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地利微电子发布符合ISO26262的汽车芯片

发布时间:2012-10-31 阅读量:886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导读】于2011年颁布的ISO 26262是规范车辆安全设计的主要国际标准。目前在汽车产业中,已有越来越多正在开发中的安全系统遵循这项标准。奥地利微电子大多数正在研发的汽车芯片都遵循ISO 26262标准的要求。设备应用涵盖电动辅助转向(ESP)系统、油门踏板位置传感器。首批依该标准研发的产品将在2013年年初上市。

汽车系统故障所导致危险的严重性可以透过汽车安全集成等级(ASIL)来评断。ASIL共有A、B、C、D四个等级,ASIL D等级最高,系统功能安全考量也最严谨。相对的,ASIL对汽车系统在操作过程中所有可能产生的故障也需要一个最高故障率和最低比例的“安全”故障率作为分析基准。为了确保高比例的安全故障,汽车制造商必须在汽车系统中的半导体设备加入安全运行和诊断功能。该标准并为验证和记录实施的安全功能提供了一个架构。

奥地利微电子安全运行相关的设计已经取得了一系列先进安全诊断智能财产权专利,例如:不间断的内建存储器(on-chip-memory)完整性检查、信号处理模块的自我检测、设备驱动程序和输出状态回覆(Read-back)。

随著ISO标准的采用,半导体产业对于研发成本提高和设备尺寸增加的担忧也不断增加。如今,得益于奥地利微电子在ISO 26262方面深厚的经验,该标准已被视为用更具分析性和严谨的方式完成安全要求设计的关键。特别是故障模式影响和检测分析(FMEDA),已成为对集成电路设计者而言,有用且易于使用的工具。

奥地利微电子汽车事业部副总裁暨总经理Bernd Gessner表示:“奥地利微电子前几代产品在汽车应用上具有良好的安全纪录。为了遵循ISO 26262标准所进行的严格分析让我们发现了进一步提高自身产品可靠性的新方法。在我们看来,ISO 26262已成为管理汽车元件和模块安全机制的重要标准。”


相关资讯
揭秘五大典型集成电源应用案例:从TWS耳机到商业卫星,看电源技术如何重塑电子系统

集成电源管理方案不仅大幅缩减了PCB面积、降低了设计门槛,更显著提升了整体可靠性与能效表现

简化设计,提升性能:集成隔离电源模块为通信系统带来的核心优势

本文将深入探讨通信芯片集成隔离电源模块的设计实现方法,并对其电气特性、热管理、安全隔离及可靠性进行系统性分析

IIC 2025深圳开幕在即!聚焦数字具身,全球CEO峰会揭秘半导体新篇章

半导体产业正站在“AI物理交互”与“数字具身”的十字路口。在6280亿美元的全球市场规模下,如何突破传统技术范式,抢占“数字具身”智能体所带来的千亿级增量市场,已成为全球产业领袖必须直面的核心议题。

国产MCU在智能汽车中的典型应用场景解析

国产MCU凭借高性价比、快速响应和本土化需求的亮点,正在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的多个关键场景中实现规模化量产

国产MCU的崛起:智能汽车领域的突破与雄心

近年来,以兆易创新、芯旺微电子、杰发科技、国芯科技为代表的中国本土企业奋起直追,在技术、产品和应用层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突破,正逐步打破国外厂商的长期壁垒,为我国汽车产业的供应链安全与自主可控注入了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