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智能电网“十二五”投资达2万亿元

发布时间:2011-01-11 阅读量:1210 来源: 发布人:

题记:国家电网相关负责人明确表示:未来10年里,智能电网预计年均投资约3000亿元。而在业内专家看来,国家电网的投入资金将拉动十倍乃至百倍的资金跟进。未来10年,一个因智能电网而带动的宏大产业链条正徐徐展开。

按照国家电网对于智能电网的规划纲要,智能电网的辐射范围相当广阔,包括新材料、电力电子元器件制造、电池制造、新能源发电、钢铁制造、通信设备、智能家电、电动汽车、智能家居等上下游产业,而后续还将衍生出诸如智能城市、智能交通等更多新的产业。

按照发展规划,2009年、2010年是智能电网的“规划试点阶段”,主要工作是制定规划和相关标准。而2011年~2015年,则是智能电网计划的“全面建设阶段”,这一阶段的投资金额接近2万亿元。

国家关于智能电网的规划尚在酝酿之中,但地方政府已经提前“抢跑”。5月初,江苏省公布《江苏省智能电网产业发展专项规划纲要(20092012年)》。512,上海推出《上海推进智能电网产业发展行动方案(20102012年)》。此外,山东、河北、浙江等省已经先后启动智能电网发展规划工作。

中国电力科学院的一位主要负责人表示,随着智能电网项目招标和建设工作的推进,地方政府的热情还将进一步高涨。

电监会副主席王野平说,未来(从智能电网)获益最大的应该是新能源发电。

据了解,即将出台的《新能源产业战略规划》对2020年风电、太阳能等新能源发电的目标大幅调整,调整后的幅度分别为1亿千瓦和2000万千瓦。中投顾问能源行业首席研究员姜谦认为,依照规划,仅风电行业的投资就将超过1万亿元。

另一个将因智能电网而受益巨大的将是电动汽车。北京电力公司总经理朱长林认为,预计到2020年,在智能电网相关技术的带动下,中国电动汽车的保有量将达到3000万辆。按照每辆车5万元计算,至少将带来15万亿的经济收益。

中国电力科学院电工所所长肖立业认为,“30年后,中国智能电网的规划和建设将实现产值40万亿元产值。”智能电网的建设将成为中国经济推动内需体系转型的战略机遇,起码将带动上下游近百个行业领域的创新发展。

智能电网成为“十二五”电网建设的主题:预计“十二五”期间我国电网建设投资将达到1.5万亿元,此外,特高压线路建设投资约为4000亿元。智能电网的发展将从技术和管理标准制定阶段进入到智能电网示范工程建设阶段。

特高压线路建设将全面展开:“十二五”期间是我国特高压电网发展的重要阶段,到2015年“三华”地区(华北、华东、华中)将形成“三纵三横一环网”的特高压交流电网,全国还将建成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特高压总投资将高达4000亿元,其中设备投资将达到2500亿元左右。

相关资讯
意法LEOPOL1:突破低轨卫星电源抗辐射与成本困局

全球低地球轨道(LEO)卫星市场正迎来爆发式增长,北美、亚洲和欧洲需求激增。私营航天企业主导的新太空产业链,将低成本卫星通信与遥感服务变为现实。面对严苛的太空辐射环境与严苛的成本控制要求,传统电源方案捉襟见肘。意法半导体凭借深厚技术积累,推出专为LEO设计的LEOPOL1点负载降压转换器,为卫星供电系统树立全新标杆。

半导体设备龙头中微公司营收同比增44%,刻蚀设备领跑增长

近日,中微公司(中微半导体设备股份有限公司)发布了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展示出强劲的增长势头。作为中国半导体设备制造的领军企业,公司预计上半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将达到6.8亿元至7.3亿元,同比增长31.61%至41.28%,延续了其长期以来的高速增长态势。这一表现得益于公司在核心业务领域的持续创新和市场拓展,凸显了其在全球半导体产业链中的竞争力。

RISC-V中国峰会揭幕:开源架构重塑全球计算生态格局

2025年7月17日,RISC-V中国峰会在上海张江盛大开幕。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副司长史惠康在致辞中强调,万物互联时代正催生以开源指令集RISC-V为核心、结合开源操作系统的技术架构变革。他指出,中国将把握这一历史性机遇,全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RISC-V生态高地。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RISC-V芯片出货量突破数百亿颗,中国市场贡献超半数份额,凸显开放模式的活力与本土市场潜力。

1600V IGBT技术突破:意法半导体引爆大功率家电能效革命

随着全球家电能效标准持续升级,高效功率半导体成为突破设计瓶颈的关键。意法半导体(ST)近期推出的 STGWA30IH160DF2 IGBT ,以其1600V高耐压与卓越热管理特性,为电磁炉、微波炉等大功率家电提供了全新的高性价比解决方案。

台积电上调全年增长预期至30%,AI需求驱动产能扩张

中国台湾地区芯片代工龙头企业台积电在最新财报说明会上宣布,将2023年全年营收增长预期上调至30%,符合市场分析师普遍预测。董事长魏哲家强调,客户订单能见度保持高位,公司正全力满足全球客户激增的AI芯片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