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科普:4K知识知多少?不要再被别人忽悠了

发布时间:2014-06-3 阅读量:1140 来源: 发布人:

【导读】科学技术发展太过迅猛,新东西新知识不断涌入。善良小编想网友之所想,急网友之所急,特地为大家带来各种科技普及知识。平时逛家电商场,时常听到销售员大吹4K高清电视,忽悠得人家云里雾里的。可4K究竟是啥呢?

首先要申明:小编水平十分有限,文章内容大部分收集于网络及小编个人见解,若有大神发现错误之处,请偷摸告诉小编,万分感激!

5月初5端午节,先感谢下屈原老先生对我们做出的贡献,谢谢!昨天,小编和几个基友逛商场去了,逛着逛着就走到了电视机专区,销售妹子十分热情地招待了我们,并大肆吹嘘4K电视很牛叉的,她们家的电视很超值的,要不是看她还算漂亮,早就不搭理她了。没想到她看我们估计不会买,翻了一个大大的鄙视的白眼,似乎是说:“穷逼,还来逛商场!”

又跑题了。回到主题上来,本次讲4K,首先,什么是4K?


4K就是4倍于1080P的4096×2160分辨率!色彩更艳!画面更锐更精细!当然价格就更贵了。4K是一次分辨率的大升级,其影响远远超过之前 1680x1050升级到1920x1080,从应用体验、UI优化及性能上都提出了更严峻的挑战。

下面详细讲一讲4K这个分辨率到底是怎么回事儿

1、“K”的因由

图像的大小可以用像素分辨率来表示,例如1920*1080的分辨率就意味着图像是由水平方向每行1920个像素以及垂直方向每列1080个像素组成的。出于方便交流的原因,业界也常常以图像水平方向上的像素值来表示图片大小,而且为了简化过程,一般情况下会用“K”来描述像素值,其中1K相当于1024个像素,几K就是指图像的水平方向每行像素值达到或者接近1024的几倍。

2、4K和UHD

看到这里,4K的含义就很简单了,4K图像就是指水平方向每行像素值达到或者接近4X1024个的图像,多数情况下特指4096*2601分辨率。而根据使用范围的不同,4K图像也有各种各样的衍生分辨率,例如Full Aperture 4K的4096*3112、Academy 4K的3656*2664以及UHDTV标准的3840*2160(眼熟吧?)等,都属于4K分辨率的范畴。


如今最常见的4K分辨率有4096*2160和3840*2160两种,前者主要用于数字电影领域,后者则多用在4K电视或者4K显示器上。采用3840*2160分辨率的电视或显示器也叫做UHDTV标准产品,知道为什么眼熟了吧。

UHDTV标准是由国际电信联盟(ITU)制定,全称是Ultra High Definition Television,也就是现在逛卖场常听到的超高清电视。与前一代1920*1080全高清分辨率的Full High Definition Television(即FHDTV)相比,UHDTV的分辨率刚好是FHDTV的四倍,在屏幕尺寸相同的情况下可以显示更加精细的图像,而且由于高宽比同样是16:9,UHDTV标准产品也能很好地兼容FHDTV图像,更容易被消费者接受。

 

16倍于1080P的7680*4320 8K输出画面

不过,严格意义来说,4K电视与UHDTV超高清电视并不能完全划等号。因为后者除了3840*2160分辨率外,还包含有7680*4320分辨率,也就是所谓的“8K”了。因此,从技术上来说,4K电视属于UHDTV,但是UHDTV却不仅限于4K电视。现在,电视或者显示器厂商将宣传重点放在“4K”而不是“UHD超高清”上,除了前者读上去更逼格一些外,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希望给未来的“8K”产品留出空间。

看到这里,4K基本知识你已经掌握了。如果你还想继续深入了解4K,请翻页!
 

4K需要多高的刷新率?

对于4K分辨率来说,它只有水平方向像素值和垂直方向像素值两个属性,不过对4K电视和4K显示器产品来说,除了分辨率要达标外,刷新率的高低也不容忽视。

刷新率是指屏幕图像的更新速率,以往的CRT显示器是依靠电子激发屏幕上的荧光粉显示图像的,但是,由于同一时间只有一个像素点被点亮,要显示一张完整的图像,显示器就必须在荧光粉余光熄灭前重新对其进行激发。


只是,CRT显示器的荧光粉余光维持时间实际上是很短的,因此电子必须在极短时间重新激发荧光粉,才能维持图像的稳定,而这个激发的频率就是我们现在常说的刷新率,如果刷新率不够,CRT显示器的画面就会出现闪烁,看起来很不舒服 。一般来说,CRT显示器的刷新率是越高越好,至少也要在85Hz以上,人眼才不会感觉到明显的闪烁。



如今,电视机和显示器都已经走进LCD液晶时代,LCD的工作原理与CRT完全不同,它更像是幻灯片,只是用LCD来取代了胶片。

LCD的像素点可以看作是单独的开关,只需一次刷新动作就可以显示稳定的图像,完全可以做到只在图像变化后才刷新屏幕。现在LCD屏幕之所以还会以恒定的频率刷新图像,哪怕只是静态图像,更多的是处于产品兼容性的考虑,同时也有利于动态画面的快速变换。当然,相比于“刷新率越高越好”的CRT屏幕,LCD屏幕对刷新率的要求无疑要低得多,基本上不低于24Hz就可以保证图像的流畅。

因为人眼视觉残留效果,我们可以用旋转的LED灯带做出这样的图案

那为什么LCD屏幕需要24Hz以上的刷新率呢?实际上,这是由人眼的视觉残留时间或者说是视神经的反应时间决定的,这个时间大约是1/24秒,换句话说,当图片的变换速度达到每秒钟24幅的时候,由于视觉残留效应,人眼看到的图像不再是一幅幅的单独画面,而是一个连贯的动画,这也就电影的原理以及视频帧速多数是24FPS的主要原因。由于LCD屏幕在图像发生变化时需要重新刷新画面,在播放每秒24FPS的视频时,就需要每秒至少刷新24次屏幕,才能保证视频的每一帧都出现在屏幕上,才能保证人眼看到连贯的图像,这就是LCD屏幕的刷新率要求不低于24Hz的缘故。

说了这么多,跟4K有什么关系?其实同理,LCD屏幕覆盖面太广了,生活中大大小小的液晶屏,包括4K产品。那么,想要输出流畅的4K分辨率动态图像,屏幕刷新率就不能低于24Hz,因此,以目前主流的两种4K分辨率3840*2160以及4096*2160来说,它们就有24/25/30/50/60Hz等不同的刷新率规格,其中比较常见的是24Hz、30Hz和60Hz,刷新到60Hz的基本上就是4K显示器或者旗舰电视了。

哪些视频接口可以输出4K?

目前,可以输出4K分辨率的接口只有HDMI和DisplayPort,其中HDMI必须使用支持HDMI 1.4a或更高标准的产品,可以输出的4K分辨率规格最高为4096*2160 & 24 Hz或者是3840*2160 & 30Hz;DisplayPort则需要支持到DP 1.2标准,不过其最高可以输出刷新率为60Hz的4096*2160以及3840*2160分辨率。


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区别,归根到底是两个接口对应的数据带宽有所不同导致的,HDMI 1.4a接口的数据带宽为10.2Gbps,而DP 1.2接口的数据带宽高达21.6Gbps,是前者的两倍多一点。HDMI接口想要输出60Hz刷新率的4K分辨率,只有等到HDMI 2.0接口正式登场以后了,HDMI 2.0接口的数据带宽为18Gbps,完全可以满足60Hz刷新率下4K分辨率的输出需求。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HDMI接口和DP接口是一款产品能否在4K分辨率下输出60Hz刷新率的最直观区别,现在仅配置HDMI接口的产品肯定输出不了60Hz刷新率下的4K画面,只有配置了DP接口的设备才有这个可能性。现在多数主流的4K电视屏幕规格最高也就是3840*2160 & 30Hz,因此它们多数只配置了HDMI接口,只有少数旗舰产品会配置DP接口,这也是前面我们提到说基本只有4K旗舰电视才能支持60Hz刷新的原因了。>>
 

输出4K需要什么硬件?

想要输出4K分辨率的图像,硬件方面当然也不能含糊。

虽然较早之前就有声称可以解码4K视频的高清播放机,但是支持输出4K的高清播放机也是在最近才开始登陆市场,而且大都只能输出24Hz或者是30Hz的刷新率。想要输出60Hz刷新率下的4K图像,目前PC仍然是最好的选择。 决定PC能否输出4K的硬件是显卡,目前只有Kepler架构、GCN架构或者是更新架构的独立显卡支持输出4K,集显平台方面则要用到Haswell架构处理器或者是Kaveri APU才可以。


就近原则,我们就先来看看英特尔的集显平台是如何输出4K分辨率的。

英特尔平台必须选用配置HD Graphics 4200/4400/4600/5000以及Iris Pro Graphics 5200、Iris Graphics 5100核芯显卡的产品,也就是第四代Core i3/i5/i7系列处理器。这些核芯显卡可以通过HDMI接口输出4096*2304 & 24Hz以及3840*2160 & 24Hz的分辨率规格,想要输出60Hz刷新率的4K分辨率,还是要用到DP接口。

而且值得注意的是,移动版的U系列产品最高只能输出3840*2160 & 30Hz的分辨率规格,Y系列在60Hz刷新率下只能输出2560*1600分辨率,只有H系列也就是配置了Iris系列核心显卡的产品才能输出3840*2160 & 60Hz的分辨率规格。至于上一代Ivy Bridge则最高只能输出2560*1600,无法完成4K输出。


AMD的APU平台

AMD的APU则要更好识别一些,只有搭配GCN架构图形核心的产品才能支持4K分辨率,刷新率方面也是HDMI接口最高输出30Hz,DP 1.2接口最高输出60Hz,换句话说想要在APU平台上输出4K分辨率,目前就只有使用Socket FM2+接口的Kaveri APU可以选择了。

顺带一提的是,结构基于APU平台的PS4以及Xbox One都支持4K分辨率,不过由于他们都没有配置DP 1.2接口,因此即便可以输出4K分辨率的视频信号,那最多也就是30Hz的刷新率,基本上只有视频播放以及静态图片浏览等地方会用上,4K游戏还是不要想了。


最后是独显平台

首先,我们来看看NVIDIA的显卡,从Kepler架构的产品开始就基本具备了4K分辨率输出能力,不过更早之前的Fermi架构产品就无能为力了,最高只能输出2560*1600分辨率。同样地,输出3840*2160 & 60Hz的规格需要标配DP 1.2接口,按照公版产品的话要到GTX 650 Ti Boost以上才会标配DP。


然后是AMD显卡,GCN架构是必须的,接口还是HDMI = 4096*2160 & 30Hz,DP = 4096*2160 & 60Hz的原则。不过,由于AMD在入门级GCN独显上也有配置DP 1.2接口,因此,选择AMD独显平台输出60Hz刷新率4K的成本要比NV要低一些。


相关资讯
华虹半导体2025年Q1业绩解析:逆势增长背后的挑战与破局之路

2025年第一季度,华虹半导体(港股代码:01347)实现销售收入5.409亿美元,同比增长17.6%,环比微增0.3%,符合市场预期。这一增长得益于消费电子、工业控制及汽车电子领域需求的复苏,以及公司产能利用率的持续满载(102.7%)。然而,盈利能力显著下滑,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仅为380万美元,同比锐减88.05%,环比虽扭亏为盈,但仍处于低位。毛利率为9.2%,同比提升2.8个百分点,但环比下降2.2个百分点,反映出成本压力与市场竞争的加剧。

边缘计算新引擎:瑞芯微RV1126B四大核心技术深度解析

2025年5月8日,瑞芯微电子正式宣布新一代AI视觉芯片RV1126B通过量产测试并开启批量供货。作为瑞芯微在边缘计算领域的重要布局,RV1126B凭借3T算力、定制化AI-ISP架构及硬件级安全体系,重新定义了AI视觉芯片的性能边界,推动智能终端从“感知”向“认知”跃迁。

半导体IP巨头Arm:季度营收破12亿,AI生态布局能否撑起估值泡沫?

2025财年第四季度,Arm营收同比增长34%至12.4亿美元,首次突破单季10亿美元大关,超出分析师预期。调整后净利润达5.84亿美元,同比增长55%,主要得益于Armv9架构芯片在智能手机和数据中心的渗透率提升,以及计算子系统(CSS)的强劲需求。全年营收首次突破40亿美元,其中专利费收入21.68亿美元,授权收入18.39亿美元,均刷新历史纪录。

Arrow Lake的突破:混合架构与先进封装的协同进化

2024年10月,英特尔正式发布Arrow Lake架构的酷睿Ultra 200系列处理器,标志着其在桌面计算领域迈入模块化设计的新阶段。作为首款全面采用Chiplet(芯粒)技术的桌面处理器,Arrow Lake不仅通过多工艺融合实现了性能与能效的优化,更以创新的混合核心布局和缓存架构重新定义了处理器的设计范式。本文将深入解析Arrow Lake的技术突破、性能表现及其对行业的影响。

暗光性能提升29%:深度解析思特威新一代AI眼镜视觉方案

2025年5月8日,思特威(股票代码:688213)正式发布专为AI眼镜设计的1200万像素CMOS图像传感器SC1200IOT。该产品基于SmartClarity®-3技术平台,集成SFCPixel®专利技术,以小型化封装、低功耗设计及卓越暗光性能,推动AI眼镜在轻量化与影像能力上的双重突破。公司发言人表示:"AI眼镜的快速迭代正倒逼传感器技术升级,需在尺寸、功耗与画质间实现平衡,这正是SC1200IOT的核心价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