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7-27 阅读量:553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wenwei
【导读】英特尔近日确认其18A(1.8纳米)制程将于2024年下半年如期量产,但下一代14A(1.4纳米)制程的开发计划首次与外部客户需求深度绑定。公司首席执行官陈立武强调,14A制程的投资将取决于"已证实的客户承诺",若未获得足够订单支持,可能中止该技术及后续先进节点的研发。这一战略转向凸显英特尔晶圆代工服务(IFS)业务正从技术导向转为市场驱动。
美国半导体制造能力引发行业担忧
华尔街机构Wedbush分析师布莱森指出,英特尔对14A制程的"客户前置条件"暴露其商业化困境。研究机构Semianalysis进一步警示,若英特尔无法维持技术领先优势,美国将彻底丧失先进制程自主能力,全球晶圆代工市场或长期由台积电主导。不过亦有观点认为,此举反映英特尔对代工业务的务实调整,通过协同客户开发降低研发风险,18A制程的客户反馈机制已被纳入14A规划。
台积电日本扩产计划推迟 市场因素成主因
与此同时,台积电日本熊本第二工厂的投产时间据日媒报道将延至2029年上半年,较原计划推迟约18个月。供应链消息透露,该厂原定导入的6纳米先进制程面临日本本土需求不足的挑战。尽管日本政府推动AI芯片自主计划,但车用芯片市场疲软及AI技术落地滞后,加之中国厂商的竞争压力,导致高端制程需求不及预期。
两大晶圆厂战略折射产业格局变迁
英特尔与台积电的近期动向共同指向先进制程经济性的核心矛盾:技术研发成本攀升与市场需求不确定性形成冲突。英特尔通过客户绑定分摊风险,台积电则依据区域市场需求弹性调整产能。行业分析认为,在3纳米以下制程竞赛中,企业需在技术突破与商业可持续性间寻求平衡,全球半导体供应链的区域化重组进程或将延续。
本文将深入解析CPU/GPU/NPU/FPGA四大核心处理器的核心差异与应用区别
边缘计算盒子是集成了计算、存储、网络连接及特定边缘功能的硬件设备
本文将详细介绍传统PLC与ARM控制器的架构与应用区别
高通第五代晓龙8至尊版发布
2025年第四季度旧制度DRAM价格涨幅依旧客观,但DDR5的涨势已经变得更为强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