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电路保护的电气试验

发布时间:2010-11-23 阅读量:1308 来源: 发布人:

【中心议题】

  • 介绍了集成电路保护
  • 给出了集成电路保护的电气试验方案

【解决方案】

  • 确定试验步骤和顺序,并给制试验流程图
  • 根据模块功能的划分,选择相应的输入、输出信号接入点
  • 逐步测试并作详细的记录

随着技术的发展,继电保护也出现了集成电路、微机等新的保护装置,新技术的应用,一方面提高了工程管理水平;另一方面也对我们的试验维护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标准。

1 集成电路保护

一次电量经变换后,输入集成保护装置,在内部经二次变换为集成电路能够接受的小电压信号,输入集成电路比较器并与预先设定的值"整定值#进行比较,一旦发现输入值超过整定值,即输出动作信号至驱动电路,驱动电路将信号放大后驱动出口继电器动作于断路器分闸,最后切除故障线路。

2 试验项目的设置及精确度要求

尽管集成电路保护与以往的保护装置相比具有不同的原理和特点,但作为保护装置又具有相同的功能要求,因此,试验项目的设置既要考虑到集成电路保护的特点,又要满足继电保护的要求,详细说明如下:

1、动作值:任何保护均有整定值。即当被保护电路的电量值达到或超过整定值时,保护装置应当准确可靠地动作,因此该值重要程度最高,如电磁式继电器的整定误差3%

2、返回值:测返回值的目的是为了追求返回系数。在电磁式继电器保护装置中,既要考虑瞬时故障的返回,又要考虑继电器触点压接可靠,通常对返回值有较严格的要求。例如,对过流继电器的要求是返回系数在0.850.9,之间,对欠流"#继电器的返回系数要求通常是不大于1.2,而集成电路保护的返回值,由电子电路参数决定,其值不影响输出接点压接的可靠性,返回系数可达0.95以上,因此,对一般回路集成电路保护的返回值可只进行检测记录,不作具体要求。但对有时限要求的保护回路,则应以相应的保护要求为主:入低电压、过电流和过负荷保护等。

 

3、动作时间:在集成电路保护中,用电子器件计时代替了机械计时,计时更准确稳定,但由于其时间调整不距连续性,有一定的间隔。因此,应当要求其时间与整定值误差不超过0.1s,而三项动作时间之差值不超过0.05s

4.、冲击试验:任何保护装置都不可避免地经受故障电流"压的冲击,能否经受得住冲击应是考察集成电路保护装置的一项重要指标。结合我们现场试验实践,除了考察经受故障电流压的冲击后,动作值的误差不超过3%外,还应考察0.95倍动作值的冲击,不应误动。

5、绝缘试验:考虑到高电压可能会损坏集成电路,在定期试验时可不测绝缘。在大试验时,需将含有集成电路的模块退出,然后按相应要求进行试验。

6、信号装置:由于信号及输出出口均已集成在模块内,无法单独测试,但必须在整组试验中通过多种组合方式进行试验,并注意观察信号装置的动作情况。

7、整组试验:该项试验为继电保护装置试验的最后一项,试验时整套装置应达到动作准确、可靠,信号及音响反应及时,指示正确。根据《继电保护及电网安全自动装置检验条例》13.2之要求,在现场条件允许时可用装置的供电电源用的直流电压作此试验,集成电路保护装置应能准确动作、可靠切除所保护的回路。

3 试验方法

1)确定流程:

集成电路保护装置按功能单元设置模块,模块内集成度很高,试验时,必须将各功能单元作为整体看待,而不同的模块有不同的试验方法和步骤。试验前,应根据其原理功能框图保护回路的性质,确定试验步骤和顺序,并给制试验流程图。

2)试验信号接入点选择:

由于集成电路保护是模块化结构,不能向电磁式继电器那样进行单个的试验,必须根据模块功能的划分,选择相应的输入、输出信号接入点,达到既能全面测试同时又接线简单、步骤较少的目的。

3)严格测试、详细记录

在测试流程和信号接入点确定后,即可根据测试方案认真细心接线,逐步测试并作详细的记录,当发现动作值与整定值误差较大时,可根据记录分析原因并通过面板上的开关进行调整。

相关资讯
村田MHM332型负离子发生器:以创新技术重塑空气净化新标杆

近年来,全球对空气质量的关注度显著提升,PM2.5污染、病毒传播及室内异味等问题推动了对高效空气净化技术的需求。在此背景下,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于2025年3月正式推出MHM3系列(直流输入系列)的负离子发生器“MHM332型”,计划于同月启动批量生产并提供样品。这一创新产品不仅延续了村田在电子元器件领域的技术优势,更通过性能升级为家电厂商和消费者提供了更高效的空气净化解决方案。

Coherent高意发布OCS优化光收发器:破解AI数据中心光交换网络损耗难题

随着人工智能(AI)和机器学习(ML)对数据中心网络带宽和能效要求的激增,光电路交换(OCS)技术凭借其低延迟、高能效和协议透明性,逐渐成为超大规模数据中心的核心组网方案。然而,传统光收发器难以应对OCS引入的高达3dB的额外插入损耗,导致传输距离受限。2025年4月1日,全球光通信领导者Coherent高意(NYSE: COHR)在OFC 2025展会上推出全系列OCS优化光收发器,通过技术创新实现链路预算与传输距离的平衡,为AI数据中心网络提供灵活高效的解决方案。

e络盟与美微科达成全球战略合作 超万款汽车级半导体产品加速创新设计落地

全球电子元器件分销商e络盟近日宣布与美微科(Micro Commercial Components,简称MCC)签署全球分销协议。此次合作将依托美微科在分立半导体领域的技术优势,为全球汽车、工业自动化、消费电子及数据中心等行业客户提供超过10,000种高性能解决方案,其中包含2,500余款符合车规级标准的尖端产品。

芯原股份推出AI赋能的ISP9000系列IP:开启智能视觉新纪元

芯原股份(股票代码:688521.SH)今日正式发布革命性ISP9000系列图像信号处理器IP,为智能机器、AI PC及安防监控领域带来突破性视觉解决方案。该产品通过AI驱动架构、多域降噪系统及智能调优技术,在极暗光场景下实现超越人眼的成像质量,标志着机器视觉处理能力迈入新阶段。

移远通信发布超小型双模通信模组FGM842D:工业级宽温设计赋能智能物联

3月31日,移远通信宣布其FGM842D系列超小型Wi-Fi 4与BLE 5.2双模通信模组正式进入量产阶段。这款专为智能家居与工业物联网打造的模组通过ARM968处理器实现160MHz高速运算,配合-40℃至105℃工业级宽温域支持,在紧凑的12.5×13.2mm空间内集成多重安全防护机制,为设备制造商提供高可靠性的无线连接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