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ta联手联发科自研AI芯片 破解千亿美元算力成本困局

发布时间:2025-07-24 阅读量:263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wenwei

【导读】面对全球AI算力需求的激增,科技巨头Meta正通过多元化策略突破硬件瓶颈。据行业权威媒体Digitimes最新报道,Meta已启动与联发科的合作,共同研发代号"Arke"的AI推理芯片,计划于2027年上半年量产。此举旨在缓解对英伟达GPU的过度依赖,同时应对持续攀升的AI基础设施成本。


21.jpg


当前生成式AI发展面临的核心挑战在于天文数字级的硬件投入。以OpenAI为例,其宣布2024年底前部署超100万个GPU,仅以英伟达GPU均价3万美元估算,硬件采购成本已达30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160亿元)。若叠加配套的存储、网络、能源及散热系统,总投入将呈几何级增长。Meta内部预测显示,2024年其AI基础设施成本恐飙升至1140亿至1190亿美元区间。


为破解成本困局,Meta实施双轨制芯片战略:原计划2025年量产"Meta Artemis"(研发代号:Iris),后续迭代产品"Meta Olympus"将采用台积电N2P(2纳米增强版)制程;而新增的"Arke"项目则专注于提升推理任务的经济性。值得关注的是,Meta训练芯片已进入小规模开发阶段,预计2026年应用于模型训练。


联发科技术积淀成战略支点


选择联发科作为合作伙伴源于其多维优势:首先,双方在智能眼镜定制芯片领域已有成功合作基础;其次,联发科拥有尖端的2纳米制程开发能力,其首款2纳米移动处理器将于2024年9月完成流片;更重要的是,联发科ASIC(应用型专用集成电路)业务已建立完整技术体系,公司财报披露该业务营收将在2026年突破10亿美元大关。


行业分析师指出,此次合作标志着AI芯片生态的重要转向。当英伟达H100系列GPU供应持续紧张,单价居高不下时,科技巨头通过自研+代工模式构建算力自主权已成必然选择。Meta的"Arke"项目若如期落地,将显著优化其Llama大模型服务的推理成本,为广告推荐、内容生成等核心业务创造更大盈利空间。




相关资讯
性能倍增在望:三星、SK海力士、美光联手推进DDR6平台验证

全球头部存储器制造商三星电子、SK海力士与美光科技近日取得突破性进展,均已完成DDR6内存标准的首个工程原型开发。这标志着下一代内存技术正式迈入实质性验证阶段。目前,三巨头正与英特尔、AMD、英伟达等核心处理器设计厂商展开深度协作,加速推进DDR6内存平台的整体适配与验证流程,为后续产业化扫除关键障碍。

全球最大容量SSD诞生!铠侠发布245.76TB存储怪兽

在数据爆炸式增长的数字经济时代,铠侠(Kioxia)于2025年推出全球首款245.76TB固态硬盘LC9系列,刷新了单设备存储容量上限。这一突破性产品直指人工智能训练、超大规模数据中心等高密度存储场景,标志着企业级存储正式迈入单盘200TB+时代。

日本6nm芯片量产延迟!台积电熊本二厂工期延长一年半

全球晶圆代工龙头台积电正式确认,其位于日本熊本县菊阳町的第二座晶圆厂投产时间将从原计划的2027年底推迟至2029年上半年,延期达一年半。此次调整主要源于首座工厂运营后暴露的配套基建短板,凸显海外扩产的本地化挑战。

大尺寸LCD面板2025年预计增2.4%,中国厂商份额近七成

根据知名市调机构Omdia于2025年7月25日发布的最新研究报告,尽管面临全球经济持续的不确定性以及美国关税政策带来的潜在压力,2025年全球大尺寸显示屏(9英寸及以上)整体出货量预计将展现出一定韧性,实现同比增长2.9%。这一增幅虽然略低于2024年水平,但在当前复杂的经济环境下已属不易。值得注意的是,不同应用领域表现分化明显,电视和专用显示屏市场在2025年预计将承受下行压力,出货量可能出现负增长。

LG Display Q2亏损1160亿韩元,OLED业务逆势增长56%

根据LG Display(LG显示)7月24日公布的2024年第二季度合并财务业绩,公司当季销售额为5.587万亿韩元,同比收缩16.7%。更值得关注的是营业利润数据,公司录得1160亿韩元的净亏损,与上季度相比由盈转亏,环比降幅达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