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伟达中国市场份额归零!黄仁勋疾呼:封锁中国AI市场,最终伤的是美国自己

发布时间:2025-11-17 阅读量:50 来源: 发布人: bebop

近日,在纽约Citadel Securities举办的一场闭门活动中,英伟达(NVIDIA)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黄仁勋罕见地公开表达了对中国市场现状的深切忧虑。他直言不讳地指出,受美国持续收紧的出口管制政策影响,该公司在中国高端芯片市场的份额已从95%暴跌至零。


出口限制层层加码,合规产品也难逃命运

自2022年10月起,为应对美方出口新规,英伟达陆续推出A800、H800以及专为中国市场定制的H20等“降规版”芯片,试图在合规前提下维持其在中国市场的存在感。然而,美国政府并未就此止步。今年4月,新一轮出口管制措施直接叫停了H20芯片对华销售,导致英伟达蒙受高达45亿美元的库存损失,并错失约80亿美元的潜在营收。

尽管8月英伟达重新获得H20对华出口许可,但代价高昂——需向美国政府上缴15%的销售额作为“分成”。更令局面雪上加霜的是,该芯片随后因所谓“安全风险”被中国网络安全监管部门纳入调查范围,多家本土客户也被建议谨慎使用此类“特供”产品。

黄仁勋警告:孤立中国AI开发者是战略失误

面对这一系列连锁反应,黄仁勋重申其一贯立场:切断与中国AI生态的联系,不仅无法遏制中国技术发展,反而会加速其自主化进程,最终损害美国自身的科技领导地位。

“不让全球近一半的人工智能研究人员基于美国技术进行创新,是一个严重的战略错误。”黄仁勋强调。据他介绍,中国拥有全球约50%的AI研发人才,这些开发者是推动整个行业进步的核心力量。“问题是,我们如何在保持领先、赢得竞争的同时,确保世界继续以美国技术为基础构建未来?”

他进一步指出:“任何损害中国利益的举措,往往也会反噬美国,甚至带来更严重的后果。”

中国加速“去美化”,国产替代全面崛起

黄仁勋的担忧并非空穴来风。在美国技术封锁的倒逼下,中国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进半导体与AI芯片的自主可控。华为于今年9月正式发布全新AI芯片路线图,不仅展示了绕过英伟达架构的集群计算方案,还透露出在先进制程领域的突破意图。

与此同时,阿里巴巴、腾讯、百度、字节跳动等互联网巨头纷纷加码自研芯片布局,或通过内部研发,或借力外部投资,力求摆脱对海外高端GPU的依赖。这种由政策驱动与市场需求双重加持的国产替代浪潮,正在快速蚕食英伟达曾牢牢掌控的市场高地。

中国芯片实力被严重低估?

值得注意的是,黄仁勋在近期多次公开场合表达了对中国制造潜力的高度认可。他甚至用“仅落后美国几纳秒”来形容当前中美在芯片领域的差距——这显然不是指物理时间,而是强调中国在人才储备、工程执行力和区域竞争机制上的惊人追赶速度。

“中国拥有深厚的技术人才基础、极强的执行力,以及各省之间激烈的内部竞争,这些因素共同构成了其强大的创新引擎。”黄仁勋表示。

结语:封锁不是答案,合作才是未来

在全球科技格局深度重构的当下,单边制裁与技术脱钩非但无法遏制对手,反而可能催生一个更加独立且强大的竞争体系。黄仁勋的发声,既是对现实困境的坦诚剖析,也是对美国政策制定者的隐晦警示:在人工智能这场关乎未来的竞赛中,将全球最大开发者群体拒之门外,无异于自断臂膀。


相关资讯
第一批人形机器人企业,悄然倒闭......

硅谷明星人形机器人初创公司K-Scale Labs悄然倒闭

特斯拉加速“去中国化”:地缘博弈下的供应链大迁徙

特斯拉明确要求其供应商:在美国本土组装的车型中全面剔除中国制造的零部件

AI狂潮引爆“存储芯片荒”!手机价格或将迎来新一轮暴涨

三星、美光、SK海力士等国际原厂对DRAM报价涨幅接近50%!

STM32选型终极指南:F103、F407、F429、F767、H743性能对比与应用场景全解析

本文将深度解析ST F103/F407/F429/F767/H763五款主流芯片的具体性能差距

美光科技全面退出中国数据中心市场?背后真相与行业影响深度解析

全球存储芯片巨头美光科技(Micron Technology)正计划彻底停止向中国境内的数据中心客户供应服务器内存芯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