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2-05-15 阅读量:957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中心议题:
* 各厂商专家谈如何提高计量芯片可靠性
与传统机械式电表不同,智能电表是全电子式,计量芯片是智能电表主要的半导体器件,其可靠性一直受到企业和用户的高度重视。
如何提高电表整机计量的可靠性? 华润矽科研发总监罗先才认为,这需要在设计之初就做好可靠性设计,同时也需要一起特别关注各元器件在抗温度、湿度变化、抗静电、抗电 磁干扰、寿命等方面的性能差异。在这方面,业内有些公司起步比较晚,有些公司起步比较早。华润矽科公司则早已建立有一整套完整的质量管控体系,每个产品都 经过严格的可靠性设计,可靠性测试考核方能进入市场。华润矽科有近30年的研发历史和10多年的计量产品研发、量产经验。
无论是水、电、气、热中的哪一类仪表,目前全电子化的趋势非常明显。深圳芯海科技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李向锋分析道,针对智能电表类产品,为了提高产品的可靠性,除了需要加强设计、 制造、材料选择方面的质量控制以外,还应参照可靠性设计工程的要求,建立产品故障树(FTA),进行各部分的失效模式和后果分析(FMEA),并参照 IEC62059系列标准对可靠性进行预计和评估。目前,IEC62059系列标准已经被国标等同采用为GB/T17215.9xx-2011。热量表、 水表等,目前尚没有成熟的可靠性标准进行规范,但也可以参照该标准。
计量芯片的可靠性,与下列因素密切相关:
通过充分的市场调研,达到对计量原理和整表相关标准的深刻理解;
严格的设计流程管理,以及对集成电路设计和 工艺的经验积累;
电磁兼容性设计技术;充分的芯片设计过程验证和整机型式试验;
IC制造过程的质量控制和筛选;
完善的技术支持和服务。
电能计量是一个特殊的领域,要求对智能电表的相关标准和要求非常熟悉,同时还要有一个试用过程,对芯片的可靠性要求也非常高。
目前智能电表计量芯片技术相对成熟,技术门槛也在降低,市场参与者数量较三年前大大增加。除了基本计量功能,产品的可靠性和一致性越来越重要,这也 是电表客户越来越重视的性能。样表也许都能通过测试和送检,但大批量生产和现场长时间挂表后是否保持良好的可靠性和一致性?作为带计费结算功能的工业品, 这一点对电表至关重要。除了芯片的设计外,产品的晶元生产工艺、后期封装测试以及贯穿全程的质量控制,都是计量芯片可靠性和一致性的关键保证。 Cirrus Logic作为全球领先的模拟和混合信号方案供应者,和业内领先的晶元生产、封测厂家建立了紧密的合作伙伴关系,并共同开发了先进的质量控制体系和技术。 2010年Cirrus Logic全球销售了3亿多片芯片。近3年来,平均DPPM (Defect part per million 每百万的缺陷数) 小于1。
对于电表而言,“电子式”并不等于“不可靠”。关键还是切实根据可靠性的指标要求,认真地进行软硬件的设计。不能在价格压力下,以牺牲可靠性为代价追求低成本。
另外,集成化是也一直业界探讨热门话题,存储和无线抄表方案也走向集成,然而对于集成计量芯片业界态度比较谨慎。
“更高的集成度是发展趋势,也是一个过程。集成化与标准化是分不开的。当标准还没有完全确立前,分立化的设计比较灵活。当标准完全确立后,就可以完全集成了。目前技术不是问题,而是标准也没有确定。” 深圳市力合微电子有限公司总经理刘鲲说道。
罗先才认为,集成化发展一定会成为一个主流,但是需要多长时间的发展视乎我国国情,以及市场的接受程度。成熟稳定的模块具有较好的可集成性,不成熟 不稳定的功能模块不要轻易集成。对于集成计量芯片,国内业界一直比较谨慎,但华润矽科非常乐观。因为华润矽科推出的带计量的SOC方案具有超高隔离性能, 在目前推出的产品中具有领先优势。
而Cirrus Logic电能表计量产品线销售经理Michael却不认为将计量芯片集成到后端MCU是未来的技术趋势。考虑到高精度ADC的特别设计和工艺,与后端的MCU的数字工艺相整合,还 是有一些挑战的。另外,集成计量芯片对电表的隔离方式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集成计量芯片的主要意图是带来系统成本的降低,但Michael表 示,Cirrus Logic不认为集成计量芯片会必然带来成本的降低和系统设计的优化。
盛扬半导体李文义表示,对水表与气表,MCU集成计量部份并不是问题,主要是水表与气表所用的计量部份解析度较低,通常是SOC设计,以HT67Fx0而言, 就是SOC方案,集成度最高。但电表对计量芯片的要求非常高,通常需要24-bit ADC,系统也较复杂,以系统设计的角度看,将MCU与24-bit集成在一起,弹性反而降低,所以一般都是分开,LCD也是独立,所以HT16C2x系 列LCD driver产品,适合用于电表,电表业者的接受度很高。
在各项标准逐步成熟的条件下,智能电表在一定阶段实现全集成还是可能的。例如:国网农网表等,全SOC的产品已经可以覆盖当前的需求。在电表计量SOC方面,芯海还是空白,当前的策略是“集中精力,专注计量”。
工业富联(601138.SH)于7月7日发布2025年上半年业绩预增公告。数据显示,公司第二季度归母净利润预计达67.27亿至69.27亿元,同比增幅47.72%至52.11%;上半年净利润区间为119.58亿至121.58亿元,同比增长36.84%至39.12%。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增长动能更强,二季度同比增幅达57.10%至61.80%。
随着汽车电子化、智能化程度不断提升,对电子控制单元(ECU)的可靠性、安全性和空间利用率提出了更高要求。车身控制系统、热管理模块等关键功能需满足严格的功能安全标准,同时面临紧凑化设计挑战。意法半导体推出的L9800车规级8通道低边驱动器,正是为解决这些核心需求而生的创新解决方案。
中国台湾芯片制造商联华电子(联电)近期在高压制程技术与先进封装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公司2024年投入156亿新台币研发资金,重点攻关5G通信、AI、物联网及车用电子所需工艺,同步推进12nm/14nm特殊制程及3D IC封装技术。
东京,2025年7月 ——全球领先的半导体制造设备供应商DISCO公司近期发布关键运营数据:其在2025财年第一季度(2025自然年4月至6月)的非合并出货金额达930亿日元(约合人民币45.9亿元),不仅实现了同比增长8.5% 的稳健势头,更成功超越2024财年第三季度(2024年10月-12月)创下的908亿日元记录,登顶公司单季出货额历史峰值。这标志着DISCO在过去六个季度中第五次录得增长,展现出强劲且持续的业绩韧性。
2025年7月9日至11日,一场引领西南乃至全国电子信息产业风向的盛会——第十三届中国(西部)电子信息博览会,将于成都世纪城新国际会展中心璀璨启幕! 本届展会深度契合时代发展与产业升级脉搏,匠心布局电子元器件、集成电路、特种电子、数字产业、机器人等核心主题展区,并特设西部地区创新成果专区。十余场高规格专题论坛、500+专家学者前沿洞见、500+优质厂商创新成果展示、超20000名专业观众共聚一堂,海量创新方案与新品首发、精彩活动轮番上演,共同铸就这场融汇前沿智慧与澎湃创新的西部电子信息领域年度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