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生配角命! 新款MacBook Air 2012版完全拆解

发布时间:2012-06-15 阅读量:3504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导言:围观WWDC的各位果粉们,是不是感到新MacBook Pro各种霸气光芒万丈?不过不要就此认为跟着出来的MacBook Air也会如此惊人,苹果的小算盘打得很清楚,配角就要好好打酱油。于是,我们来体验一把MacBook Air的完全拆解,了解一下本次MBA乏味的硬件升级到底升了些啥。



·要拆掉背面的盖板,你需要一把改锥,能够扭苹果自创的五角星眼螺钉的。



iFix是一家维修公司,这个时候,他们自然不会放弃兜售自家维修工具套件的机会:


 

·掀开盖板的过程省略,我们不鼓励大家自己拆机,放出MBA内部结构全图,大家过过眼瘾就好了:


一眼看上去本次MBA的内部结构并没有什么改变。

电池:没有变。



扒掉衣服后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那占据巨大面积的电池组。这组电池几乎和2011版MBA没有任何差别,所以7小时的续航也和上一代完全一样。(这意味着我们可以串用电池?!)

硬盘:基本没有变



粗略一看,128G SSD模组和去年的一样,代工厂商同样都是东芝。仔细一看,触点居然不一样!
 

无线网络:没有变。



Broadcom BMC 943224模组还是那么的面熟。嗯?不过“中国封装”贴纸的角度转了个90度。

扬声器:没有变。



镊子头指着的这个小家伙就是新MBA的扬声器,你可以获得和前两款MBA完全相同的聚会体验。

风扇:全新非对称式风扇。



终于看到了一点儿新东西了,是的,新款MBA更换了新的散热器。据称,拜叶片间距的不一致所赐,这种全新的涡轮风扇风扇噪音几乎很难感觉到。
 

外部接口:新MagSafe 2充电口,和老款的不兼容。其他没有变。




苹果你什么时候发布新的耳机插孔设计?

散热模块:没有变。


这套小小的散热管理系统现在需要面对一块最高能跑到2.8GHz的双核CPU,大概会有点压力。
 

主板:硬件配置全面升级。




这块看起来密密麻麻的东西就是MBA的主板,它的位置和造型与上一代MBA差别不大,但上面的小元件基本都换掉了。参数我们就懒得介绍了,各位果粉去翻参数表吧,新一代Core i5/Intel HD 4000/……

触控板:没有变。


但!是!这玩意终于能单独拆下来更换了!
 

屏幕:没有变。



不不不,这不是视网膜。如果你对硬件不太熟悉,我们直截了当的告诉你:新MBA没有高清屏幕,分辨率依然是让人蛋痛的1366×768。而且为了节省重量,连保护屏幕的玻璃盖都省略了。

惯例,最后是一张全家福:



通过以上拆解,我们得出结论:苹果的思路应该是——我们的工业设计原本就已经很棒,不需要作什么改变,升级升级硬件就好了。再说,本届WWDC 2012的主角是新MBP,MBA如果上个2560分辨率屏幕,岂不是抢尽主角风头?还是老老实实当好自己的绿叶吧!
相关资讯
中国AI产业突破封锁的韧性发展路径及未来展望

在全球科技博弈背景下,美国对华AI芯片出口限制政策持续升级。腾讯总裁刘炽平在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会上明确表示,腾讯已具备应对供应链风险的充足储备与技术创新能力,标志着中国AI产业正加速走向自主化发展道路。本文结合产业动态与政策趋势,剖析中国AI产业的战略转型与突破路径。

重塑全球供应链格局:ASM International战略布局应对贸易壁垒

在全球半导体产业链加速重构的背景下,荷兰半导体设备巨头ASM International(以下简称“ASM”)近期通过一系列战略调整引发行业关注。2025年5月15日,该公司宣布将通过转嫁关税成本、加速美国本土化生产及优化全球供应链,应对地缘政治风险与贸易壁垒。面对美国近期加征的“对等关税”政策(涵盖钢铁、汽车等商品,未来可能扩展至半导体领域),ASM展现出显著的供应链韧性:其亚利桑那州工厂即将投产,新加坡基地产能同步扩充三倍,形成“多区域制造网络”以分散风险。与此同时,中国市场成为其增长引擎——2025年中国区销售额或突破预期上限,占比达总营收的20%,凸显其在差异化竞争中的技术优势。这一系列举措不仅反映了半导体设备行业对关税政策的快速响应,更揭示了全球产业链从“效率优先”向“安全韧性”转型的深层逻辑。

国产芯片架构演进之路:从指令集适配到生态重构

在全球半导体产业长期被x86与ARM架构垄断的背景下,国产芯片厂商的生态自主化已成为关乎技术主权与产业安全的核心议题。北京君正集成电路股份有限公司作为中国嵌入式处理器领域的先行者,通过二十余年的技术迭代,探索出一条从指令集适配到生态重构的独特路径——早期依托MIPS架构实现技术积累,逐步向开源开放的RISC-V生态迁移,并创新性采用混合架构设计平衡技术过渡期的生态兼容性。这一转型不仅打破了国产芯片“被动跟随”的固有范式,更在智能安防、工业控制、AIoT等新兴领域实现了从“技术替代”到“生态定义”的跨越。据行业数据显示,其基于RISC-V内核的T系列芯片已占据计算芯片市场80%的份额,成为推动国产架构产业化落地的标杆。本文通过解析北京君正的架构演进逻辑,为国产半导体产业突破生态壁垒提供可复用的方法论。

性能飙升27%!高通骁龙7 Gen4如何改写中端芯片格局?

5月15日,高通技术公司正式推出第四代骁龙7移动平台(骁龙7 Gen 4),以台积电4nm制程打造,性能迎来全方位升级。该平台采用创新的“1+4+3”八核架构,CPU性能较前代提升27%,GPU渲染效率提升30%,并首次支持终端侧运行Stable Diffusion等生成式AI模型,NPU算力增幅达65%。在影像领域,其搭载的三重12bit ISP支持2亿像素拍摄与4K HDR视频录制,配合Wi-Fi 7与XPAN无缝连接技术,重新定义中高端设备的创作边界。荣耀与vivo宣布首发搭载该平台的机型,预计本月上市,标志着生成式AI技术向主流市场加速渗透。

破局高端芯片!小米自研玄戒O1即将发布,性能参数首曝光

5月15日晚间,小米集团CEO雷军通过个人微博账号正式宣布,由旗下半导体设计公司自主研发的玄戒O1手机SoC芯片已完成研发验证,计划于本月下旬面向全球发布。据雷军透露,该芯片将采用业界领先的4nm制程工艺,核心性能指标已接近国际旗舰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