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Y力作!达人自制太阳能发电系统为家用照明供电

发布时间:2012-05-25 阅读量:17546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中心议题:
    *  DIY太阳能发电系统介绍


虽然从成本来说,现在太阳能发电高于市电的价格,需要好几十年才可以收回投资成本,但环保是更为重要的。随着电力价格的上涨,和太阳能电池价格的下调,不久的将来,太阳能发电将接近或低于市电的价。所以,太阳能发电设备的投资时非常有效益的。在本文中,笔者将为您介绍一款网友DIY力作的为家庭照明供电的太阳能发电系统,除了为照明供电外,还能为电风扇、笔记本电脑等低功耗的电器供电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本套太阳能发电系统由太阳能电池、太阳能充放电控制器、铅酸免维护蓄电池、逆变器和照明灯具组成。

太阳能电池(30W)

一般使用单晶硅/多晶硅太阳能电池,体积小,光电转换效率高。现在的价格平均为15元/W,封装后的成品会略贵些。建议购买成品,质量和稳定性有保证。本人使用30W单晶硅太阳能电池,设计寿命为25年,使用不锈钢支架安装于阳台外(可在铝合金门窗加工店定制),横向摆放可使抗风性更好,如图1。



图1

太阳能充放电控制器(12V/10A)

太阳能充放电控制器是专为太阳能直流供电系统设计的,目的是为了提供过充、过放、电子短路、过载保护,在10W以上的太阳能系统中,是必不可少的,相当于整个系统的心脏。控制器的空载损耗仅为6mA,非常省电。太阳能充放电控制器有三对正负极接口,分别接太阳能电池、蓄电池和负载,如图2。控制器的选购跟负载有关,如负载超过120W,需要选用12V/20A的控制器。



图2
 
 

铅酸免维护蓄电池(12V/24AH)

在有些国家的太阳能系统中,可以直接通过逆变器转为交流电后输到电网,由政府收购,然后晚上再从电网问政府买电,如果发电量大还可以赚钱,也节约了蓄电池的成本。但我国目前还没有类似收购计划,电表也是单向运转的,如果将电输到电网,还会增加每月电费开支,所以使用蓄电池来存储白天所发的电量以供夜间使用,如图3。蓄电池建议选择铅酸免维护蓄电池,不用加水,使用方便。蓄电池的容量不能选太小,因为太小会浪费太阳能电池所发电量;也不能选太大,因为长时间处于未充满状态会影响电池寿命。一般情况下,以两天可以充满电池为宜。



图3

逆变器(70W)

现在市面上有很多车载逆变器,转换效率高,价格便宜。因车载逆变器也是12V输入,所以用来当太阳能发电系统的逆变器正好合适。经测试,如果负载达到20% 以上,即可使逆变器达到90%以上的转换效率;如果负载在20%以下,会使转换效率变低。所以根据负载选择合适的逆变器,可以达到最高效率,如图4。



图4

照明灯具(18W)

照明灯具的选择着实令我费了番功夫。有LED,12V直流节能灯,220V交流节能灯这三种选择。因为是卧室照明,LED虽然光效最高,但功率小,色谱缺失,散热和驱动电路麻烦等问题,首先被排除。12V直流灯本来是最合适的光源,但是采购困难,而且光效不高。220V交流节能灯可以达到60LM/W以上,虽然逆变器会损失10%的效率,但直流节能灯一般仅为45LM/W,总体而言,还是普通的220V交流节能灯最合适。
 

安装

在室外安装好太阳能电池后,需要将室内的蓄电池,太阳能控制器等固定安装。考虑到散热问题,我想到用电脑机箱正合适,因为机箱是铁皮的,可以承受蓄电池的重量,散热也比较好。根据蓄电池的尺寸到网上找到一款小机箱,买回来装进去发现尺寸正好,见图5,图6。

 

图5

 


图6
 
使用感受

经测试,每天上午8点到下午3点是太阳光辐射最强的时候(上海),30W太阳能电池板在阳光下开路电压可以达到19V,短路电流可以达到1.6A,基本达到额定功率。而到了下午4点后或在阴雨天,电流就只有0.3A-0.5A,所以太阳能发电系统的设计需要考虑到连续阴雨天的情况,阴雨天发电量为晴天的 1/3左右,一般以可以保证连续三个阴雨天能正常使用为佳。图7为节能灯夜间照明效果图。



图7
   
除了照明外,在逆变器插上电风扇(55W),笔记本电脑(60W),都可以正常工作。如果需要长时间使用笔记本电脑或电视机等用电器,请将太阳能控制器更换成12V/20A(240W),逆变器可选150W-300W。切不可使用空调,微波炉等高功率电器。
相关资讯
ST、TI、小华......国内外超低功耗MCU盘点

本文将盘点2025年推出的最具代表性的超低功耗MCU,它们凭借先进的技术和卓越的能效比,在物联网、可穿戴设备、智能家居和医疗电子灯领域表现出色

揭秘物联网“心脏”:低功耗电路设计与智能电源管理的革命性突破

本文将深入探讨物联网节点低功耗设计的底层逻辑、核心电路技术以及前沿电源管理方案

5G/6G浪潮下的射频前端革命:技术挑战与设计革新

作为链接数字基带与空中接口的关键桥梁,射频前段在5G/6G时代面临着频率扩展、带宽增加、多模兼容、能效优化等多重挑战,推动者整个产业链的技术革新

盘点BMS未来发展的关键技术难点

在电池管理系统(BMS)的技术发展中,尽管取得了显著进步,但仍面临一系列关键技术难点,这些挑战直接关系到新能源汽车的安全性、性能和用户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