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3-10-12 阅读量:1152 来源: 发布人:
下面我们就详细罗列一下这两款电视的主要参数,看看哪一款更值得入手。
乐视超级电视S50和小米电视屏幕外观对比
乐视超级电视S50提供了更大的屏幕,虽然听起来47寸与50寸屏幕差距不大,但在实际观察上,两者差距巨大,观赏效果有明显不同,而电视毕竟是用来看的。
S50采用的是来自LG的原装IPS硬屏,尺寸为50英寸,分辨率为1920 1080;而小米电视则采用了两款不同的屏幕,分别是来自LG的47英寸IPS硬屏以及来自三星的48英寸SPVA屏幕,分辨率同为1920 1080;但从尺寸上来看的话乐视电视S50无疑是更胜一筹,尺寸要比小米电视高出13%,看上去明显比47英寸的大了一圈。
具体显示效果方面,由于目前还没有真机的对比,所以我们暂时无法判定。
乐视超级电视S50和小米电视硬件配置对比
既然二者都是主打智能电视,那么必要的配置就是必不可少的,乐视S50超级电视采用了双核1GHz处理器(有消息称是联发科的产品),内置1GB内存和8GB闪存,GPU为双核400MHz;而小米电视则采用了高通骁龙600家族中的MPQ8064四核1.7GHz处理器,GPU为主频400MHz的Adreno 320。
从配置是来看的话,小米电视的配置自然要强一些,正因如此,所以小米电视开发出了配套的游戏手柄,能够连接至小米电视来运行大型3D游戏;当然乐视电视也能够做到,只是在游戏流畅度方面必然会不如小米电视。
在接口方面,乐视超级电视S50提供了三个HDMI接口以及三个USB 2.0接口,而小米电视则提供了两个HDMI、一个USB 2.0以及一个USB 3.0接口。这方面究竟哪个更好就需要用户根据自身需要来判定了,如果诸如Xbox、PS3等设备较多的话,HDMI接口多了一个的乐视S50自然要好一些,但如果是高清爱好者,那么传输速度更快的USB 3.0接口则更好一些。
乐视超级电视S50和小米电视搭载系统和功能对比
乐视超级电视S50运行的是基于Android 4.0的LetvUI 2.3,而小米电视运行的则是MIUI TV操作系统。LetvUI首创了多桌面,特别是全视频桌面和轮播频道。
另外需要注意的就是乐视超级电视S50的开机画面为广告,乐视认为这样能够解决用户的审美疲劳。乐视TV有自成一家完整的操作逻辑,而且拥有空鼠、语音、触控遥控器等众多操作类型,操作体验与众不同,具有明显的差异化体验特征。只是现在乐视TV的各种操作类型间区隔不明显,没有任何心理暗示的场景与动画提示,这是乐视TV需要改进的地方。
小米电视运行的MIUI TV操作系统,类似于Windows 8风格的磁帖分布在系统界面上。小米电视的理念与乐视S50有所不同。小米电视从用户操作体验上入手对电视机进行了颠覆,从11个键的电视遥控器至UI界面交互方式,用户不必在TV与互联网视频和应用、游戏间进行繁琐切换,这种极简却人性化的应用交互体验,打破了人们对传统电视的认知。
此外,乐视TV在内容资源上的优势也是小米目前无法比拟的。乐视控股很早便在原创内容、版权上展开布局,乐视网、乐视影业已拥有了众多优质内容。相比而言,小米电视仅依靠CNTV的资源则很受限,由于内容均来自CNTV,所以相对来说资源较少。
乐视超级电视S50和小米电视价格对比
最后我们看一下价格方对比,小米电视售价为2999元,并没有捆绑服务费,用户在购买时候可以选择上门送货安装服务,该服务的价格为100元,但并非强制。
乐视S50的2499好像胜过小米电视。为什么说是好像,这与乐视TV的模式有关。据乐视TV官方介绍,S50分为2D和3D两个版本,2D版售价2499元+490元,3D版售价2999元+490元,第一年的乐视网TV版年费捆绑在购机之时,不能解除。而到期之后用户可以自由选择是否续费,总体算下来之后,乐视超级电视的第一年的实际花费为2989元/3489元,而随后如果想要继续观看乐视TV中的内容的话则需要每年缴纳490元的服务费才行。这样折算下来S50任何价格优势并不明显。
总结一下,看似凶猛的乐视S50,仍然是互联网外壳下面的电视思维,其做工与配置并不差的情况下,交互理念,年费收取,以及系统并不足以撼动小米电视的程度。所以在性价比的较量中,S50明显落败于小米电视。
荷兰半导体巨头恩智浦于2025年4月28日披露的财报显示,公司第一季度营收28.35亿美元,同比、环比均下滑9%,但略超市场预期。在汽车、工业与物联网等核心业务需求疲软的背景下,Non-GAAP毛利率同比下降2.1个百分点至56.1%,自由现金流则维持在4.27亿美元,突显其成本控制能力。值得关注的是,管理层对第二季度营收指引中值(29亿美元)释放出环比复苏信号,但关税政策的不确定性仍为业绩蒙上阴影。
根据IDC最新发布的企业级存储市场追踪数据,2024年中国存储产业迎来结构性增长拐点。全年市场规模达69.2亿美元,在全球市场占比提升至22%,展现出强劲复苏态势。以浪潮信息为代表的国内厂商持续突破,在销售额(10.9%)和出货量(11.2%)两大核心指标上均跻身市场前两强,标志着本土存储生态的成熟度显著提升。
全球消费电子巨头索尼集团近期被曝正酝酿重大战略调整。据彭博社援引多位知情人士透露,该集团拟对旗下核心半导体资产——索尼半导体解决方案公司(SSS)实施部分分拆,计划于2023年内推动该子公司在东京证券交易所独立IPO。该决策标志着索尼在半导体产业布局进入新阶段,同时也预示着全球图像传感器市场格局或将发生重要变化。
在2025上海国际车展上,移远通信推出的全新车载蜂窝天线补偿器引发行业关注。该产品通过双向动态补偿、微秒级频段切换及混频电路集成等核心技术,解决了车载通信中长期存在的射频链路损耗难题,为智能网联汽车提供稳定高效的通信支持。本文将从技术优势、竞争分析、应用场景及市场前景等多维度解读这一创新方案。
在全球DRAM市场格局加速重构的背景下,三星电子近期宣布将跳过第八代1e nm工艺节点,转而集中资源开发基于垂直通道晶体管(VCT)架构的下一代DRAM技术。据内部路线图显示,三星计划在2027年前实现VCT DRAM量产,较原定计划提前一个世代。该技术通过三维堆叠晶体管结构,将存储单元面积缩减30%,并利用双晶圆混合键合工艺解决信号干扰问题,被视为突破传统平面工艺物理极限的核心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