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芯片AP性能测试工具的汇总

发布时间:2012-10-31 阅读量:2627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郭辉奇

导读: 为了对比高通和MTK的芯片的性能,负责新技术、新器件技术技术评估的资深手机人士郭辉奇从ARMs或者其他的一些同行的多个出处了解各种性能测试工具,并汇总整理,是行业难得的精品文章,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前一段时间,为了对比高通和MTK的芯片的性能,从网络搜索,也从ARMs或者其他的一些同行那里了解各种性能测试工具,现在汇总整理一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 测试工具介绍

  1. 综合测试工具:

这类工具主要是对CPU性能,内存性能,文件I/O,2D性能,以及3D性能测试。然后根据5个项目的得分进行算术平均,如果你要测试单个项目性能,可以进行单独测试,也可以直接从柱状图中得到每个单项的分数。国内用的比较多的主要是2个,一个是象限(Quadrant)和安兔兔。

以象限为例,这个测试工具的测试详细内容如下(摘录自网络):

A.  CPU:12项测试,包括逻辑、整数、字节、浮点及校验和运算,以及XML、压缩、H.264视频解压与音频解压运算;
B  内存:1项内存数据处理能力测试,类似通常PC测试中的实际内存带宽测试;
C.  I/O(输入/输出):文件系统读写与数据库读写的4项性能测试;
D  2D图形:2D画面的性能测试1项,主要演示了一大幅2D画面的平移;
E.  3D图形:3D画面的性能测试3项,演示了FPS场景、星际两个球体场景和双螺旋结构旋转场景。

  2. CPU单项性能测试工具

这类工具有测试整数、浮点性能,测试系统运算能力或者稳定性的工具,比较有代表性的两个软件是LinPack和Super Pi。 Linpack可以进行单线程or多线程的CPU整数、浮点性能运算,给出一个得分;而Super PI,让用户定义Pi的计算位数后进行运算,最终可到具体的Pi的值,由于计算PI的长度越长(比方你定义2K以上),计算量和时间会很大,通过这个运算,可以测试CPU的浮点/cache性能,同时还可以测试CPU系统的稳定性问题。

  3. GPU性能测试工具

GPU的性能,大家从SOC的规格书上,一般会提到2个参数,一个是pixel Rate,还有一个就是Triangle Rate,也就是GPU对于点和三角形的生成能力的一个指标,但是各家对于如何GPU处理机制的不一样,会导致宣称的标称值和实际值有一些差异,因此这类工具可以进行针对性的测试。

目前比较主流的有,GLBenchmark  Egypt和Basemark ES 2.0 Taiji(这2个google market上有,需要收费6 USD左右),NenaMark和Electopia。由于测试手机的图形性能的时候,很多和屏幕分辨率有关,不同分辨率的手机测试,结果会完全不一样,为了屏蔽LCM分辨率的影响,可以选用GLBenchmark Egypt中的offsetscreen。

我在国外一些论坛看了一些老外的讨论,他们认为GPU目前的应用,主要还是在游戏方面,而游戏性能的表现,才是GPU的终极目的,因此他们认为一款合理的游戏就是合适的GPU测试工具,Electopia就是一个摩托车骑行的游戏,兼做图形测试的工具了。

  4. 浏览器性能测试工具

测试浏览器JS性能的工具,不同公司/组织出了不同的测试软件,如Google V8 : http://v8.googlecode.com/svn/data/benchmarks/v6/run.html
Sunspider benchmark:http://www.webkit.org/perf/sunspider-0.9.1/sunspider-0.9.1/driver.html;高通基于各大公司/组织的测试软件,做了一个综合的打分软件Vellamo,目前这个软件针对基于谷歌的安卓平台的浏览器测试应用比较多,既可以单项测试,也可以综合测试。

  5. 其他性能测试工具
下页内容:关于测试工具性能测试的一些问题和讨论[member]
 

 前面提到,目前大部分的测试工具是针对单项功能测试,而且都是技术上的性能,而非针对用户层次的功能测试,不管测试指标多高,如果对于用户体验感觉不好,技术参数指标可能没有真正的价值。上次三星过来介绍自己的测试工具,就把照相性能,多媒体解码性能测试等整合了进去,也许过不了多久,就会发布。

二. 关于测试工具性能测试的一些问题和讨论

1. 测试指标和CPU/GPU标称数据的差异

测试工具大部分是系统级别的测试,不但是CPU或者GPU本身,还有RAM容量,NAND/T卡接口性能,屏接口和分辨率的差异,整个系统的性能,不但是由基带平台SOC完全能够决定的。 同时同一个基带平台,软件的优化(对图片的处理)也会导致用户层面的界面表现和体验不一样。
 
2. 测试性能和实际体验的差异

我们有时候会看到,1个手机基于测试工具得到的得分高于另外一台手机,但是操作手机的时候,却发现界面还不如另外一台那么流畅。 这个问题相对难以解释,有可能是厂家针对测试工具的测试项目进行了针对性的优化。

总体来说,测试工具是评价一款芯片平台单项性能或者整体性能的一个相对比较可靠的工具,但是并不是唯一的工具,也不是100%正确的工具。

3. 不同测试工具的版本问题

 由于CPU/GPU以及各项接口性能进化很快,所以这些工具也在不断的更新版本,测试时尽量采用能获得到的最新版本,并在做对比测试时保持版本一致。

三. 如何获得这些测试工具软件
 

 1. 可以通过搜索软件获得,基本上我所列的都能搜索得到。

 2. 可以通过Android的国内market获得各种免费测试软件,或者低端本的付费软件。

 3. 测试版本更新的一个小方法: 可以用360安卓手机客户端连接手机,只要你安装了任意一个版本的测试工具,如果他的库里面有最新的工具,会提示你更新,你可以很方便的更新升级,同时在PC的下载目录中有该软件的备份,你可以和朋友们分享。

相关资讯
日本Rapidus突破2nm芯片技术,挑战台积电三星霸主地位

日本政府支持的半导体企业Rapidus于7月18日宣布,已成功试产国内首个2nm晶体管,标志着该国在先进芯片制造领域取得关键突破。这一进展是日本耗资5万亿日元(约合340亿美元)半导体复兴计划的重要里程碑,旨在重塑其在全球芯片产业链中的竞争力。

RISC-V架构突破性能瓶颈,Andes发布新一代AX66处理器IP

在2025年RISC-V中国峰会的“高性能计算分论坛”上,Andes晶心科技CEO林志明正式发布了公司最新一代64位RISC-V处理器IP——AX66。该产品基于RISC-V国际基金会最新批准的RVA23 Profile标准,专为高性能计算(HPC)、AI加速及边缘计算等场景优化,标志着RISC-V生态在高性能计算领域的进一步成熟。

1 GHz实时扫描革新EMC测试:是德科技PXE接收机技术解析

随着电子设备复杂度的提升和产品开发周期的缩短,电磁兼容性(EMC)测试已成为制造商面临的关键挑战。传统EMI测量方法效率低下,难以捕捉瞬态干扰信号,导致测试周期延长、成本增加。是德科技(Keysight Technologies)推出的新一代PXE电磁干扰(EMI)测量接收机,通过突破性的1 GHz实时无间隙扫描技术,将测试速度提升3倍,显著优化了EMC认证流程,为工程师提供了更高效、精准的测试解决方案。

亚马逊AWS部门启动战略性裁员,生成式AI推动云业务重组

全球电商及云计算巨头亚马逊近日对其核心利润引擎——亚马逊网络服务(AWS)部门实施新一轮裁员。据公司内部消息人士透露,本次调整涉及销售、市场及技术解决方案团队,受影响岗位达数百人。这是继4月影视与硬件部门优化后,亚马逊2024年内第三次公开披露的裁员计划,反映出企业在人工智能浪潮下的持续业务重塑。

圣邦微电子SGM42203Q:高性能汽车级双通道高边驱动解决方案

随着汽车电子化程度不断提高,高边驱动器(High-Side Driver)在车身控制模块(BCM)、LED照明、电机驱动等应用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圣邦微电子(SG Micro)推出的SGM42203Q是一款专为汽车电子设计的24V双通道高边驱动器,具备模拟电流检测、高可靠性及智能保护功能,可广泛应用于电阻性、电容性和电感性负载驱动。本文将深入解析该产品的技术优势、市场竞争力及典型应用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