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整理自IC咖啡发起人、KT人才咨询公司总裁胡运旺先生在4月10日由《我爱方案网》主办的“2014智能家居、可穿戴与无线互联开发者论坛”上发表的“电子工程师与职业经理人的职业规划”的演讲笔录。
当今电子行业最热门的咖啡人老胡百忙之中来到深圳,与我爱方案网在“2014智能家居,可穿戴与无线互联方案展暨开发者论坛”共同打造原创设计展览与交流的盛宴。IC咖啡是国内首家以IC产业链为主题的咖啡馆,人脉汇聚平台和创新孵化平台。在深圳网友们的大力呼召下,老胡来到台前,侃侃而谈,现场三招,让深圳的小伙伴们都惊呆了,追梦之族们品着IC咖啡,听老胡传递高招,现场人越来越多。
老胡高招#1:专注!从熟手变高手,才能形成自己特殊的卖点。
老胡高招#2:拓宽!专了之后还要宽,知识和人脉结构都要宽。
老胡高招#3: 人脉!要多参加一些社会活动,有意识的结交产业链上的朋友。

IC咖啡发起人、KT人才咨询公司总裁 胡运旺
胡运旺: 各位朋友,这几天非常匆忙,没有写PPT,我2001年开始做芯片电子行业的人才服务,做猎头,看了上万份的人才简历,跟很多人喝咖啡聊过天,13年了,通过简历对比、交流发现有一些人成长非常优秀,有一些停滞不前。这是为什么?这种电子人才有没有职业发展规划?一些路径?一些方法?一些思路?可以告诉大家,有!
现在是一个软时代,互联网,移动互联网风生水起,正在风头上,但硬的人是否还有空间,还有未来?前几天网上一个热门话题奶茶妹妹,我们的东哥看上奶茶妹妹,俩人走在一起。奶茶妹妹首先肯定是形象、气质非常好,非常漂亮。如果不漂亮东哥也不会喜欢上她,漂亮主要是什么?就是外表、五官。但如果奶茶妹妹神经有问题,脸部神经有问题,这样说话脸部扭曲东哥肯定不会喜欢,如果奶茶妹哪一根骨头伤了,走路姿势不好看,东哥也不喜欢,我们玩硬件的都是幕后的,移动互联网是外表的。
我们普通人、消费者接触到,我们的打车软件,APP等IT方面的东西,这些东西不能截然分开,就象人一样,什么最重要?里面的,你神经不能出现问题,骨头不能出现问题,内脏、肌肉都不能出现问题,这些就是我们硬件人的价值所在。不要说我们都去搞软件,移动互联,我们做硬件没有未来,做硬件人就会死光光,要转行,看看腾讯、百度、淘宝他们都发财了,觉得自己没有未来了。不是这样,硬件行业是非常实实在在,这是一个支撑。也是一个基础,如果内脏、血管、骨骼这些不好,人的表皮,皮肤长在哪里,奶茶妹妹如何会漂亮,道理就是如此。
因此硬件行业跟我们的软件行业相比,我们是基础,没有我们就没有他们软的一面,大家在移动互联网的时代,我们硬件人一样也有机会,也有未来,不会被淘汰,而且硬件是偏硬的东西,门槛很高,对于知识、经验的要求积累很高,所以淘汰周期很短。在移动互联网行业25岁就是不错了,28岁就是老兵,30岁就被淘汰,在硬件行业35-30岁会发展更好,40岁就会更加厉害,经验越多职业生涯就越长。我们要有信心,我们从事这些方面,跟移动互联网相比我们有我们自身特点,自身优势,我们安心从事这个行业,做一个简单的职业规划。
第一、中国不缺人,中国不缺工程师,中国不缺电子人,大家都知道的很多,但我们如何立足?跟所有道理一样,我们首先要专,我们自己要有自己的特色。搞技 术,或者搞其他方面,在这个行业里面在某一个岗位是高手,这个时候就会获得大家的认同,如果你没有特色,没有特长,在某一个点上不是专家,不是高人,大家都觉得你没有什么价值,很容易被取代。所以首先就是要专,你要变成高、尖、精。就象深圳手机一样,山寨手机开始洗牌,变成品牌手机,品牌手机就是比山寨手机做得精、细好一点。我们做硬件,我们在某个一点上精细好,长期专注在这个本职岗位上专心、专注然后就会变成专业,然后就变成这个点的专家,就有立足,接受大家的认同。
因此每个人的职业都一样,首先要在这个点上要从熟手变成高手,形成自己特殊的卖点,我的门槛在这里,我在这个点比你强,也比大部分人强,所以先要专。
第二、专了之后还要宽,现在的电子产品不是传统的,做一个手机,电视,而是有很多变化,我们的电子科技在跟传统行业不断的跨界,不断的融合,科技不是只是为了科技,电子产业不是只是电子,而是要跟其他很多行业融合。最简单一个道理,厨房的设备,家庭,窗帘是不带电,这是家装或者其他行业。但如果我们控制一下,加一个电路这就是一个带电的东西,这个时候要求我们的知识结构既专还要宽。我精通一个,我擅长两个,我熟悉五个,我了解十个,十个岗位然后过渡到十个细分的小领域,要增加自己的信息面,知识面,有专,有宽的,这样很激动灵活做一些跨界事情。

IC咖啡发起人、KT人才咨询公司总裁 胡运旺
注意,这是一个跨界事件,我们唯一一个点的高手是否需要?需要,但我们更多需要能够跟其他技术,其他的细分行业、产业做一些融合。如果你没有一定的信息储备、知识储备,你没有办法做协调、沟通、配合,工作方面的配合,所以专还要在宽,这是知识结构方面。
人脉结构,30岁之前靠自己的知识、汗水,30岁之后靠人才,我们都听说过这句话。人脉是怎样一个结构,也要先专,再适当的宽,专要跟你从事岗位所相关,对你形成专家、高手有帮助。然后逐渐宽,宽什么?跟我岗位相关关联的岗位我要懂,我做硬件,低层驱动,这是做什么产品,市场、销售,希望跟这些岗位人多交流。我要有这些方面的朋友去学习、成长,先专,做技术岗位,做某一个岗位希望有这方面的朋友能够带着我共同提高。宽,还要跟这个岗位相关联的岗位的朋友多交流,这个岗位该做什么事情。为什么做这个事情,上面岗位是什么,下面岗位是什么,就象流水线一样,任何一个岗位都是一个流水线的一环,上面、下面是什么,整体流水线如何操作,岗位朋友都要交。
我们要交什么朋友,我们要有意识抱大腿,不是要你抱雷军、马化腾,他们腿太大了,我们抱不动,而是要抱我们的上级,老板,经理,总监这一条线上的人.我总监做什么,跟他配合的总监,他日常工作当中来往的总监级人物都是我学习对象,好师傅,一定要高半级,一级的人,你认识一万个民工没有意义,你是一个经理认识一百个跟你有关联的总监到是非常有价值。所以我们要有意识认识优秀半级的任务,如果认识太厉害的人没有意义,我们只能远远看着,要认识比自己高半级、一级的人。
我师父、我的老板,我的上级跟什么人打交道,跟他平行,他是硬件总监,我做硬件,他是硬件总理,他要跟软件,采购、生产总监打交道,这些人也是我学习的对象,我就需要了解他们、认识他们,这是我认识的人脉。所以人脉拓展要有一个向上的台阶,当你们有意识这样做的事情,你们就在前进,这是很大的价值。
知识方面的专、宽,人脉方面的专、宽,那么第三步我们做什么?每个优秀人都不是一个封闭人,2001年我做猎头开始,当时我认识的工程师有一部分人已经成为了高管、老总,甚至创业者了,但有一部分人成为普通工程师,或者资深工程师,他的发展非常有限。我2001年认识的那些人年薪十万,后来有一些人就拿到二十万,但有一些人年薪百万,或者有一些人走向创业,为什么会有这种的结果?因为他们有良好的沟通能力。这个沟通能力不是宅在家里面。我们做技术就是比较宅,就不会说话,就不会交际,不会应酬,这不是理由。当你封闭了这个世界,这个世界就封闭了你,我们要走出来。
并不是文科生就善于社会交往,我们也需要,我们都有嘴巴的,为什么不能多参加一些社会活动,多交一些朋友,当然要有意识的交朋友,这个产业链高科技相关,比自己高半级,或者平行的朋友都要多交一些,整个变优秀使你不断的走出来。而不是封闭自己,宅在家里面,而是走出来,除了埋头工作还要走出来参加同行、产业的交流。很简单一个道理,今天这个展会,有很多工程师可能老板不让他出来,或者他就没有申请要出来看一看,一些新技术,新方案,随便认识一些朋友,我做这个产品,用这种芯片就认识几个人,他没有这个主动性。
如果主动打报告老板有一个研讨会很好我需要去学习,展会有一些东西我工作当中可以使用到,我要申请去学。我曾经遇到老板不批,他说我就休年假,老板不让我出去参加这个活动我就休年假,或者扣钱请事假走出来,这种走出来的人,随着视野,人脉不断提升个人就提升上去了。最重要一点,做硬件人不要以为自己就是要搞技术,不善于交流,就是宅着,这不是理由,这是心态问题。
在深圳的工科、电子人有很多优秀的人,这里面任何一种新技术,新的芯片,新的应用,新的方案在深圳都是优先,最早出来,深圳的文化、年轻人都非常拼命。这个社会鼓励奋斗,鼓励创新。在这里碰撞,在这里可以产生很多微创新,深圳唯一一个缺点就是跟上海比较就是耐心还不够。我们很追求时间,总是希望以最快速度推出产品,这个时候就会牺牲性能。我们也太过于看重成本,这是好事情也是坏事情,双刃剑,我们要适当做出一个好东西一定是需要时间做代价,需要成本、投入。 如果我们更能耐得住寂寞,再精益求精一点深圳会有更多机会,深圳硬件行业一定会比全国其他地方都有机会,这里面有更多的激情,更多奋斗在这里。
20分钟的时间,后面留一些提问时间,在这里就简短说,知识要专、宽,人脉要专、宽,心态要开放,要走出来,不要封闭自己。封闭自己没有前途,没有未来。深圳是一片好土壤,IC咖啡深圳站应该会做得比全国其他地方更加红火,虽然现在还没有开出来,我们在规划当中,各位有什么好场地,欢迎给我介绍,我们正在寻找场地。
谢谢大家,大家有什么需要提问吗?
提问1:我想请教您一个问题,我知道IC咖啡举办很多讲座,有一个是专门针对产品经理讲座,我想了解一下您这边大概会什么时间在深圳开讲?
胡运旺:产品经理的讲座确实很经典,每个人都局限于做一个片面的事情,但谁可以把整个线串联起来,我们现在中国人多,优秀人也很多,珍珠很多,但可以把线流畅串联起来,在很短的时间内保证品质的情况下串联起来。这种产品经理,产品线经理意义价值很大。我跟那边讲师进行协调,在深圳挖掘出讲师做这个活动,在IC咖啡深圳站做一个产品线,产品经理做一个交流。
深圳朋友不可避免会遇到创业的想法,我在这里说一下自己的看法,你首先是一个优秀人员,如果你是混日子建议你不要创业,你会把混日子的思想带给员工,这个公司开不了。如果你可以是一个优秀的员工,你对得起老板、公司,你达到一定阶段可以创业了,可以欢迎您,中国正是很好的创业时代。
我的观念改变尽量合伙创业,跟随创业,您资力不够合伙创新,不要一个人创业,这会很类,IC作为高科技产业的社交平台,传播平台,后续会做创新创业孵化平台,创投服务,我们会偏向天使一期早期投资,我们开起来大家可以进来参与,可以认识投资人,说不定就有合作机会,跟随创业,参与创业,获得他们帮助机会。
深圳人创业好像10个人有8个人都有这个梦想,谢谢。
提问2:我一直都有一个想法,有一些都是设计方案的朋友过来,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想过一种产品的方案,原来我们传统PC跟电脑上面的内存条,为什么移动互联网大家都是手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我们为什么没有给这些手机和平板电脑提供内存拓展小东西,小设备,比如说原来不是1、2G,我们电脑上面还可以有接插口,手机是否可以做?因为通过手机USB口,传视频都没有问题,为什么没有人做。
胡运旺:如果有固定的场地你可以随时召集一下有没有人讨论这个问题,这个问题我就不好回答了,有一些手机圈子,深圳不缺这方面,可以找一帮朋友来讨论一下,我使用的手机越来越慢,特别刷微信,我现在微信打开速度越来越慢,如果可以加一些内存卡是不是速度可以提高?
人的职业是一辈子的事情,我们可能从大学毕业开始一直工作到多少,50、60了,我们每个人都要不断适应外界的变化,不断学习,不仅是学习专业知识,还要了解行业、产业的变化。行业、产业的变化如何了解?除了网上,现实的社交活动中,未来我们要学一个知识很容易。我们要找到张三、李四很容易,有不断的社交工具出现,QQ、Facebook等这些社交工具越来越多,找到他们很容易。但有一点大家要习惯,今天走出来也是好事,但大家过来是否跟大家换换名片呢?这些都要习惯,这是真正积累自己人脉的开始,今天过来的人肯定没有什么乱七八糟的人,都是电子人都是高科技相关的。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要努力拓展一些朋友、人脉。以后我们比拼不是能否找到张三,比拼就是你跟张三熟悉吗?张三对你信任吗?所以我们要多走出来,网友要多见面,感情才会深,才有故事。
现在我们把手机拿出来,大家摇一摇,从今天开始我们就有要针对性的扩展一些朋友。人脉、信任不是一天建立,以后找到张三,李四很容易,但人家是否愿意帮你,人家是否愿意陪你玩游戏,这就是信任度。信任度就是需要大家不断的喝咖啡,聊聊,线上聊聊,线下聚聚,所以我们要养成良好的习惯,我们听讲座是一回事,讲得不好掌声都没有,但今天学到加好友,加了10个好友就是收获。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