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11-19 阅读量:91 来源: 发布人: bebop
2025年11月17日,在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第三季度业绩说明会上,公司行政总裁兼执行董事桂生悦对外释放出关键信号:“从法律层面看,极氪私有化退市并与吉利汽车合并已无障碍,相关流程正在有序推进,预计今年年底前将全面完成交割。”这一表态意味着,自2024年5月启动的吉利汽车与极氪整合计划正式进入最后冲刺阶段。
回顾整个合并进程,节奏之快令人瞩目。早在2024年5月7日,吉利汽车首次披露拟全资收购极氪剩余股份,彼时其已持有极氪约65.7%的股权。短短两个多月后,即7月15日,双方签署正式合并协议,明确吉利将收购尚未持有的全部极氪股份。为兼顾股东多元诉求,交易方案提供了灵活对价选择:极氪股东可按每股兑换2.687美元现金,或换得1.23股吉利汽车股票。
这一设计充分尊重了投资者在流动性偏好与长期价值判断上的差异。而9月15日举行的极氪科技特别股东大会上,高达94.2%的赞成票通过合并议案,彻底扫清了制度性障碍,为年底顺利收官奠定坚实基础。
此次合并并非简单的资本运作,而是吉利控股集团贯彻2024年9月发布的《台州宣言》的核心举措。该宣言明确提出,集团将进入以“战略聚焦、资源整合、高效协同、稳健运营、人才驱动”为支柱的新发展阶段,全力聚焦汽车主业。
桂生悦直言:“当前市场环境容不得半点试错,我们必须把分散的力量拧成一股绳。”过去,吉利旗下多个品牌存在“小而散、散而乱”的问题,资源重复投入、内部竞争隐忧频现。通过此次整合,吉利将打破极氪与母公司之间的壁垒,在研发体系、供应链管理、制造平台、销售渠道及全球化布局等维度实现深度协同。
合并带来的经济效益已初见端倪。据吉利控股集团CEO李东辉透露,整合完成后,仅在研发环节即可节省以十亿元计的成本,采购协同更有望带来几十亿元的降本空间。吉利汽车集团CEO淦家阅进一步指出,整体运营效益将提升超过5%,而在研发、管理及营销三大核心领域的效率增幅预计可达15%至20%。
更重要的是,合并后的吉利汽车将构建覆盖燃油车、纯电动车、插电式混合动力及醇氢电动等全技术路线的产品矩阵,并同步布局主流市场、中高端市场乃至豪华细分领域。极氪在高端智能电动领域的领先优势,叠加吉利在大众市场的深厚根基,将形成“1+1>2”的战略合力。
市场表现也印证了这一整合逻辑的前瞻性。2025年第三季度,极氪科技实现总营收315.6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1%,环比增长达15.1%,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动能和市场认可度。
随着年底交割临近,一个集技术、规模、品牌与全球布局于一体的“全能型”中国汽车巨头正加速成型。在电动化与智能化浪潮席卷全球的当下,吉利与极氪的深度融合,不仅是一次企业内部的战略重构,更是中国车企向世界级竞争舞台发起冲击的关键一步。
全球半导体行业再次迎来技术突破的重要时刻。三星电子近日正式公布了其2纳米制程芯片的首批性能数据,显示较第二代3纳米工艺性能提升12%、能效提升25%,芯片面积缩小5%。这一技术突破预示着全球晶圆代工市场的竞争格局可能发生重大变化。
当人工智能发展的巨轮驶入深水区,一场关于未来十年的思想盛宴在中关村上演。近日,600位来自科研界、产业界与投资界的领军人物齐聚一堂,其中包括图灵奖得主姚期智、宇树科技创始人王兴兴,以及智谱、第四范式、阶跃星辰、面壁智能、阿里云等企业核心负责人。
当地时间11月18日,Anthropic、微软与英伟达三方同步官宣达成全新战略联盟!
近期,全球闪存市场掀起一轮涨价潮,涨幅已逼近40%大关。这一市场变动正迅速传导至消费电子领域,小米集团合伙人、总裁卢伟冰公开表示,若闪存价格持续上涨,公司未来可能会通过调整产品售价来应对成本压力。这一表态引发市场广泛关注,消费电子行业可能迎来新一轮价格调整。
近期,科技圈传出苹果折叠屏iPhone取得重大进展。据环球时报转引wccftech报道,苹果首款折叠屏手机iPhone Fold的核心"无折痕"屏幕已正式定型,供应链合作伙伴富士康更是搭建了专属生产线。不过,铰链和电池问题仍未完全解决,成为产品量产的主要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