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射频前端专利格局激战正酣,中国领跑数量,美日巨头深筑壁垒

发布时间:2025-07-27 阅读量:1062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wenwei

【导读】2025年第二季度,全球射频前端(RFFE)模块与组件领域的专利活动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激烈竞争态势。知名专利分析机构KnowMade发布的最新报告揭示,本季度共计追踪到超过1100项重大专利事件,涵盖了556个新诞生的专利家族、324项成功获得授权的专利,以及250项因到期或申请人主动放弃而失效的专利。这些数据凸显了该关键半导体领域持续高涨的创新活力与复杂的专利博弈。


17.jpg


中国创新力量崛起,美日企业构建技术纵深


报告数据清晰地显示,中国在全球射频前端领域的创新产出中占据了显著优势。在二季度新公开的射频前端模块相关专利家族中,中国企业贡献的比例高达56.6%,遥遥领先。美国则以14.6%的份额位居第二。值得注意的是,通过《专利合作条约》(PCT)途径提交的国际申请占比达到17%,反映出全球化的专利布局考量。然而,报告也同时指出,尽管中国在专利数量上领先,在技术复杂度、创新高度以及专利组合的整体成熟度和战略布局深度方面,仍面临来自传统巨头的严峻挑战。国内创新先锋如睿石创新(RadRock)、芯聆半导体(Chemsemi)、卓胜微(Maxscend)、华为以及兰斯科技(Lansus)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拓展其专利版图。而长期占据行业领导地位的日美企业,包括村田制作所(Murata)、高通(Qualcomm)和思佳讯(Skyworks),则依托其庞大的高质量授权专利库以及在基础材料和核心架构领域的突破性创新,持续巩固其难以撼动的知识产权(IP)护城河。


企业专利格局:数量较量与战略分野


在专利申请的具体数量上,村田和睿石创新成为当季最为活跃的两股力量,分别新增了41个和38个新专利家族。这两家公司的专利策略呈现出鲜明差异:村田的布局覆盖了射频前端从滤波、放大到天线调谐等全链条技术节点,展现出其提供高度集成解决方案的综合实力;睿石创新则聚焦于功率放大器(PA)电路设计与可重构射频前端架构等前沿方向,并且在本季度开始积极提交PCT国际申请,标志着其拓展全球市场、强化国际影响力的雄心初显。


技术演进聚焦:声波滤波与功率放大


深入分析专利活动的技术构成,声波滤波技术与功率放大器两大领域构成了主要的创新战场。在声波滤波器方面: 服务于智能手机、Wi-Fi设备等高频需求的声表面波滤波器(SAW)和体声波滤波器(BAW)技术专利热度不减,新专利家族数量分别达到117项和78项。针对更高频段(如毫米波)需求的新型技术路线,如XBAR和薄膜体声波谐振器(LBAW)正吸引越来越多的研发资源和专利申请。在功率放大器方面: 该技术领域的创新尤为活跃,新诞生的专利家族数量高达202个,突显了提升信号强度、能效比和线性度对满足5G/6G及Wi-Fi新标准挑战的核心意义。


关键收购:SpaceX强化射频供应链安全


值得关注的专利交易事件是,埃隆·马斯克领导的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通过旗下子公司Tune Holdings,成功收购了射频滤波器专业公司Akoustis的核心专利组合。此次交易为SpaceX带来了40项宝贵的高频BAW滤波器设计专利。此举战略意图清晰:通过内部化关键的前端组件技术与IP,SpaceX旨在降低供应链外部依赖,并显著提升其星链(Starlink)卫星通信系统及未来航空航天通信系统的整体性能与可靠性。


未来展望:标准驱动与高度集成化


面向未来,随着5G-Advanced商用化部署的加速推进以及Wi-Fi 7标准的落地普及,对射频前端模块性能的要求将持续攀升。报告预测,市场将进一步向更高集成度(如L-PAMiD、L-FEM)、更高性能(支持更宽频段、更大带宽)和更低功耗方向演进。驱动射频前端市场的创新引擎将持续高速运转,企业为在下一轮竞争中抢占先机,势必进一步强化专利布局的密度与质量。KnowMade此前已指出,射频前端的技术迭代将促使相关厂商加倍投入研发与知识产权保护,预示着未来市场竞争将更加白热化,专利作为核心战略资产的重要性将只增不减。


相关资讯
CPU、GPU、NPU、FPGA的核心差异与应用分析

本文将深入解析CPU/GPU/NPU/FPGA四大核心处理器的核心差异与应用区别

边缘计算盒子:物联网落地的关键引擎与核心技术优势剖析

边缘计算盒子是集成了计算、存储、网络连接及特定边缘功能的硬件设备

国产光刻机突破性进展!稳顶聚芯首台高精度步进式光刻机成功出厂

本文将详细介绍传统PLC与ARM控制器的架构与应用区别

内存市场格局生变:DDR5持续涨价!

2025年第四季度旧制度DRAM价格涨幅依旧客观,但DDR5的涨势已经变得更为强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