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Smart Phone到Smart TV,电话是电视的前车之鉴

发布时间:2011-06-10 阅读量:892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中心议题:
    * 比较Smart Phone和Smart TV的发展历程


结合中国信息产业发展的历史背景和特色环境,在电话(Telephone)与电视(Television)这两个同门师兄弟的成长历程方面做一些比对思考。可以说从Smart Phone到Smart TV,电话是电视的前车之鉴。

1. 手机通讯录 Vs. 电视EPG


早期的电话,用户很少,跟自己相关的联系人有电话的也没几个,凭自己的记忆力即可。后来随着电话的普及,需要记忆的号码也多了,一些电话机上开始设置通讯录的小卡片,人们的口袋里开始揣一个记着常用号码的小本本了。而现在,周围的每个人都有联系电话,手机通讯录里记载了几百个联系人。

很显然,面对几百个号码,凭记忆力或者小本本显然是不能满足需求的了,手机上的这个通讯录成了现代通话必备的一个工具。不仅仅是打电话时查号使用,接电话时的来电显示也同样需要这个工具。

也许有人会认为通讯录是手机生产商给提供的一个功能,跟运营商无关,但实际上运营商对来电显示服务收费就是基于这个功能的一个增值开发。

同样的历程,电视也是从最初的几个台,到几十个台(遥控器时代),再到几百个台(EPG时代)。

现在中国的老百姓对EPG的感觉不深,一来目前是EPG的信息服务不够完整,二来目前的电视节目内容丰富性、精彩度以及专业频道的细分程度还有点差距。但是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化发展,影音内容的更加丰富,EPG一定是看电视时最常用的工具。

注:在这里EPG是一个大概念,由于中国的电视发展缺课,所以当电视服务在中国直接跨越到IPTV/Internet TV时代的时候,EPG也许将是一个List 服务器。广播电台也同样如此。

2. 手机短信 Vs. 电视的数据广播


短信一直到03年才爆发,彩信直到近两年的手机报业务才普及。

数据广播除了在股票逆程卡上有些使用之外,几乎到目前为止还是个鸡肋。虽然按照广电总局的要求,每个数字化改造的城市都必须上数据广播的技术平台。

数据广播其实是一个好东西,近两年李幼平院士布道的“播存理论”其实也就是数据广播的一个升级版。现在没有人用没关系,就像十年前没人用短信一样,时候未到。

3. 移动梦网 Vs. 播控平台

中国的WAP是随着移动梦网的普及而普及的,然而移动梦网并非一个完整的移动互联网,按照侯自强老师5年前的评语,移动梦网就是一个Walled Graden(有围墙的花园)。

虽然也有一些像3G门户这样的Free WAP网站,但与移动梦网相比,几乎都“不入流”。

直到以iPhone为代表的新一代互联网手机(Smart Phone)的面世,才真正让手机对接的自由。

对于Cheap Phone、Feature Phone、Smart Phone的分类,他们不是一个替代关系的发展历程,而是繁荣丰富的终端市场的不同组成部分。尤其是对Cheap Phone的理解,它不仅仅是指功能简单的便宜电话机,它更将代表在基于无限应用可能的无线互联网平台上的一个功能专一(不是单一)的价格亲民的消费电子产品。

而Feature Phone与Smart Phone的区别,更多的是将以前由运营商主导服务内容,转变为用户自己主导服务内容,这是Walled Graden向自由的互联网的转变,这也是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重大转变。

正如王煜全老师在《电信七日创世纪》中说的:第六日,运营商找来很多SP照着自己的想象创造了用户需求,造齐了天地万物。而第七天,就在运营商的休息日里,他的用户们并没有休息,因为用户们发现自己并不真是电信世界的主人,是运营商把自己想象的用户需求强加到了他们头上,他们的需求和运营商想象的完全不一样,那些看似丰富的业务其实并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于是他们发现了更适合创造业务的开放平台,并开始在这些平台上自己创造自己所需要的业务。他们把这些平台叫做iPhone和Android,他们在这些平台上迅速积累了上万种应用,而且每天的应用数还在不断增加。用户真正成为了电信市场的主人。这第七天才是电信世界创世纪的开始。

从Smart Phone到Smart TV,打电话已经仅仅是电话机上的一个小功能了,同理,以后看电视也仅仅是电视机上的一个小功能,大家也不再需要只能看电视节目的电视机。

电视是下一个热点互联网终端。如果说电子阅读是iPad等平板电脑的杀手应用,那么互联网相册、家庭视频电话和联网体感游戏将是Smart TV的典型案例。

看着有围墙的移动梦网感悟广电业的IPTV/手机电视集成播控平台,也许这也是一个过渡的必经阶段吧。

而以手机为镜,电视也将沿此路径续写这个传奇故事。

相关资讯
突破体积限制!Nexperia推出车规级CFP15B封装双极性晶体管

在工业自动化和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的浪潮中,电子系统对功率器件的空间利用率和热管理性能提出了前所未有的严苛要求。Nexperia准确把握市场需求脉搏,正式推出采用创新铜夹片封装技术的MJPE系列双极性晶体管。这12款突破性产品标志着高功率密度与强健可靠性的完美融合,为工程师提供前所未有的设计自由度。

美调整AI芯片对华出口规则,英伟达AMD部分产品获放行,供应链迎利好

据最新市场消息与厂商证实,美国商务部在人工智能(AI)高性能芯片对华出口管制政策上进行了审慎调整。芯片巨头英伟达(NVIDIA)与超威半导体(AMD)均已获得美方新的授权许可,允许其向中国大陆市场恢复特定型号AI芯片的销售,其中包括英伟达专为中国市场设计的H20芯片以及AMD的部分产品线(如被广泛关注的MI 308系列)。

台积电嘉义封测厂安全事故频发 累计2死2伤 工程遭勒令停工

近日,台积电位于嘉义科学园区的CoWoS先进封测厂再度发生安全事故,引发业界关注。据台媒报道,7月20日,该厂区内一辆载重约50吨的施工板车突然翻车,所幸未造成人员伤亡。然而,这已是该工地近两个月内发生的第四起重大安全事故,累计已导致2人死亡、2人重伤。

江波龙:AI驱动存储升级,DDR5与eSSD需求激增

2025年7月18日,江波龙发布公告,回应市场关注问题,并指出全球半导体存储市场自2025年3月底开始逐步回暖。公司表示,随着主要存储晶圆厂商实施新一轮减产或控产计划,市场供需关系改善,存储产品价格在2025年第一季度后半期呈现上涨趋势。同时,下游客户经历三个季度的库存消化后,需求迎来实质性增长。行业分析机构预测,第三季度服务器、手机等领域的存储产品价格仍具备上行空间。

三星加速美国泰勒工厂建设,瞄准芯片法案补贴与2nm技术突破

近日,三星电子正加速推进其位于美国德克萨斯州泰勒市芯片工厂的建设进程。据外媒报道,三星已调派大量芯片制造领域的专业工程师前往该工厂,以加快设备安装与生产线调试。此举不仅是为了满足潜在美国客户的订单需求,更是为了确保工厂能在规定期限内投产,从而获得美国《芯片法案》的巨额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