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前一段时间华为海思推出了一款世界先进的麒麟920芯片,令国人兴奋,令世界震惊。这代表我国在微电子领域MCU生产自找方面取得巨大的突破。而现在又传来一个好消息:全球第二条8英寸IGBT专业芯片线在株洲全面建成投产,这代表我国电子领域的又一大突破。
关于最新的8英寸IGBT专业芯片的叙述,小编先来普及一下什么是IGBT。
所谓的
IGBT(Insulated Gate Bipolar Transistor),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是由BJT(双极型三极管)和MOS(绝缘栅型场效应管)组成的复合全控型电压驱动式功率半导体器件, 兼有MOSFET的高输入阻抗和GTR的低导通压降两方面的优点。GTR饱和压降低,载流密度大,但驱动电流较大;MOSFET驱动功率很小,开关速度快,但导通压降大,载流密度小。IGBT综合了以上两种器件的优点,驱动功率小而饱和压降低。非常适合应用于直流电压为600V及以上的变流系统如交流电机、变频器、开关电源、照明电路、牵引传动等领域。

IGBT结构图
原理
1.方法
IGBT是将强电流、高压应用和快速终端设备用垂直功率MOSFET的自然进化。由于实现一个较高的击穿电压BVDSS需要一个源漏通道,而这个通道却具有很高的电阻率,因而造成功率MOSFET具有RDS(on)数值高的特征,IGBT消除了现有功率MOSFET的这些主要缺点。虽然最新一代功率MOSFET 器件大幅度改进了RDS(on)特性,但是在高电平时,功率导通损耗仍然要比IGBT 技术高出很多。较低的压降,转换成一个低VCE(sat)的能力,以及IGBT的结构,同一个标准双极器件相比,可支持更高电流密度,并简化IGBT驱动器的原理图。
2.导通
IGBT硅片的结构与功率MOSFET 的结构十分相似,主要差异是IGBT增加了P+ 基片和一个N+ 缓冲层(NPT-非穿通-IGBT技术没有增加这个部分)。如等效电路图所示(图1),其中一个MOSFET驱动两个双极器件。基片的应用在管体的P+和 N+ 区之间创建了一个J1结。 当正栅偏压使栅极下面反演P基区时,一个N沟道形成,同时出现一个电子流,并完全按照功率 MOSFET的方式产生一股电流。如果这个电子流产生的电压在0.7V范围内,那么,J1将处于正向偏压,一些空穴注入N-区内,并调整阴阳极之间的电阻率,这种方式降低了功率导通的总损耗,并启动了第二个电荷流。最后的结果是,在半导体层次内临时出现两种不同的电流拓扑:一个电子流(MOSFET 电流); 一个空穴电流(双极)。
3.关断
当在栅极施加一个负偏压或栅压低于门限值时,沟道被禁止,没有空穴注入N-区内。在任何情况下,如果MOSFET电流在开关阶段迅速下降,集电极电流则逐渐降低,这是因为换向开始后,在N层内还存在少数的载流子(少子)。这种残余电流值(尾流)的降低,完全取决于关断时电荷的密度,而密度又与几种因素有关,如掺杂质的数量和拓扑,层次厚度和温度。少子的衰减使集电极电流具有特征尾流波形,集电极电流引起以下问题:功耗升高;交叉导通问题,特别是在使用续流二极管的设备上,问题更加明显。
鉴于尾流与少子的重组有关,尾流的电流值应与芯片的温度、IC 和VCE密切相关的空穴移动性有密切的关系。因此,根据所达到的温度,降低这种作用在终端设备设计上的电流的不理想效应是可行的。
4.阻断与闩锁
当集电极被施加一个反向电压时, J1 就会受到反向偏压控制,耗尽层则会向N-区扩展。因过多地降低这个层面的厚度,将无法取得一个有效的阻断能力,所以,这个机制十分重要。另一方面,如果过大地增加这个区域尺寸,就会连续地提高压降。 第二点清楚地说明了NPT器件的压降比等效(IC 和速度相同) PT 器件的压降高的原因。
当栅极和发射极短接并在集电极端子施加一个正电压时,P/N J3结受反向电压控制,此时,仍然是由N漂移区中的耗尽层承受外部施加的电压。
IGBT在集电极与发射极之间有一个寄生PNPN晶闸管(如图1所示)。在特殊条件下,这种寄生器件会导通。这种现象会使集电极与发射极之间的电流量增加,对等效MOSFET的控制能力降低,通常还会引起器件击穿问题。晶闸管导通现象被称为IGBT闩锁,具体地说,这种缺陷的原因互不相同,与器件的状态有密切关系。通常情况下,静态和动态闩锁有如下主要区别:
当晶闸管全部导通时,静态闩锁出现,只在关断时才会出现动态闩锁。这一特殊现象严重地限制了安全操作区。为防止寄生NPN和PNP晶体管的有害现象,有必要采取以下措施:防止NPN部分接通,分别改变布局和掺杂级别,降低NPN和PNP晶体管的总电流增益。此外,闩锁电流对PNP和NPN器件的电流增益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它与结温的关系也非常密切;在结温和增益提高的情况下,P基区的电阻率会升高,破坏了整体特性。因此,器件制造商必须注意将集电极最大电流值与闩锁电流之间保持一定的比例,通常比例为1:5。
我国的8英寸IGBT芯片
IGBT是电力电子第三代器件,它可控制并提供大功率的电力设备电能变换,有效提升设备能源利用率、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初步估算,若将IGBT等电力电子技术应用到全国20%的电机中,可使电能使用效率提高15%—30%,每年节电2000亿千瓦时,相当于两个三峡电站的年发电量。IGBT的研发、制造、应用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创新能力和高端制造业水平的重要标志。

我国的8英寸IBGT芯片图1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南车株洲所总经理丁荣军介绍,2012年,公司开始在株洲投资15亿元来建设这条8英寸IGBT专业芯片生产线,为的是攻克1200伏以上中高压IGBT技术及产业化难题,打破国外公司在高端IGBT芯片关键技术上的垄断。IGBT芯片从6英寸发展到8英寸,不仅单位时间芯片产能翻倍,还有着“质”的飞跃:如它改变了原有芯片批量化生产模式,实现了单片生产,能确保产出芯片在质量与性能上更优越,材料成本则至少可降低20%。8英寸IGBT芯片拥有128个指甲盖大小的“元胞”,每个元胞可承载电流由原来的50安培提高到了75安培,增大了50%的负载,芯片被封装成模块,应用于设备后,损耗更少,可带来后续诸多良好的环保节能效应。

我国的8英寸IBGT芯片生产图1
截至目前,中国南车先后累计投入超过30亿元,在IGBT芯片设计、封装测试、可靠性试验、系统应用上攻克了30多项重大难题,掌握了IGBT芯片设计及封装成套关键技术,建立了完整的IGBT规模化、专业化生产工艺体系,成功研制出从650伏到6500伏高功率密度IGBT芯片及模块,形成了IGBT的完整产业链。公司是国内唯一自主掌握集IGBT芯片、模块、组件、应用全套技术的企业。

我国的8英寸IBGT芯片生产图2