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相争竞逐AI眼镜新赛道,全产业链迎来发展新机遇

发布时间:2025-11-28 阅读量:29 来源: 发布人: suii

近日,阿里巴巴旗下夸克正式推出自研AI眼镜,涵盖S1和G1两个系列共六款产品。这标志着又一家科技巨头加入智能眼镜战局。今年以来,小米、百度、Rokid等企业相继布局这一新兴领域,就连传统眼镜品牌也开始向智能化转型。业内专家预测,AI眼镜有望成为继智能手机之后下一个现象级消费电子品类,将带动从核心元器件到应用开发的全产业链协同发展。

一、产品差异化布局满足多元需求

纵观当前市场,各厂商正采取差异化策略抢占不同细分市场。夸克此次推出的两个系列各具特色:S1系列主打高性能,搭载双旗舰芯片和双光机双目显示系统,支持3K视频录制和0.6秒极速抓拍,面向对性能有较高要求的专业用户;G1系列则主打轻量化设计,重量控制在40克左右,在保证芯片、声学和拍摄等核心性能的同时,更注重日常佩戴的舒适性,契合普通消费者的时尚需求。

这种差异化布局反映了行业对市场需求的理解正在深化。一方面,高性能产品满足了用户在办公、专业拍摄等场景的需求;另一方面,轻量化设计则更好地解决了用户对佩戴舒适性的顾虑,为大规模普及创造了条件。

二、产业链各环节迎来新发展机遇

AI眼镜产业的快速发展,正在为上下游企业创造新的增长点。在上游领域,光学显示、芯片、传感器等核心元器件供应商首先受益。特别是微显示技术和AR光学方案提供商,随着产品销量增长,订单量有望显著提升。

中游的制造与集成环节同样迎来新机遇。随着产品迭代速度加快,对精密制造和快速量产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这将推动相关制造企业进行技术升级。而在下游,应用开发和内容生态建设将成为新的竞争焦点。从导航、翻译到智能助手,各类应用场景的拓展将为企业带来新的增值空间。

三、技术突破推动产品体验升级

本次发布的新品在多个技术维度实现了突破。S1系列采用的双光机双目显示方案,有效改善了AR显示的沉浸感和舒适度;而G1系列则在轻量化方面取得进展,40克的重量为长时间佩戴提供了可能。这些技术进步标志着AI眼镜正从“可用”向“好用”迈进。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各厂商在提升性能的同时,都在努力解决设备重量、续航等用户体验的核心痛点。这种以用户需求为导向的产品开发思路,预示着行业开始进入良性发展阶段。

相关资讯
我国超导磁体技术迎里程碑!中科院研制出16.5特斯拉大口径磁体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成功突破大口径高场通用超导磁体技术瓶颈,自主研制出中心磁场强度达16.5特斯拉、内孔直径150毫米的超导磁体,创造了国内同类大口径通用超导磁体的最高磁场纪录。

AI热潮催生存储器需求激增,戴尔、惠普等预警明年将短缺

近日,戴尔、惠普、联想等全球主要PC制造商相继发出预警,指出人工智能应用的快速发展正在引发存储器需求的爆发式增长,预计明年全球存储器芯片供应将出现严重紧张。

GPU芯片获大单传闻引爆市场,东芯股份股价三日暴涨30%!真相如何?

东芯股份在公告中澄清:经向上海砺算核实,双方仅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合作方向涵盖国产云桌面系统、AI PC、云渲染及数字孪生解决方案等前沿领域

三星紧急“撤编”HBM特种部队,回归DRAM!背后释放什么信号?

三星电子已正式解散成立仅一年的高带宽(HBM)特别开发团队,并将全部人员及业务整合进DRAM开发部门的设计团队

制造、医疗、交通先行!全国多地启动国家人工智能应用中试基地建设

近日,从国家发展改革委11月份新闻发布会传来重磅消息:国家人工智能应用中试基地建设已在全国多地正式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