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热潮引爆存储芯片价格飙升!三星DDR5涨幅高达60%,手机厂商承压

发布时间:2025-11-17 阅读量:23 来源: 发布人: bebop

2025年11月14日,据业内消息,全球存储芯片龙头三星电子已大幅上调部分DRAM产品价格。受人工智能(AI)数据中心对高性能存储芯片的强劲需求推动,三星本月将32GB DDR5内存模块的合约价从9月的149美元上调至239美元,涨幅达60%。此外,16GB和128GB DDR5芯片价格也分别上涨约50%,达到135美元和1194美元;64GB与96GB型号同样涨价超30%。

作为全球最大DRAM制造商,三星此次调价是在10月初步敲定季度供应合约报价后作出的决策。通常,这类合约每季度更新一次。知情人士透露,由于服务器市场对高带宽内存的需求激增,当前存储芯片严重供不应求,甚至引发部分客户恐慌性采购。

半导体分销商Fusion Worldwide总裁Tobey Gonnerman向路透社表示:“许多大型服务器厂商和数据中心建设方如今面临‘买不到、买不起’的双重困境,不得不接受极端溢价。”另一位收到三星内部简报的消息源也证实了本轮涨价属实,但三星官方暂未对此置评。

此轮涨价潮不仅限于服务器领域,正迅速波及消费电子市场。小米最新发布的Redmi K90标准版(12GB+256GB)起售价为2599元,较上一代K80上涨200元。小米集团总裁卢伟冰坦言,内存芯片成本大幅攀升是推高终端售价的主因。据“界面新闻”报道,包括小米、OPPO、vivo在内的主流手机品牌,其DRAM库存普遍不足两个月,部分甚至低于三周。面对原厂近50%的提价要求,厂商正陷入是否接受涨价的两难境地。

有存储芯片原厂员工指出,若智能手机客户拒绝提价,产能或将优先转向利润更高、需求更迫切的AI与数据中心客户。这一策略凸显了当前市场资源分配的倾斜趋势。

值得注意的是,三星在DRAM领域的定价权相较竞争对手更具优势。KB Securities研究主管Jeff Kim分析称,由于三星此前在AI芯片布局上节奏较慢,反而未被大量长期低价合约锁定,使其在当前供需失衡中掌握更强议价能力。

市场研究机构TrendForce分析师Ellie Wang预测,三星在2024年第四季度(10月至12月)的DRAM合同价格涨幅或达40%–50%,显著高于行业平均预期的30%。“厂商对价格持续上涨充满信心,”她补充道,“目前几乎所有客户都在争相签订覆盖2026年甚至2027年的长期供货协议。”

除DRAM外,NAND Flash同样迎来涨价潮。据悉,闪迪(SanDisk)已在11月将NAND闪存合约价上调50%。更值得关注的是,据韩国《朝鲜日报》报道,三星电子、SK海力士、铠侠、美光等全球八大NAND制造商正酝酿削减2025年下半年产能,以维持价格涨势并加速向QLC NAND技术转型——后者正是AI数据中心所需的大容量、高性价比存储解决方案。

综上,AI驱动的算力革命正深刻重塑存储芯片市场格局。在供需矛盾短期内难以缓解的背景下,无论是服务器厂商还是消费电子品牌,都将持续面临成本压力与供应链调整的双重挑战。


相关资讯
存储器价格持续攀升冲击消费电子市场,2026年全球智能手机与笔电出货预测下修

​近期,全球存储器市场迎来新一轮价格上涨周期。受存储芯片供应紧张、原材料成本增加及新兴技术需求扩张等多重因素影响,存储器价格的持续攀升已显著传导至消费电子终端领域。

荷兰安世半导体断供晶圆!全球汽车产业面临停产危机

​近日,全球半导体行业传出重磅消息:荷兰安世半导体(NXP Semiconductors,简称安世)因受出口管制政策影响,已暂停向中国市场供应关键车规级晶圆。

耐世特亚太区智能制造总部苏州奠基,助推中国汽车产业链智能化升级!

​近日,全球领先的汽车转向及动力传动系统供应商耐世特汽车系统公司(Nexteer Automotive)在苏州工业园区举行亚太区智能制造总部项目的奠基仪式。这一重大项目不仅标志着耐世特在中国市场的战略布局进一步深化,更预示着中国汽车产业链智能化升级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Cognizant战略收购3Cloud!深化Azure核心能力,塑造云端行业新格局

近日,全球领先的IT咨询与服务提供商Cognizant宣布完成对专注于微软Azure的顶级服务商3Cloud的收购。这一战略性举措远非简单的业务叠加,而是Cognizant旨在强化其云端领军地位、为客户提供更深度价值的关键布局,预示着云端服务行业格局的新一轮演变。

三星领衔韩国本土投资5年3100亿美元,强化供应链自主与国际谈判筹码

在全球经济格局深刻变革、供应链重组加速的背景下,韩国经济巨擘正展现出强大的战略协同性。近期,以三星集团为首的韩国主要财阀宣布了规模空前的国内投资计划,这不仅是一场提振韩国本土经济的“内功”修炼,更是一盘着眼于平衡全球布局、特别是在中美贸易摩擦背景下优化美韩贸易协定的深远棋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