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M32 or MTK?智能手表处理器选型是关键!

发布时间:2013-12-24 阅读量:5586 来源: 发布人:

【导读】今年可穿戴设备开始大热,尤其是智能手表,成了各家厂商的香饽饽,均将目光瞄准了这一领域。在智能手表中处理器的选择尤为重要,因为每一家厂商做出来的产品定位都是不同的,有的定位为一款独立的,而有的定位为配件,因此我们来观察下不同的处理器。

智能手表在处理器的选型上,两大方案平分天下:高频率的MTK平台 VS  低功耗的MCU平台。

1

先看低功耗的STM 32平台

STM 32系列基于专为要求高性能、低成本、低功耗的嵌入式应用专门设计的ARM Cortex-M3内核。按性能分成两个不同的系列:STM32F103“增强型”系列和STM32F101“基本型”系列。增强型系列时钟频率达到72MHz,是同类产品中性能最高的产品;基本型时钟频率为36MHz,以16位产品的价格得到比16位产品大幅提升的性能,是16位产品用户的最佳选择。两个系列都内置32K到128K的闪存,不同的是SRAM的最大容量和外设接口的组合。时钟频率72MHz时,从闪存执行代码,STM32功耗36mA,是32位市场上功耗最低的产品,相当于0.5mA/MHz。

搭载这款处理器的智能手表以Pebble为代表。用户想要一个这样的手表,它能够无缝连接其它设备,连续运行几天无需充电,用户可享受智能手表的全部好处,而无需担心性能和电池使用寿命。STM32 F2即是实现这所有可能的关键器件,待机时间约7天。
 
除了先进信号处理应用所需的32位处理和处理能力外,STM32微控制器架构还提供实时响应、出色的能效、高集成度外设和存储器,满足嵌入式应用最严格的要求。

再解析MTK平台处理器

对于功能强大的方案会采用较高主频的主控平台,比如三星的Galaxy Gear。同时其产品定位也是拥有通信模块,可独立于手机之外运行。一般这种产品采用Android系统,可实现拨号通话、短信息收发查询、邮件收发查看等功能,同时支持APP的安装于卸载。由于采用较高主频,因此待机时间一般在1~3天之内。目前深圳有许多之前从事手机方案的公司在做类似的项目,但是支持这种产品的AP厂商还比较少,所以大多智能采用手机平台来做。

搭载这款处理器的智能手表目前最新的是凯派“华表”。凯派“华表”将选择成熟的MTK6577双核方案,处理器主频率为1GHz,屏幕尺寸为1.54英寸(iPad mini同供应商),拥有4G的高速存储空间并支持扩展,电池容量为500毫安,可更换,安卓4.0系统。其它如WIFI、蓝牙以及GPS、FM等功能齐全,并内置了运动模式,待机时间:约2天。


小型团队开发者的选择

2

在12月21日的深圳智能手表交流会中,我爱方案网邀请到行业内的开发者樊工来和大家交流开发经验,其中也有谈到处理器的选型。小编也近距离接触了开发者,和他们的交流中有以下几点是比较关键的:

No.1 产品是定位为独立的智能手表还是定位为手机配件。对于独立性较高,有单独的系统,功能较多的智能手表可选高配的MTK平台。反之定义为配件的智能手表,作为手机的一部分,注重的是实用性,因此可选择STM32平台,还有一点该平台功耗较低。

No.2  定位为实用型还是时尚型。对于时尚型的产品,一个字“炫”,对处理器的配置要求高,因此可选MTK,反之实用型的应该选择低功耗处理器。

No.3 考虑平台的可定制性。这点也是开发者樊工所考虑的一点比较特殊的因素,他们的智能手表是一个开放的平台,可定制性较高,因此选择了MTK平台。

为什么开发团队定义他们的产品为手机配件,而却采用了功耗高的MTK处理器呢?原因有以下几点:

1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用MTK的低功耗与成熟的UI功能;
2 利用MTK成熟的功能机产业链,包括开发者和消费者的支持;
3 二次开发,可选功能更多,开发者更自由;
4 智能系统目前功耗偏高;另外手表屏偏小,手机APK安装到手表上并不能用;

可以说樊工的智能手表更注重的是可定制和二次开发,对于开发者来说在MTK平台上开发难度不大,只要掌握C语言和MTK开发的一些知识即可。而且MTK平台产业链成熟,能给开发者提供完善的技术支持,综合起来看开发难度相比STM32更容易。
相关资讯
暗光性能提升29%:深度解析思特威新一代AI眼镜视觉方案

2025年5月8日,思特威(股票代码:688213)正式发布专为AI眼镜设计的1200万像素CMOS图像传感器SC1200IOT。该产品基于SmartClarity®-3技术平台,集成SFCPixel®专利技术,以小型化封装、低功耗设计及卓越暗光性能,推动AI眼镜在轻量化与影像能力上的双重突破。公司发言人表示:"AI眼镜的快速迭代正倒逼传感器技术升级,需在尺寸、功耗与画质间实现平衡,这正是SC1200IOT的核心价值所在。"

光谱传感技术革新家庭医疗:艾迈斯欧司朗助力杉木科技实现尿液分析智能化

2025年5月8日,全球光学技术领军企业艾迈斯欧司朗(ams OSRAM,SIX:AMS)宣布,其AS7343多通道光谱传感器成功应用于杉木(深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杉木”)推出的“感知系列”医疗机器人SHANMU-S2。该产品通过全自动尿液收集与定量分析技术,为家庭用户提供早期疾病预警与健康管理服务,标志着智能医疗设备在居家场景的应用迈入全新阶段。

基于NXP RW612三频无线MCU的物联网解决方案深度解析

2025年5月8日,贸泽电子正式发布恩智浦(NXP)RW612三频无线微控制器(MCU),该产品凭借Wi-Fi 6、蓝牙5.4与802.15.4三频集成能力,成为智能家居、工业自动化及智能能源领域的技术标杆。作为全球首款通过PSA 3级与SESIP 3级双重认证的Matter协议兼容设备,RW612通过多协议融合与高安全性设计,解决了物联网碎片化生态的互联难题,同时为开发者提供了完整的边缘计算与安全防护解决方案。

22nm工艺立功!格罗方德毛利率突破32% 数据中心订单暴涨45%

当地时间5月6日,全球第三大晶圆代工企业格罗方德(NASDAQ: GFS)发布2025财年第一季度财务报告。在半导体行业面临地缘政治与贸易政策不确定性的背景下,该公司凭借美国本土化产能布局及业务多元化战略实现逆势增长,多项核心指标超市场预期。

三菱汽车与鸿海集团深化战略合作,共拓全球电动汽车市场新格局

在全球汽车产业加速电动化转型的背景下,三菱汽车株式会社(以下简称“三菱汽车”)于2025年5月7日宣布与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鸿海”)旗下电动汽车子公司Foxtron Vehicle Technologies(以下简称“Foxtron”)签署谅解备忘录(MOU),双方将在电动汽车领域展开深度合作。此次合作不仅标志着三菱汽车在电动化战略上的重要突破,也为鸿海集团进军整车制造领域提供了关键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