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起诉30余家中国企业!

发布时间:2025-11-21 阅读量:16 来源: 发布人: bebop

近日,特斯拉在中国掀起一波法律行动,引发广泛关注——短短四个月内,已对30多家企业提起诉讼,核心诉求惊人一致:退还新能源汽车购车补贴。这场风波最初因头部MCN机构无忧传媒被诉而浮出水面,迅速点燃舆论。

无忧传媒成焦点,7761元补贴惹争议

作为拥有超十万签约达人、全网粉丝总量突破20亿的行业巨头,无忧传媒在2022年以企业名义购入一辆特斯拉。当时,特斯拉依据国家政策为其垫付了7761元购车补贴,并明确约定:车辆须在两年内行驶满2万公里,方可保留该补贴资格。

然而,截至履约期结束,该车实际行驶里程未达标准。特斯拉随即发起诉讼,要求退还补贴款项。无忧传媒方面回应称,此前并未收到相关沟通通知,对突然被诉感到意外,但表示愿意协商处理退款事宜。

补贴政策背后的“隐形门槛”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两年跑满2万公里”的硬性要求,并非面向所有消费者,而是专门针对企业客户设定的条件。个人购车者不受此限制。根据中国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车企需先行垫付补贴资金,再向政府申请报销。若企业用户未能满足使用条件,车企则面临无法回款的风险。

正因如此,特斯拉自2022年起便开始对未达标客户发出补缴通知。随着2022年底国家新能源购车补贴正式退出历史舞台(购置税减免政策仍延续至2027年,但将逐年退坡),车企对历史补贴合规性的追责愈发严格。

特斯拉“铁腕”追补,同行做法更柔性?

据公开信息显示,深圳、嘉兴、上海等地已有数十家企业被特斯拉起诉,涉及金额从7000元至15000元不等,原因均为行驶里程未达标。相较之下,比亚迪、蔚来等本土新能源品牌在类似问题上通常采取更灵活的处理方式——或在购车前严格审核企业用途,或在发现问题后协商分期退款,避免直接对簿公堂。

特斯拉此次集中诉讼,虽在法律层面站得住脚,却被部分舆论批评为“只讲规则、不讲人情”,尤其在当前车企普遍强调用户服务体验的大环境下,显得格外强硬。

给企业用户的两大提醒

对于已经购买特斯拉的企业用户:
请立即核查车辆过去两年的实际行驶里程。若未达到2万公里,建议主动联系特斯拉沟通解决方案,避免被动卷入法律纠纷。

对于计划采购特斯拉的企业买家:
务必在购车合同中明确写入补贴相关条款,尤其是里程要求、违约责任及沟通机制,以规避未来潜在风险。


结语
新能源汽车补贴虽已落幕,但其遗留的合规问题仍在持续发酵。特斯拉此举既是风控之举,也敲响了企业用车合规管理的警钟。在政策红利退潮后,如何平衡规则执行与客户关系,将成为所有车企必须面对的新课题。


相关资讯
中国DDR5产能成破局关键!

随着中国大陆DDR5内存产能大规模释放,供需失衡有望得到根本缓解

芯片断供风暴席卷德国车企!安世半导体争端引发全球供应链震荡

受安世半导体芯片短缺影响,博世三大工厂停产告急,数千员工被迫休假

主频800MHz,全球首款18nm工艺MCU发布!

意法半导体正式发布新一代微控制器—STM32V8

赚翻了!三季度三星电子DRAM业务实现销售额139.42亿美元!

2025年第三季度,三星电子DRAM业务实现销售额139.42亿美元,环比激增29.6%

Arm突遭韩国反垄断突袭调查!高通全球围剿,芯片授权模式面临大考

韩国公平贸易委员会已对芯片设计巨头Arm位于首尔的办事处展开突击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