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感龙头顺络电子:汽车电子与AI服务器双轮驱动,一季度净利增37%

发布时间:2025-05-15 阅读量:2327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导读】作为全球电感行业前三强企业,顺络电子(002138.SZ)近年来通过战略聚焦汽车电子、数据中心、新能源等新兴市场,实现业绩持续突破。2025年一季度,公司营收14.61亿元,同比增长16.03%;归母净利润2.33亿元,同比增长37.02%,创历史同期新高。在消费电子需求复苏与新兴领域高速增长的双重驱动下,顺络电子正以技术优势与多元化布局,巩固其全球电子元器件龙头地位。


2.jpg


核心业务板块分析


1. 传统通讯与消费电子:存量市场稳中有升


顺络电子在手机通讯领域深耕多年,市场份额全球领先,覆盖国内外核心客户全产业链。随着AI功能在智能手机端的普及,公司高端功率电感需求显著增长,手机单机价值量提升。例如,01005及008004型纳米级电感已实现量产,适配5.5G通信与智能终端小型化趋势。2024年,信号处理业务收入22.7亿元,同比增长10.12%,传统业务仍为核心营收支柱。


2. 汽车电子:三电系统全覆盖,智能化场景加速渗透


公司自2009年布局汽车电子,现已覆盖新能源汽车三电系统(电池、电机、电控),并延伸至智能驾驶、域控制器及智能座舱领域。2024年汽车电子业务营收11.04亿元,同比增长62.10%;2025年一季度增速达65.46%,单车价值量提升至1500-3000元(燃油车仅数百元)。产品线包括倒车雷达变压器、BMS电源管理电感等,已通过博世、宁德时代等头部客户认证。


3. 数据中心与AI服务器:高功率密度需求驱动增长


全球AI服务器渗透率提升带动磁性元件需求升级。顺络电子提供一体成型功率电感、超薄铜磁共烧电感等产品,适配GPU主板供电与DDR5存储升级需求。2024年,数据中心业务成为战略新兴市场,与全球头部企业合作开发节能降耗解决方案。此外,公司钽电容产品在服务器电源模块中逐步放量,进一步拓宽应用场景。


4. 新能源与物联网:储能与光伏领域贡献新增量


在新能源领域,公司磁性器件产品已应用于光伏逆变器与储能系统。微型逆变器用电感市场规模预计2025年达28亿元,2022-2025年复合增长率55%。同时,物联网设备智能化趋势推动无线充电线圈、NFC模组等产品需求增长,成为长期增长引擎。


财务与研发竞争力


1. 盈利能力持续优化


2024年毛利率提升至36.5%,主要得益于产能利用率提升与高附加值产品占比增加。2025年一季度毛利率稳定在36.56%,期间费用率同比下降,净利率从15.65%升至17.84%。


2. 研发投入构筑技术壁垒


2024年研发费用5.05亿元,同比增长31.53%,专利储备达930项(发明专利365项)。公司自主研发的磁铜共烧工艺、纳米级电感技术等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3. 全球化产能布局


顺络电子拥有七大生产基地,包括上海、东莞及湘潭工业园。2025年计划新增两处园区及研发中心,配合AI服务器与汽车电子扩产需求。


行业挑战与战略应对


尽管面临日系厂商专利诉讼(如村田制作所指控侵权),顺络电子凭借技术自主性积极应诉,并加速海外客户拓展 。公司通过“大客户战略”深化与特斯拉、华为等合作,同时推进人形机器人等前沿领域研发,探索人机交互传感器与精密陶瓷部件应用。


相关资讯
低成本玩转Bode分析!共模扼流圈让普通示波器秒变网络分析仪神器

在电子工程领域,频率响应分析(Bode分析)一直是电路设计和调试的重要工具。然而,专业网络分析仪的高昂价格让许多人望而却步,一个令人惊喜的解决方案——共模扼流圈与示波器的黄金组合,可以极低成本实现专业级Bode分析。通过巧妙利用共模扼流圈的独特特性,配合普通示波器的基本功能,即使是预算有限的爱好者也能获得准确的频率响应曲线。

高速USB接口PCB设计指南:从2.0到3.0的关键技术突破

在现代电子设备中,USB接口已成为数据传输和电力供应的标准配置。一个优秀的USB接口PCB设计不仅能确保信号完整性,还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接口的理论传输速度

国产半导体重大突破!攻克28nm以下e-Flash技术填补国内空白

8月21日,中国半导体行业迎来里程碑式进展——领开半导体成功研发并量产28nm以下嵌入式闪存(e-Flash)技术,一举打破国外厂商在该领域的长期垄断。这一突破不仅填补了国内高端存储芯片的技术空白,更为国产MCU、汽车电子及AIoT设备的自主可控提供了关键支撑。

特朗普政府芯片入股计划引争议,全球半导体格局或生变!

近日,有外媒报道称,美国特朗普政府正考虑以“国家安全”为由,强行入股包括英特尔在内的三大芯片巨头,以加强对半导体产业的控制。这一消息迅速引发行业震动,外界担忧此举可能重塑全球芯片产业格局,并对供应链产生深远影响。

第106届中国电子展:构建产业新生态,打造全球创新枢纽

​在全球科技竞争格局深刻重构的背景下,中国电子产业正迎来国产替代与自主创新的历史性机遇。第106届中国电子展紧扣《"十四五"规划》制造强国战略,聚焦基础电子元器件、集成电路等"卡脖子"领域,集中展示从材料、设备到应用的国产化突破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