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积电2025年Q2财报:AI需求驱动业绩超预期,3nm制程占比提升

发布时间:2025-07-18 阅读量:1024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wenwei

【导读】全球半导体代工巨头台积电(TSMC)于7月17日公布了其2025年第二季度财务报告。财报显示,公司在人工智能(AI)需求的强劲推动下,营收与盈利双双超越市场预期,延续了显著的成长势头。


营收利润表现亮眼,双双创佳绩


报告期内,台积电实现合并营收新台币9337.9亿元,年增率达38.6%,季增幅为11.3%。以美元计,营收规模高达300.7亿美元,同比增长44.4%,环比增长17.8%,显著超越了此前财务预测中值(环比增长13%,同比增长38%)。盈利方面更为突出,税后净利润达到新台币3982.7亿元,同比大幅跃升60.7%,环比增长10.2%,高出市场普遍预估的新台币3764.2亿元。每股盈余(EPS)为新台币15.36元(约合美国存托凭证每单位2.47美元)。关键盈利能力指标表现稳健,毛利率、营业利益率和税后净利润率分别为58.6%、49.6%和42.7%,符合公司先前给出的财测指引(毛利率57%-59%,营益率47%-49%)。这是台积电连续第五个季度实现净利润双位数年增长率。


2.jpg


技术制程引领营收,HPC/AI需求独占鳌头


从技术制程节点看,先进制程继续主导营收贡献。3纳米(3nm)制程技术在第二季度营收占比达到24%;5纳米(5nm)占比为36%;7纳米(7nm)占比14%。整体7纳米及以下更先进制程贡献了高达74%的营收份额,凸显公司在尖端技术领域的领导地位。


3.jpg


终端应用领域,高效能运算(HPC,主要包括AI加速器、服务器CPU/GPU等)业务表现最为抢眼,在总营收中的占比攀升至60%的历史高位,季度销售额环比劲增14%。相比之下,智能手机业务占比则从去年同期的33%下滑至27%,物联网和汽车电子业务分别贡献约5%。这一结构变化清晰地反映了当前全球科技产业以AI为中心的发展趋势。


4.jpg


汇率波动带来短期压力


台积电首席财务官黄仁昭指出,汇率波动对公司财务表现构成一定影响。由于公司营收几乎全部以美元计价,而约75%的成本以新台币计价,新台币兑美元汇率的变化对营收(以新台币计)和毛利率影响显著。与财测假设汇率(1美元兑32.5新台币)相比,二季度新台币平均升值约4.4%,导致以新台币计价的季度营收损失约4.4%,并拖累毛利率约180个基点(1.8个百分点)。不过,公司通过外汇管理策略(例如向英属维尔京群岛的台积电全球注资100亿美元)部分抵消了新台币快速升值带来的汇兑损失,二季度非营业项目获利较上季有所增加。


第三季展望稳健,全年预期上调


展望第三季度,台积电管理层预期合并营收在318亿美元至330亿美元之间(假设汇率为1美元兑29.0新台币)。这意味着即便在汇率显著变化(新台币预期走强)的背景下,营收仍有望环比增长约6-10%。毛利率预计将介于55.5%至57.5%之间,营业利益率预估在45.5%至47.5%,较第二季度有所收窄,主要反映预期的新台币持续升值以及产能利用率波动因素。公司强调,市场对先进制程技术的强大需求,特别是AI和高性能计算相关应用,将继续支撑业绩表现。


对于2025年全年,台积电董事长魏哲家表示看好,将全年营收(以美元计)增长预期从先前预估的约25%上修至30%。这一积极的预期主要基于公司领先的3纳米和5纳米制程的强劲需求,并由HPC平台的增长持续驱动。魏哲家承认存在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如部分国家地区的关税政策可能影响消费类市场),但认为半导体需求具有坚实的基础,长期来看,AI模型应用的爆炸性增长(Token数激增)和主权AI需求的崛起,将持续拉动对先进制程芯片的渴求。公司将持续关注潜在的外部因素影响,并谨慎规划未来业务。


技术蓝海与全球布局双轨并进


在技术演进方面,台积电继续推进其领先的制程节点。按计划,N2制程技术将在今年下半年量产,其后续优化版本N2P预计于2026年下半年推出,提供更高性能及能耗效率。魏哲家对N2的前景非常乐观,预期其在初期两年的设计定案(tape-out)数量将超过3纳米和5纳米同期总和。


更前沿的A16制程,融合了革命性的超级电轨(Super Power Rail, SPR)技术,定位为业界领先的HPC解决方案,目标量产时间为2026年下半年。A14则采用第二代纳米片晶体管结构,计划于2028年量产,将带来更卓越的性能与功耗优势。魏哲家强调A14开发进展顺利,各项指标符合或超前目标,并确认将在2029年推出支持SPR的A14版本,持续扩大技术领先优势。


针对AI所需的先进封装产能(如CoWoS),需求依然非常强劲,公司致力于缩小供应缺口,并密切关注后续增长动能。


全球制造布局方面,台积电持续推进:


  ●  美国亚利桑那州: 按计划打造大规模先进制程集群,包括六座晶圆厂、两座封装厂和一座研发中心。第一厂(4纳米)已于2024年Q4量产,良率媲美台湾厂区;第二厂为满足主要客户需求,量产时间表有望提前;第三、四厂计划导入2纳米及A16;第五、六厂预留更先进制程。最终约30%的2纳米及以下产能将位于亚利桑那州,旨在成为支撑当地AI芯片供应链的关键枢纽。

  ●  日本: 熊本第一厂(JASM)已于2024年底量产,良率表现优异;熊本第二厂按计划推进,预计下半年动工。

  ●  德国: 位于德累斯顿的合资晶圆厂(ESMC)持续建设中,已获欧盟及德国政府支持,产能规划将视市场情况调整。

  ●  台湾: 作为核心制造基地,未来数年在政府支持下,规划建设多达11座新晶圆厂及4座先进封装厂,重点在新竹、高雄布局2纳米产能,以应对强劲的长期结构性需求。


行业关联:H20恢复与机器人展望


对于近期英伟达(NVIDIA)确认已获许可恢复向中国大陆市场销售H20 GPU及其它产品线(AMD也已宣布恢复对华销售MI308),魏哲家在法说会上表示这是一个正面消息,因为中国大陆是全球重要的市场,但目前尚难量化预测此事对台积电的具体影响。


在回应关于火爆的机器人产业(特别是人形机器人)的提问时,魏哲家持乐观但理性的态度。他认为该行业仍处于非常早期的阶段,复杂的人形机器人可能在未来一年内尚难发挥真正作用,因其涉及大量传感、数据处理和安全设计挑战。不过,他相信机器人产业一旦起飞潜力巨大,并可能首先在医疗照护领域找到重要应用场景。魏哲家透露,有客户预估机器人市场的最终规模可能远超当前电动汽车产业(规模或达10倍),因此台积电对该领域的发展充满期待并密切关注其影响力。


相关资讯
CPU、GPU、NPU、FPGA的核心差异与应用分析

本文将深入解析CPU/GPU/NPU/FPGA四大核心处理器的核心差异与应用区别

边缘计算盒子:物联网落地的关键引擎与核心技术优势剖析

边缘计算盒子是集成了计算、存储、网络连接及特定边缘功能的硬件设备

国产光刻机突破性进展!稳顶聚芯首台高精度步进式光刻机成功出厂

本文将详细介绍传统PLC与ARM控制器的架构与应用区别

内存市场格局生变:DDR5持续涨价!

2025年第四季度旧制度DRAM价格涨幅依旧客观,但DDR5的涨势已经变得更为强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