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11-13 阅读量:46 来源: 发布人: bebop
2025年11月12日,据韩国权威媒体《朝鲜日报》援引业内消息人士透露,受通用型D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市场持续供不应求影响,全球存储芯片巨头SK海力士的通用DRAM业务营业利润率有望在2026年第一季度突破70%大关。若此预测成真,将是继1995年Windows 95发布引爆PC热潮、带动内存超级景气周期后,时隔近三十年再次出现如此高盈利水平。
当前,服务器、个人电脑及移动设备对通用DRAM的需求稳步攀升,但SK海力士的产能重心已全面转向高带宽内存(HBM)领域——尤其是为AI芯片巨头英伟达配套的HBM产品线。这种战略调整虽契合人工智能爆发带来的高端存储需求,却也导致传统通用DRAM产能严重受限。
更关键的是,行业整体趋势正在加剧这一结构性短缺。除SK海力士外,三星电子新建的P4晶圆厂、SK海力士自身的M15x新产线,均以HBM为主要生产目标;而另一大竞争对手美光虽对通用DRAM产能做出小幅回调,仍难以填补快速扩大的市场缺口。业内人士普遍判断,这种非HBM类DRAM的供给紧张局面或将延续至2026年底,甚至更久。
在2025年第三季度财报说明会上,SK海力士已明确表示,不仅HBM产品供不应求,就连面向服务器、PC和智能手机的通用DRAM,其2026年全年的供货量“基本已被预订完毕”。这一表态清晰反映出当前产能与市场需求之间的巨大鸿沟。
由于产能无法及时扩张,DRAM价格持续走强。市场分析指出,若2026年第一季度价格维持高位,SK海力士通用DRAM业务的营业利润率将大概率突破70%,重现1995年那轮由PC普及和操作系统升级共同驱动的黄金周期。
值得注意的是,存储行业的运营逻辑正发生深刻变革。过去依赖“大规模量产—市场销售”的传统模式,正逐步被“远期合约锁定客户+按需排产”所取代。这种转变不仅提升了供应链稳定性,更显著增强了企业盈利的可预测性与抗波动能力。
SK海力士近期已确认与英伟达签署2026年第六代高带宽内存(HBM4)的长期供货协议。尽管市场一度担忧三星、美光等厂商加入HBM4供应链可能导致价格下行,但公司明确回应称,所有供应谈判均建立在“保障合理利润空间”的基础上,有效打消了投资者顾虑。
受上述利好推动,金融数据服务商FnGuide最新数据显示,SK海力士2026年营业利润预期值已从一个月前的502,460亿韩元大幅上调至687,301亿韩元,增幅高达36%。这一调整充分反映了市场对其未来两年业绩持续高增长的高度认可。
综上所述,在AI浪潮与传统终端需求双重驱动下,SK海力士正站在新一轮存储产业景气周期的风口。通用DRAM的结构性短缺不仅为其带来短期利润爆发,更标志着整个行业盈利模式向高质量、高确定性方向演进。未来两年,这家韩国半导体龙头有望凭借技术优势与产能策略,持续领跑全球存储市场。
近期,美国AI算力巨头CoreWeave以其数据中心资产为抵押发行的债券遭遇市场冷遇,这一事件向行业释放出一个重要信号:资本市场对AI基础设施的狂热投资正在回归理性。此前,凭借与英伟达的深度绑定和AI算力需求的爆发,CoreWeave一度成为资本市场的宠儿,估值在一年内从20亿美元飙升至190亿美元。然而,此次发债遇冷似乎表明,投资者开始重新评估AI基础设施项目的风险与回报。
百度正式发布两款全新AI芯片“昆仑新M100”与“昆仑芯M300”,以及两款革命性超节点产品“百度天池256超节点”和“百度天池512超节点”。
在全球半导体行业竞逐第三代宽禁带材料的热潮中,安森美(onsemi)近期正式发布了其垂直氮化镓(GaN)半导体技术,这一突破被业界视为有望重塑人工智能(AI)基础设施与电气化应用格局的关键进展。该技术通过独特的垂直结构设计,解决了传统平面GaN在功率密度与热管理上的瓶颈,为高要求的AI计算与能源转换场景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特斯拉计划新建一座用于Optimus人形机器人的制造厂房
在全球半导体产业竞争白热化的当下,行业巨头台积电(TSMC)再次以惊人手笔引发关注。据媒体报道,台积电计划投入高达1.5万亿新台币(约合500亿美元),新建四座专注于2纳米及更先进制程(业界称为A14制程)的半导体工厂。这一决策背后,是每片晶圆高达4.5万美元的天价成本,以及对未来技术制高点的战略性抢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