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兰发布音频编解码多媒体处理芯片SC9861

发布时间:2013-01-9 阅读量:1007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导读】SC9861的核心处理器采用了增强型8位MCU和32位超标量DSP双核架构,为音频信号处理提供了强劲的动力。增强型的8051 MCU,兼容经典8051指令集,运行频率可达72MHz,平均指令周期仅为普通8051 MCU的1/4。
 
杭州士兰微电子公司近期发布一款针对音频编解码市场应用的多媒体处理芯片SC9861。该电路是以士兰微电子自主研发的Opera音频开发平台为基础,以音频编解码为核心功能可供二次开发的通用型SOC,9861支持业界流行的音频格式(MP3, WMA),可广泛应用于车载音响、家用台式音响、MP3播放器等消费音频领域。
 
SC9861的核心处理器采用了增强型8位MCU和32位超标量DSP双核架构,为音频信号处理提供了强劲的动力。增强型的8051 MCU,兼容经典8051指令集,运行频率可达72MHz,平均指令周期仅为普通8051 MCU的1/4。该MCU集成了16KB OTP、128KB ROM,可以分别用来存放二次开发商的核心代码及系统底层代码。士兰微电子自主研发的Opera DSP采用了针对音频应用优化的32位超标量RISC指令集系统,5级流水线,运行频率可达72MHz,可在无外接SDRAM情况下,提供强大的MP3 Decode( Layer 1/2/3,LSF 1/2/2.5,8Kbps-320 Kbps;WMA Decode,+ V9/V8/V7/V2) 编解码支持。
 
SC9861在芯片中集成了USB1.1 Device/Host控制器、SD/MMC(支持SDHC)控制器、SPI NORFLASH控制器等接口,能够全面兼容目前主流的U Disk (包括普通U盘,移动硬盘等)、SD/MMC等多种存储介质,并且还包含了多路的I2C Master/Slave,SPI Master/Slave,PWM,UART等IO接口,能够支持比较复杂的系统方案应用。
 
SC9861还内置全新高效的电源管理模块,具备动态功率管理模式,只需少量的外围器件即可独立产生系统所需的I/O和内核电压,节省了应用成本。另外芯片还带有3.3V转1.8V 电压转换模块和RTC实时钟等模块,可以对系统电源进行有效的管理。
 
SC9861系列芯片支持用户软件开发完成各类音频解码功能,为第三方音乐播放解决方案开发提供了更佳的支持,是极具成本优势的高性能音频单芯片解决方案。
 
相关资讯
大立光7月营收创年内新高 高端镜头占比提升驱动旺季行情

光学镜头龙头大立光(3008.TW)公布最新财报显示,2023年7月合并营收达54.13亿元新台币,较6月大幅增长31%,同比微降0.1%,创下本年度单月营收峰值。累计前7个月总营收316.65亿元新台币,较去年同期增长14%,反映产业链复苏态势。

电视面板8月价格走势分化 中小尺寸止跌大尺寸跌幅收窄​

根据集邦科技(TrendForce)8月5日发布的最新面板价格数据,持续下跌近半年的电视面板市场在8月上旬迎来关键转折点。数据显示:32英寸、43英寸及50英寸中小尺寸电视面板价格在本月上旬结束连续6个月的跌势,正式止跌回稳!而大尺寸面板(55英寸、65英寸、75英寸)虽然延续跌势,但跌幅已明显收敛至约1美元。

鸿海7月营收创新高,AI与消费电子驱动同比增长7.25%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于8月5日正式发布2024年7月财务数据。数据显示,当月合并营业收入为6138.6亿元新台币,相比6月实现了13.6%的月度提升,较2023年同期增长7.25%,创下历年7月的最高纪录。这一强劲增长主要受到人工智能(AI)领域相关产品的持续需求驱动,同时电脑终端设备与消费智能产品的市场热度同步上升,推动整体业绩超预期发展。管理层预计,随着运营环境优化,第三季度业绩将超越第二季度表现。

全球首创"一脑多态"人形机器人合肥亮相,破解工业柔性制造难题

8月5日,合肥优艾智合机器人与西安交通大学具身智能研究院联合发布全球首创"一脑多态"架构人形机器人凌枢(LingShu)。作为具身智能领域的突破性产品,该机器人在跨场景集群协同作业领域实现技术革新,标志着工业场景智能化应用进入新阶段。

芯联集成2025年中业绩:毛利由负转正,AI与新能源双轮驱动新增长

半导体行业在经历周期性调整后渐显复苏势头,芯联集成(UMC)于2025年中交出的成绩单显著超越市场预期。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34.9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幅达21.38%,展现出强劲的增长韧性。尤为亮眼的是,公司首次在第二季度录得归母净利润0.12亿元,实现单季度盈利突破;综合毛利率同比大幅跃升7.79个百分点至3.54%,标志着其经营质量迎来根本性拐点。这份成绩既源于公司精准的战略执行,更深刻映射了全球新能源产业持续爆发与人工智能(AI)算力需求激增的时代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