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厂商争食印度平板市场
本土厂窜起击败苹果/三星

发布时间:2012-11-1 阅读量:852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导读:市调机构CMR最新的数据显示,印度本土厂商 Micromax 第二季在平板电脑市场快速窜起,一举超越三星和苹果两家国际品牌大厂,登上印度平板电脑市场第一位。除了新进平板厂商增多,印度平板电脑的平均单价也快速下跌。

市调机构 CyberMedia Research (CMR) 最新的研究数据显示,印度本土厂商 Micromax 第二季在平板电脑市场快速窜起,一举超越三星和苹果两家国际品牌大厂,登上印度平板电脑市场第一位。

CMR 研究报告指出,第二季印度平板电脑出货季增59% ,年增673%,达55 万台,其中,印度本土手机大厂Micromax 在第二季快速于平板电脑市场窜起,以18.4 % 的市占率登上印度平板销售冠军,三星则是以13.3% 排名第二,而苹果以12.3% 排名第三。

在该项调查统计期间Micromax 仅有Funbook 一款平板电脑,而至目前为止则是已经增加到五款,平均价格在6000 印度卢比~10000 印度卢比之间。Micromax CEO Deepak Mehrotra 表示,相信在有更多产品推出下,第三季度的销售数字还会更好。

CMR 首席分析师Faisal Kawoosa 指出,印度第二季平板电脑市场有47.4% 的出货是来自新进厂商,并表示这些新进业者主要都锁定在教育和娱乐应用领域,显示出厂商多将产品定位在印度的年轻族群。

而除了新进平板厂商增多,印度平板电脑的平均单价也快速下跌,从第一季的26000 印度卢比掉到约13000 卢比。CMR 指出,价格位于5000~10000 印度卢比的平板电脑在上半年快速增加。


“2012 年11月市场情报之平板电脑篇”是我爱方案网编辑精心整理平板电脑市场最新情报,内容涵盖海外最新市场状况、最新市场研究简报、供应商最新动态以及未来发 展趋势的深度解析,以帮助读者快速预知市场风险、把握市场机遇以并作出最明智的产品和市场决策。如欲了解全部内容,请点击下载PDF版!

点击下载


[member]
 


此外,根据该项调查,在6 月以前,印度已经有将近90 家厂商推出平板电脑,另外印度有80% 的平板电脑为7 吋产品,还有88% 是采用Android作业系统。

印度当地平板计算机厂商相当看好低价平板的未来成长潜力,如知名低价平板Aakash的制造商Datawind就预估,未来几年印度低价平板将会以200%以上的年成长率高速成长。
   
印度本土厂商近2年靠着低价平板,逐渐在市场上崛起,包括有Zync Global、Pantel Technologies、HCL Infosystems、Datawind,和Spice等。而这些厂商对于低价平板的展望多相当看好。
  
其中,The Times of India报导指出,Zync Global是去(2011)年开始跨入平板计算机市场,去年出货量约10万台,已经开始获利。而Zync Global认为,虽然目前平板市场是由苹果、三星这些国际重量级品牌大厂所主导,但终究还是有8成的市场空间仍待开发,而他们进入平板市场,就是要主攻那些想要新科技,同时也希望能够负担得起新科技的个人或企业,看好Zync Global将可以超过100%的季增率快速成长。
   
而Datawind也有类似的策略与想法,主打低阶市场。Datawind执行长Suneet Singh Tulli表示,他们的基本目标是要让平板计算机取代智能型手机和NB,成为人们第1台购买的装置。且Tulli对低价平板计算机市场展望非常乐观,预期 未来几年印度低价平板市场将以200%以上的年增率快速成长,将印度逐渐从高阶平板计算机市场转变成由低阶平板主导的市场。
   
此外,除了低价,印度IT大厂HCL Infosystems认为当地的应用与服务也相当重要,而这点也有利于长期在印度市场深耕的本土厂商。

相关资讯
揭秘五大典型集成电源应用案例:从TWS耳机到商业卫星,看电源技术如何重塑电子系统

集成电源管理方案不仅大幅缩减了PCB面积、降低了设计门槛,更显著提升了整体可靠性与能效表现

简化设计,提升性能:集成隔离电源模块为通信系统带来的核心优势

本文将深入探讨通信芯片集成隔离电源模块的设计实现方法,并对其电气特性、热管理、安全隔离及可靠性进行系统性分析

IIC 2025深圳开幕在即!聚焦数字具身,全球CEO峰会揭秘半导体新篇章

半导体产业正站在“AI物理交互”与“数字具身”的十字路口。在6280亿美元的全球市场规模下,如何突破传统技术范式,抢占“数字具身”智能体所带来的千亿级增量市场,已成为全球产业领袖必须直面的核心议题。

国产MCU在智能汽车中的典型应用场景解析

国产MCU凭借高性价比、快速响应和本土化需求的亮点,正在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的多个关键场景中实现规模化量产

国产MCU的崛起:智能汽车领域的突破与雄心

近年来,以兆易创新、芯旺微电子、杰发科技、国芯科技为代表的中国本土企业奋起直追,在技术、产品和应用层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突破,正逐步打破国外厂商的长期壁垒,为我国汽车产业的供应链安全与自主可控注入了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