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11-26 阅读量:89 来源: 发布人: bebop
在全球人工智能(AI)技术迅猛发展的推动下,传统科技企业正加速战略转型。近日,全球知名IT厂商惠普(HP Inc.)宣布一项重大重组计划——将在2028财年结束前裁减约4000至6000名员工,占其全球员工总数(约5.8万人)的7%至10%。此举标志着惠普正式加入由AI驱动的企业变革浪潮,成为继多家科技巨头之后又一家因智能化升级而大规模优化人力结构的公司。
惠普首席执行官恩里克·洛雷斯(Enrique Lores)在公开声明中强调,此次重组并非单纯的成本削减,而是公司面向未来十年甚至二十年竞争力重塑的关键一步。“我们正处在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窗口,必须抓住AI带来的结构性变革,否则将错失长期增长机会。”他表示。
据披露,惠普正利用生成式AI和自动化工具加速产品研发周期、优化软件迭代效率,并在客户服务与内部运营等多个环节推进智能化替代。例如,AI客服系统已逐步承担起常规咨询任务,而智能流程引擎则显著提升了供应链与财务系统的响应速度。
尽管部分岗位因自动化而被精简,但惠普也明确表示将在AI集成、边缘计算及可持续技术等新兴领域加大人才投入,以构建更具韧性的产品生态。
此次重组预计将产生约6.5亿美元的一次性支出,其中2.5亿美元将在当前财年确认。然而,公司预计到2028财年末,通过流程优化与效率提升,每年可实现至少10亿美元的运营成本节约。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战略调整恰逢惠普面临严峻的外部成本压力。受数据中心对高性能内存芯片需求激增影响,DRAM等关键组件价格持续攀升,直接拖累公司本财年每股收益约30美分。即便已采取提价、引入低成本供应商及降低标准配置内存容量等多重应对措施,净负面影响仍难以完全抵消。
在最新发布的财报中,惠普第四财季营收达146.4亿美元,同比增长4.2%,略超市场预期;调整后每股收益为93美分,小幅优于分析师预测的92美分。其中,个人系统业务(主要为PC)营收增长8%至103.5亿美元,成为主要增长引擎;而传统打印业务则下滑4%,录得42.7亿美元收入。
然而,公司对整个2025财年的业绩展望却低于市场预期。惠普预计全年调整后每股收益区间为2.90至3.20美元,明显低于FactSet汇总的分析师平均预期3.34美元。第一财季指引为73至81美分,亦略逊于预期的78美分。
惠普的此次大刀阔斧改革,折射出整个科技行业在AI时代下的集体焦虑与主动求变。正如洛雷斯所言:“没有哪一份工作能完全置身AI之外。关键在于如何驾驭它,而非回避它。”
在效率与创新之间寻找平衡,已成为企业生存的新命题。惠普能否借AI东风实现华丽转身,不仅关乎自身命运,也将为传统硬件厂商的数字化转型提供重要样本。未来三年,这场以智能技术为核心的组织进化,或将重塑整个PC与打印行业的竞争格局。
在AI大模型快速发展的浪潮中,谷歌加码自研AI芯片布局,近期正式推出第七代TPU“Ironwood”。这一专为生成式AI推理优化的芯片,支持9216颗液冷芯片协同工作,性能较前代提升高达10倍,能效提升近2倍,标志着谷歌在AI算力自主可控道路上迈出关键一步。
上海芯上微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AMIES)宣布,其首台自主研发的350nm步进光刻机已完成全部出厂调试与验收工作,正式启程发往客户现场。
台积电位于凤凰城附近的Fab 21晶圆厂因关键工业气体供应商—英国林德集团遭遇电力故障,导致气体供应中断,工厂被迫停工数小时。
美光科技正将其多代DRAM技术研发重心聚焦于日本广岛,这座拥有深厚半导体产业底蕴的城市将成为美光攻克1β纳米以下更先进制程的关键基地。
在近期股价出现显著波动后,英伟达直接将其GPU与谷歌的TPU进行对比,声称自己是“唯一可以运行所有AI模型、并在各种计算场景中通用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