(IEC61499标准)的PLC Demo、基于MCX N947的AI识别咖啡胶囊机方案以及搭载i.MX RT1020的PMSM高压伺服驱动方案,这些创新应用为推动各行业的智能化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 杰华特微电子:展示在工业自动化领域的电源+信号链解决方案,以高性能和高可靠性赢得客户认可。
● 安世半导体:1kW BLDC EVB、NPS3102 eFuse、NXF650x transformer driver、NEX8308x AC/DC PFC controller以及NID5100 Ideal diode助力工业应用实现更佳的性能。
● 英诺赛科:带来2kW 4相Buck、4kW双向PFC、8kW 16相Buck、4.2kW PSU、300W高压电机驱动、500W电机驱动、240W LED Driver、48V120A低边BMS方案,这些方案凭借强大的GaN FETs,显著提升系统效率。
● 微芯科技:展示Microchip SiP芯片以及适用于工业和汽车的低速大负载电机启动无传感器控制方案,以汽车电子油泵为实例,展示并介绍该控制方案如何实现汽车油泵在-40℃下启动及平稳运行,并以实际测试数据充分验证该方案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 力特电子:展示在工业电源及自动化控制领域的相关产品及解决方案,全方位展现公司的创新技术。
● 安森美:带来人形机器人技术方案,其涵盖7个子系统,从感知、电机驱动、电源转换、照明和电池管理等方面为客户提供“一站式集成解决方案”,助力客户降低设计及集成风险,缩短开发周期,赋能产品快速上市。
● 华润微电子:展示丰富MOSFET产品,可广泛应用于储能、光伏逆变器、充电桩以及工控功率模块。此外,也带来采用8寸新工艺的CRM60GHXXEB系列IPM产品,这些产品针对工业场景深度优化,展现出卓越的技术优势。
● MPS:SIC/BMS/POWER MODULESFLYER/ADC/ Humanoid_robotics为工业领域提供高效、智能且创新的技术支持,推动工业自动化与智能化发展。
● KEC:分享三相无刷直流电机逆变器在高、低压区域为工业汽车市场带来全套方案产品,同时发力于电源板块的功率半导体为客户端创造更有价值型的新型产品。
● 大联大世平集团:e-Compressor空压机(SIC 800V)方案以及应用于储能电站的800V BMS方案,方案获得中国工控网「新质奖」,其应用技术团队聚焦市场需求与原厂与时俱进,助力工业领域实现绿色低碳发展。
● 大大通:大联大控股为技术人员所建立的「翰林院」,工程师可在大大通平台上搜寻一系列工业应用方案,以技术创新推动智能制造发展。
赋能产业,共拓数智化新蓝海
峰会落幕之际,大联大宣布将以“技术协同+生态共建”为战略支点,深化与产业链上下游伙伴的合作,推动工业数智化从“场景创新”迈向“系统重构”。通过整合边缘计算、AI智能体、碳化硅等前沿技术,大联大不仅助力企业突破能效瓶颈,更致力于构建覆盖“端-边-云”的分布式智能网络。正如德勤《技术趋势2025》所预言,未来工业的核心竞争力将取决于数据贯通能力与软硬一体的技术生态。在“新质生产力”与“新型工业化”双轮驱动下,大联大将持续以半导体为基,携手全球伙伴共拓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新蓝海,为中国乃至全球制造业注入“芯”动能。
根据金升阳官方技术白皮书数据显示,其最新发布的LM-R2S系列机壳开关电源通过8项核心技术创新,实现了工业供电设备在功率密度、环境耐受性及能效表现的三维突破。作为LM-R2系列的迭代产品,该系列解决了传统工业电源在设备小型化与复杂工况适配性之间的矛盾,为智能制造升级提供了高可靠性的供电保障。
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存储器市场迎来关键转折点。DRAM与NAND Flash现货价自2月止跌回升,带动行业库存去化加速,需求端逐步回温。威刚科技董事长陈立白指出,存储器原厂自2024年末起减产调控供给,叠加AI服务器、智能终端等新兴应用需求增长,推动市场价格走出低谷。根据TrendForce数据,尽管此前预测Q1合约价可能下跌,但实际现货市场受备货动能及库存策略影响,价格反弹超预期,成为威刚业绩增长的直接推力。
MediaTek于5月14日正式推出天玑9400e旗舰移动平台。作为天玑系列的全新力作,该芯片凭借全大核架构设计、第三代4nm制程工艺及多项创新技术,在计算性能、能效管理和AI应用领域实现突破性进展,为智能手机用户提供更卓越的游戏、影像与通信体验。
根据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5月14日发布的《2025年4月ICT进出口趋势》报告,韩国4月信息通信技术(ICT)出口额达189.2亿美元,同比增长10.8%,创下有记录以来4月份的最高值。同期贸易顺差为76.1亿美元,主要得益于半导体等高附加值产品的强劲表现。然而,对华、对美两大核心市场的出口增速显著放缓,反映出全球贸易政策不确定性的深远影响。
2025年第一季度,Silicon Labs实现营收1.78亿美元,环比增长9.8%,同比增幅达32%,毛利率稳定维持在55%的高位。尽管运营亏损3200万美元,净亏损收窄至3047万美元(摊薄后每股亏损0.94美元),但其现金流管理与研发投入展现长期战略定力。在当前半导体行业周期性调整背景下,公司通过差异化产品布局,在物联网(IoT)、边缘AI及低功耗连接领域持续扩大市场份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