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杰博士:论手机替代电视遥控器的颠覆意义

发布时间:2014-06-5 阅读量:1200 来源: 发布人:

【导读】本文选自《我爱方案网》主编Michael的博客日志。在阅读完玛丽·米克尔(Mary Meeker)在美国Code大会上发布的《2014年互联网趋势报告》后,Michael有感而发,撰以博文供大家飨用,并以此纪念那些年抢过的遥控器。

论近年电视机的四大变化

电视机有四大变化:多屏互动、遥控器消失、App取代频道、互联网电视取代传统电视。这说明智能手机要抢夺1/2的电视观看时间,其中新闻浏览主要从手机来、八卦新闻也不会再有人去看电视。


手机替代遥控器是广义的,不仅是电视机遥控,而是智能家居范围的广义遥控,都可以通过一个APP+驱动软件来实现。万兴科技的遥控e族是一个未来家庭控制中心的平台,请智能硬件的开发者关注,它是产品的使用环境。APP取代电视的特定频道其实已经发送,健康和美容的APP已经大范围替代电视观看。互联网电视要强调互动和VOD,电视购物、培训和游戏是衍生物服务。由于数字有线信道已经非常发达,互联网电视已经有了很好的发展环境,所欠就是运营商的商业模式。在中国有线电视运营商是官办,发展互联网电视难度要大。


玛利亚米克从屏幕分化、遥控器消失、四个方面用数据支撑了上述变化和发展机遇。

 1)屏幕分化

2013 移动设备(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出货量已经是电视与 PC 总和的 4~5 倍,这一切只花了十年时间。随着新兴市场移动设备的渗透率不断升高,这一趋势还将继续下去。智能手机是大部分地区消费者最常用的电子媒介,其次则是电视或者 PC。越来越多的用户会在同一时间使用一种以上设备,比如在看电视时使用智能手机或者平板电脑查看与节目内容有关的信息或与朋友进行互动,这一人群的比例已经在过去两年内翻了三番,达到了 84%。

这不仅意味着屏幕数量的增加,用户的参与度也被提高到了全新的高度。

2)传统遥控方式的消失

个性化搜索引擎将取代传统电视遥控器,智能电视或者智能电视解决方案将像智能手机颠覆功能手机一样取代传统电视服务。

电视盒子作为一种智能电视解决方案已经收获了数千万用户,新晋者如 Chromecast(多屏投放)和 Fire TV(语音搜索)制定了新的行业标准。智能电视出货量占电视机整体出货量的份额正在不断攀升,2013 年的数字为 39%,但使用率却处于 10% 以下。

3)频道被应用所取代

电视频道开始变成一个个点播程序,传统电视节目单演化成应用内搜索功能。尽管如此,大部分电视点播应用却依旧需要用户先成为传统电视网络的付费用户,也就说点播应用只是方便用户观看电视频道的工具而尚未成为替代品。

但是以 YouTube 为代表的新内容传播渠道也在高速发展,比起传统渠道,这些网络的能将内容传播到更广的人群。

新的媒介造就了新的内容制作群体,他们可以是大型工作室,更可以是和你我一样的普通个体。消费者对长视频保持热度的同时也越来越欢迎高质量的短视频。YouTube 排名前十的视频的平均长度为 7 分钟。

不仅内容制作者可以从中收益,在线广告的精准度与有效性也得到了大幅提高。消费者喜欢制作精良的广告短片。

作为传播渠道的 YouTube 也可以通过用户行为数据分析反过来为后者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为厂商提供更好的解决方案。

对于传统电视来说,观看节目的是观众,而在互联网电视的世界,观看者变成了粉丝。粉丝具有更高的参与度和忠诚度,同时其行为模式也更加容易预测。节目结束时,观众会离场,而粉丝会进行评论,收藏,分享。受众的共性催生新的媒体内容,比如游戏直播。

社交属性带来广告效果的明显提升。在有 Twitter 参与的情况下,电视广告的给品牌的好感度与消费者购买意图的影响程度均能得到提升。消费者开始根据个人喜好选择内容,以 Netflix 为代表的服务为不同用户设立不同的档案。年轻用户喜爱在网上观看视频,千禧年一代在花 34% 的时间观看在线视频。

4)互联网电视取代传统电视

互联网电视在使用场景、观看内容与播放设备等方面提供个性化选择,这与用户需求相符。移动视频消耗量占在线视频总量的比例持续上升,2013 年已达 22%。

玛利亚米克的分析有数据支持也有观察分享,有理有据!我在最后想加二点看法,一互联网电视重点在于导入粉丝文化,使传统单向电视观看变成收藏+评价,这是一个升华!以前康佳/创维推互联网电视,基本是“通过互联网下载节目”,没有触及互联网粉丝核心。第二,遥控器消失被智能手机替代不是一个简单替代,而是 “用个人信息中心”来控制家庭设备和互动。手机越来越成为爱不释手的宝物,但是问题可能出在在家里你从手机控,她也从手机控,到底听谁的?

更多博文点击:http://bbs.cntronics.com/space-uid-148.html
相关资讯
华虹半导体2025年Q1业绩解析:逆势增长背后的挑战与破局之路

2025年第一季度,华虹半导体(港股代码:01347)实现销售收入5.409亿美元,同比增长17.6%,环比微增0.3%,符合市场预期。这一增长得益于消费电子、工业控制及汽车电子领域需求的复苏,以及公司产能利用率的持续满载(102.7%)。然而,盈利能力显著下滑,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仅为380万美元,同比锐减88.05%,环比虽扭亏为盈,但仍处于低位。毛利率为9.2%,同比提升2.8个百分点,但环比下降2.2个百分点,反映出成本压力与市场竞争的加剧。

边缘计算新引擎:瑞芯微RV1126B四大核心技术深度解析

2025年5月8日,瑞芯微电子正式宣布新一代AI视觉芯片RV1126B通过量产测试并开启批量供货。作为瑞芯微在边缘计算领域的重要布局,RV1126B凭借3T算力、定制化AI-ISP架构及硬件级安全体系,重新定义了AI视觉芯片的性能边界,推动智能终端从“感知”向“认知”跃迁。

半导体IP巨头Arm:季度营收破12亿,AI生态布局能否撑起估值泡沫?

2025财年第四季度,Arm营收同比增长34%至12.4亿美元,首次突破单季10亿美元大关,超出分析师预期。调整后净利润达5.84亿美元,同比增长55%,主要得益于Armv9架构芯片在智能手机和数据中心的渗透率提升,以及计算子系统(CSS)的强劲需求。全年营收首次突破40亿美元,其中专利费收入21.68亿美元,授权收入18.39亿美元,均刷新历史纪录。

Arrow Lake的突破:混合架构与先进封装的协同进化

2024年10月,英特尔正式发布Arrow Lake架构的酷睿Ultra 200系列处理器,标志着其在桌面计算领域迈入模块化设计的新阶段。作为首款全面采用Chiplet(芯粒)技术的桌面处理器,Arrow Lake不仅通过多工艺融合实现了性能与能效的优化,更以创新的混合核心布局和缓存架构重新定义了处理器的设计范式。本文将深入解析Arrow Lake的技术突破、性能表现及其对行业的影响。

暗光性能提升29%:深度解析思特威新一代AI眼镜视觉方案

2025年5月8日,思特威(股票代码:688213)正式发布专为AI眼镜设计的1200万像素CMOS图像传感器SC1200IOT。该产品基于SmartClarity®-3技术平台,集成SFCPixel®专利技术,以小型化封装、低功耗设计及卓越暗光性能,推动AI眼镜在轻量化与影像能力上的双重突破。公司发言人表示:"AI眼镜的快速迭代正倒逼传感器技术升级,需在尺寸、功耗与画质间实现平衡,这正是SC1200IOT的核心价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