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半导体重大突破!攻克28nm以下e-Flash技术填补国内空白

发布时间:2025-08-21 阅读量:14327 来源: 发布人: suii

8月21日,中国半导体行业迎来里程碑式进展——领开半导体成功研发并量产28nm以下嵌入式闪存(e-Flash)技术,一举打破国外厂商在该领域的长期垄断。这一突破不仅填补了国内高端存储芯片的技术空白,更为国产MCU、汽车电子及AIoT设备的自主可控提供了关键支撑。

 

微信图片_20250821140852.jpg

 

一、技术破冰:为何28nm以下e-Flash如此重要?

嵌入式闪存(e-Flash)是智能设备"大脑"的核心存储单元,广泛应用于:

 

•物联网终端(智能家居、工业传感器)

 

•汽车电子(ECU、智能座舱)

 

•AI边缘计算(端侧推理芯片)

 

此前,28nm及更先进节点的e-Flash技术被美光、三星、台积电等国际巨头牢牢掌控,国内企业仅能实现40nm工艺量产,导致高端MCU、车规级芯片严重依赖进口。

 

领开半导体的突破意味着:

 

·性能跃升:读写速度较40nm提升40%,功耗降低25%

 

·面积优化:芯片尺寸缩小50%,显著降低制造成本

 

·可靠性突破:通过AEC-Q100车规认证,数据保存周期超15年

 

二、领开半导体如何实现技术突围?

据产业链调研,领开半导体采用三大创新路径:

 

1.独创存储单元结构:突破传统浮栅技术限制,规避国际专利壁垒

 

2.国产设备适配:与中微公司、北方华创合作开发专属刻蚀/沉积工艺

 

3.晶圆厂深度协同:在中芯国际28nm产线完成量产验证,良率达92%

 

目前,该技术已应用于领开自研的LK32系列MCU芯片,并开始向比亚迪、华为海思等企业送样测试。

 

三、产业影响:重构全球存储芯片竞争格局

1.国产MCU弯道超车

国内厂商可基于该技术开发高性能MCU,替代意法半导体STM32系列,预计2025年国产化率将从15%提升至35%。

 

2.汽车芯片自主可控

满足智能汽车对高可靠性存储的需求,打破博世、英飞凌在车载ECU领域的垄断。

 

3.设备材料链受益

带动国产半导体设备、材料需求增长。

 

这是中国半导体自主化迈出关键一步,领开半导体的技术突破标志着中国在高端存储芯片领域已从"跟跑"转向"并跑"。随着国产替代进程加速,未来3年有望在物联网、汽车电子等领域形成200亿规模的国产e-Flash市场。这一突破不仅是技术层面的胜利,更是全球半导体产业格局重塑的重要变量。


相关资讯
CPU、GPU、NPU、FPGA的核心差异与应用分析

本文将深入解析CPU/GPU/NPU/FPGA四大核心处理器的核心差异与应用区别

边缘计算盒子:物联网落地的关键引擎与核心技术优势剖析

边缘计算盒子是集成了计算、存储、网络连接及特定边缘功能的硬件设备

国产光刻机突破性进展!稳顶聚芯首台高精度步进式光刻机成功出厂

本文将详细介绍传统PLC与ARM控制器的架构与应用区别

内存市场格局生变:DDR5持续涨价!

2025年第四季度旧制度DRAM价格涨幅依旧客观,但DDR5的涨势已经变得更为强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