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7-8 阅读量:109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wenwei
【导读】韩国三星电子公布2024年第二季度业绩报告,显示其半导体业务遭遇严峻挑战。季度营业利润同比暴跌55.9%至4.6万亿韩元(约33亿美元),创近六个季度新低。营收虽小幅下滑0.1%至74万亿韩元,但环比降幅达6.5%,反映出业务持续性承压。
业绩大幅偏离预期,库存压力陡增
此前伦敦证券交易所SmartEstimate分析师普遍预测三星本季营业利润为6.3万亿韩元(46.2亿美元),实际数据大幅偏离预期达27%。公司声明将业绩滑坡归因于两大核心因素:人工智能高端存储芯片交付周期延迟导致库存激增,以及美国对华先进AI芯片出口管制升级的连锁反应。
地缘政治风险叠加技术追赶压力
就在财报发布当日,美国贸易政策突变引发市场担忧。根据最新通告,自8月1日起韩国输美商品将面临25%关税壁垒。虽然三星核心出口产品智能手机与半导体暂未列入清单,但政策不确定性仍为供应链蒙上阴影。与此同时,在关键的高带宽存储器(HBM)技术竞赛中,三星正面临SK海力士和美光的双重挤压——前者率先交付全球首批12层HBM4样品,后者在6月快速跟进,而三星仍需调整其12层HBM3E设计方案。
技术转型阵痛期,HBM成破局关键
尽管三星4月曾释放积极信号,宣布向客户交付HBM3E增强版样品并预计Q2产生收入,但实际量产进度滞后。公司计划下半年启动更先进的HBM4芯片量产,这被视为重夺AI芯片市场份额的核心战略。当前全球AI服务器存储芯片需求激增,高附加值HBM产品市占率争夺将直接影响企业盈利修复能力。
结构性挑战下的转型之路
分析师指出,三星当前困境折射出半导体行业深层变革:传统存储芯片产能过剩与AI专用芯片技术迭代的冲突日益凸显。在英伟达等客户转向定制化AI解决方案的背景下,能否突破HBM技术瓶颈、重构客户合作模式,将成为三星扭转颓势的关键。公司预计第三季度数据中心需求回升将改善业绩,但技术追赶速度与地缘政策变量仍存高度不确定性。
当地时间周三,英伟达股价盘中触及164.42美元的历史高点,推动其市值首次突破4万亿美元大关,成为全球首家达成此里程碑的企业。截至收盘,公司股价上涨1.80%,市值达3.97万亿美元,进一步奠定其人工智能硬件领域核心地位。
7月9日,TCL科技发布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报告期内,公司预计实现营业收入826亿元至906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3%至1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达18亿元至20亿元,同比大幅上升81%至101%,核心业务盈利能力显著增强。
7月9日,成都迎来第十三届中国(西部)电子信息博览会的盛大启幕。本届博览会紧扣“新动能、新生态、新西部”主题,在国家战略引领下,聚焦培育新质生产力,深化成渝双城产业协同,通过展示前沿成果、分享发展理念、促进生态合作,加速推动成渝地区电子信息先进制造集群向世界级跃升,倾力打造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引擎。
在工业4.0和智能制造的浪潮下,高温环境中的电子照明技术面临严峻挑战。传统LED在温度超过85°C时容易出现性能衰减、颜色漂移及寿命缩短等问题,限制了其在自动化设备、医疗仪器等关键领域的大规模应用。针对这一痛点,伍尔特电子(Würth Elektronik)通过创新研发,升级了其WL-SFTW SMT全彩高透明LED系列,引入全新RGB LED产品。这些器件将工作温度范围扩展至前所未有的-40°C至+100°C,显著提升了高温工况下的可靠性和色彩稳定性,不仅克服了行业瓶颈,还为工业、户外及特种场景开辟了创新空间。本系列产品的推出,标志着高温LED技术向高端应用迈进的里程碑,满足了对耐热、节能且可变色照明的迫切需求。
华硕联席CEO许先越近期发表了关于美国对中国台湾地区关税政策影响的评论。他强调,当前美国对台湾关税的税率尚未正式公布,华硕已探讨了多种应对预案,但最终策略调整将取决于税率的具体确定。因此,公司目前采取“观望”态度,暂不进行重大行动。许先越指出,这一不确定性结合汇率波动,使得2023年下半年全球PC市场的走势难以准确预测,公司将密切监控外部环境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