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7-25 阅读量:131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wenwei
【导读】全球领先的存储芯片制造商美光科技(Micron Technology)于7月22日正式宣布,推出其业界首创的高密度、耐辐射单层单元(SLC)NAND产品。这款容量高达256Gb的芯片,标志着美光专为严苛航天环境设计的产品组合迈出了里程碑式的一步,是其最新推出的太空级NAND、NOR及DRAM解决方案系列中的首发产品,且目前已正式面向市场供应。这是主流存储原厂推出的首款同类航天级解决方案。
太空经济催生高性能内存需求
美光指出,在蓬勃发展的商业航天项目与政府太空计划的强劲推动下,全球太空经济正经历前所未有的高速增长。随着人工智能(AI)技术向太空边缘计算的渗透,航天器对能在轨直接处理海量数据的核心硬件性能要求激增。这种“太空边缘智能”正在深刻变革空间操作模式——航天器能够实时分析传感器数据、自主检测异常并作出决策,从而显著减少对地面系统的依赖,优化宝贵的通信带宽资源。
赋能太空AI自主化与可靠性
“我们正在突破太空计算的边界,美光的耐辐射存储产品对于航天器上至关重要的数据存储与处理能力不可或缺,”美光汽车与嵌入式业务部门副总裁兼总经理Kris Baxter强调。“随着人工智能在太空自主导航、实时遥感分析等关键领域的应用深化,美光正加大投入,聚焦于提供具备高弹性与智能化的核心解决方案,以满足下一代航天任务的严苛需求。”
极致严苛的太空环境认证
星载电子设备必须具备在极端宇宙环境中保持长期稳定运行的能力,这些挑战包括剧烈温变、强冲击与振动、真空压力,以及来自太阳高能粒子和银河宇宙射线的高强度辐射暴露。
为确保产品的可靠性完全符合航天领域的最高标准,美光实施了全方位的严格验证流程:
1. 极端环境测试: 严格遵循NASA PEM-INST-001第2级规范,进行长达一年的筛选,涵盖超宽温域循环冲击、精密缺陷检测及590小时的动态老化试验,确保空间飞行级耐久性。
2. 总电离剂量(TID)测试: 依据美国军用标准MIL-STD-883 TM1019条件D,精确测量产品在轨运行全生命周期内累积吸收伽马辐射后仍能保持功能完整性的极限,此为评估任务寿命周期的核心指标。
3. 单粒子效应(SEE)测试: 依据ASTM F1192及JEDEC JESD57标准,深入研究高能粒子对半导体器件的瞬时扰动影响。这项测试验证器件在强辐射环境下的抗干扰性与功能安全性,显著降低因单粒子事件导致的关键故障风险,为太空系统工程师提供至关重要的设计参考依据。
成功实践验证:驱动NASA科研探索
美光源于工业和汽车应用的“加固”技术基因,使其在面向极端边缘环境(如自动化工厂、智能驾驶)的嵌入式内存与存储领域积累深厚。虽然这款SLC NAND是其首款正式获航天认证的产品,但其闪存芯片的太空可靠性已在过往任务中得到实证。
重要合作伙伴Mercury Systems已将美光存储核心集成于其先进的固态数据记录器(SSDR)中,用于捕获和存储巨量、高价值的科学与工程数据。此类SSDR已成功应用于美国宇航局(NASA)喷气推进实验室(JPL)设计建造的“地球表面矿物尘埃源调查”(EMIT)成像光谱仪项目。该设备于2022年发射至国际空间站,其核心任务是绘制全球干旱区域矿物尘埃分布图,深化理解其对地球环境及气候的影响。此外,EMIT采集的珍贵光谱数据亦被拓展应用于水资源调查、稀土元素勘探及农业研究等多个关键领域。
本土化供应链与未来航天布局
作为总部位于美国的唯一存储器制造商,美光在服务航天及国防等关键领域拥有独特的端到端供应链掌控优势,保障了产品的卓越品质、超长生命周期、使用安全性、完全可追溯性以及持续稳定的供应保障。公司近期加速推进的本土制造扩张计划(包括对其弗吉尼亚州马纳萨斯工厂的现代化升级与产能爬坡),更是强化了其在NOR、SLC NAND及长生命周期支持(Long Lifecycle Support)的DDR3/4、LPDDR4等领域对航空航天应用的持续保障能力。
基于庞大的客户工程实验室网络积累的数十年协作经验,美光正积极扩展其服务能力:建立专属区域实验室,扩充技术支援与架构团队规模,以匹配快速增长的航空航天需求。同时,公司也在持续优化针对航天级解决方案的制造流程,从精密的工程设计、晶圆材料的严苛筛选到严格的合规性管控,全方位提升产品品质,解决平台开发者的核心痛点。
助力太空智能时代
依托于此次发布的全新航天级产品矩阵,美光已明确规划路线图,将在未来持续推出更多符合严苛太空标准的新一代内存与存储解决方案,以满足不断发展演进的航天任务对高性能、高可靠存储子系统提出的全新挑战。
全球头部存储器制造商三星电子、SK海力士与美光科技近日取得突破性进展,均已完成DDR6内存标准的首个工程原型开发。这标志着下一代内存技术正式迈入实质性验证阶段。目前,三巨头正与英特尔、AMD、英伟达等核心处理器设计厂商展开深度协作,加速推进DDR6内存平台的整体适配与验证流程,为后续产业化扫除关键障碍。
在数据爆炸式增长的数字经济时代,铠侠(Kioxia)于2025年推出全球首款245.76TB固态硬盘LC9系列,刷新了单设备存储容量上限。这一突破性产品直指人工智能训练、超大规模数据中心等高密度存储场景,标志着企业级存储正式迈入单盘200TB+时代。
全球晶圆代工龙头台积电正式确认,其位于日本熊本县菊阳町的第二座晶圆厂投产时间将从原计划的2027年底推迟至2029年上半年,延期达一年半。此次调整主要源于首座工厂运营后暴露的配套基建短板,凸显海外扩产的本地化挑战。
根据知名市调机构Omdia于2025年7月25日发布的最新研究报告,尽管面临全球经济持续的不确定性以及美国关税政策带来的潜在压力,2025年全球大尺寸显示屏(9英寸及以上)整体出货量预计将展现出一定韧性,实现同比增长2.9%。这一增幅虽然略低于2024年水平,但在当前复杂的经济环境下已属不易。值得注意的是,不同应用领域表现分化明显,电视和专用显示屏市场在2025年预计将承受下行压力,出货量可能出现负增长。
根据LG Display(LG显示)7月24日公布的2024年第二季度合并财务业绩,公司当季销售额为5.587万亿韩元,同比收缩16.7%。更值得关注的是营业利润数据,公司录得1160亿韩元的净亏损,与上季度相比由盈转亏,环比降幅达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